植物的营养器官
根
﹝一﹞根系的种类:
1.轴根系或直根系:由初生根发育向下生成一枝较粗大的主根,自主根上又发生许多支根者。
例如双子叶植物的根、木本植物的根、波菜、萝卜和兔儿菜等。
2.须根系:初生根于幼苗期已枯萎,在茎基部产生许多粗细相似的不定根者。
例如单子叶植物的根、牛筋草及合本科植物。
﹝二﹞根的变态
1.支持根:由接近地面处茎的节上所发生的不定根,以加强支柱植物。
例如玉蜀黍、林投。
2.柱状根:榕树的气根发达,下垂至地面,深入土中,生长粗大,具有支持作用者。
例如榕树。
3.板根:树木的次根向上渐次生长隆起而作薄板状,露出地面者。
例如银叶及青刚栎的板根。
4.贮藏根或肿状根:在根中贮藏大量养分,肿大者,包含球根、块根等。
例如萝卜、甜菜胡萝卜等。
5.气生根:由地面上的茎或枝等生出者,如:
(1)须状气根:如榕树的气根。
(2)同化根:如风兰属的气根,扁平状,具叶绿素,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行光合作用。
(3)兰类气根:藉根端细胞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且因根内有固氮菌共生亦可吸收空气
中的氮素。
6.攀缘根:藤本植物藉以附着物体以攀爬者,如黄金葛等。
7.寄生根或吸根:寄生植物的根,生长在寄主的维管束中,吸收寄主体内的养分和水分。
8.水生根:漂浮在水中生长的植物,根浸在水中,赖表皮细胞吸收水中的养分。
9.呼吸根:如红树林的根,侧根露出水面,可行呼吸作用。
例如红树林。
茎
﹝一﹞依茎的形态:
1.直立茎:直立地上,不依附他物。
2.攀缘茎:茎细、长,不能直立,利用卷须、气根、叶柄等攀附他物向上生长者。
例如葡萄。
3.缠绕茎:茎细长,无法自支,以茎直接缠绕在他物上生长。
例如牵牛花。
4.匍匐茎:茎枝匍匐地面,接近地面的节上生根,与母茎断绝后,能独立生长成为新植物。
例如甘藷。
5.平卧茎:茎枝横卧地面生长,但节上不生根。
例如西瓜。
6.蔓性木本:木质的藤本植物。
﹝二﹞茎的变态:
茎的变形物,多发生于叶腋内,此可与叶的变态区别。
1.茎卷须:由小枝变成,有时尚可看到退化的叶片。
例如葡萄。
2.肉质茎或浆质茎:茎多肉多浆,肥厚而贮藏大量水分及养分。
例如仙人掌。
3.叶状茎、扁茎或叶状枝:茎扁平或线状,绿色可行光合作用。
例如琼花(昙花)。
4.茎针:茎上幼枝变成针刺状,具保护作用。
如玫瑰。
5.珠芽:发生于叶腋的芽,膨大成球状,内贮藏养分,可用以繁殖,俗称铃余子。
6.根茎:横走地中,先端或节上具芽,节间显著。
例如箭竹、莲藕、姜。
7.球茎:短缩膨大,肥厚似球之地下茎。
球茎上有节及退化之叶和芽。
例如芋、荸荠。
8.块茎:短而膨大的肉质地下茎。
根茎横生,先端膨大,形成块状。
其一端有顶芽,芽眼内生侧芽,芽作螺旋状排列。
例如马铃薯。
9.鳞茎:为短缩、扁平、作圆盘状的地下茎,具多数贮藏养分的鳞叶,有一顶芽可发育成地上枝,各鳞叶腋内有侧芽,则可形成新鳞茎。
例如大蒜。
10.紧鳞茎或皮鳞茎:鳞叶拘合紧密。
例如洋葱。
11.松鳞茎:鳞片叶各自分离。
例如百合。
12.走茎:与匍匐茎相似,横走地面,节上生不定根和新芽,可发育成子珠。
例如草莓。
13.爬走茎;如攀缘茎,惟茎上生出不定根,根尖膨大为吸盘,以吸附树干或建筑,爬行生长。
例如爬墙虎。
14.蔓藤茎:茎上无特殊攀缘机构,仅茎上表皮生出刺或勾,以附着他物生长。
例如九重葛。
叶
﹝一﹞叶序
1.互生叶:茎或枝上每节仅着生一片叶,依次交互排列。
2.对生叶:茎一节上着生两叶并左右相对而生。
3.十字对生:对生叶上下两节之叶各相距90度。
4.轮生叶:茎一节上着生三片或三片以上的叶片。
5.丛生叶:短枝,茎上有两枚至多枚的叶密集互生者。
6.根叶丛生或莲座状:根叶贴紧地表生长。
例如蒲公英。
﹝二﹞叶的种类
1.单叶:仅有单一叶片者。
2.复叶:叶片边缘深裂至中肋,将叶片分裂成数枚小叶片者。
(1)羽状复叶:小叶排列于叶轴两侧,成羽状。
a.奇数羽状复叶:小叶片为奇数,有顶生小叶片。
b.偶数羽状复叶:小叶片为偶数,无顶生小叶片。
c.二回羽状复叶:叶轴两侧为对生之羽状复叶。
d.三回羽状复叶:羽状复叶,呈三次着生于总柄者。
(2)掌状复叶:小叶在总柄上自先端开始发生,如掌状者。
(3)单身复叶:单一片叶,叶柄和叶片间有明显的关节。
例如柚。
(4)三出叶:总柄顶端有三枚小叶片。
若重复出现,称为二回三出叶。
(5)五出叶:总柄顶端有五枚小叶片。
﹝三﹞叶片的形状
1.针形:叶细长如针,先端尖瑞。
例如松。
2.线形:叶片两侧平行,宽度极小。
3.凿形:叶短小,先端尖锐,基部略宽。
例如南洋杉。
4.披针形:叶长度较宽度大,基部较宽,愈近先端则愈狭细。
例如桃、柳。
5.倒披针形:披针形之倒置者。
6.椭圆形:中部宽而两边较狭,但不甚长。
7.长椭圆形:叶片宽约为其长的1/3,中央略宽,两侧近平行。
8.阔椭圆形:叶的宽度为长度1/2以上。
9.卵形:叶片似卵之纵切面,基部较宽。
10.倒卵形:叶先端较宽,如倒卵状。
例如月橘
11.圆形。
12.匙形或篦形:先端圆顶状,基部狭细。
13.心形。
14.肾形:如洋紫荆。
15.鳞形:叶片退化呈鳞状。
例如柏。
16.膜状:如木麻黄。
17.戟形。
18.扇形:如银杏。
19.菱形。
20.镰形:先端略弯,似镰刀。
21.歪形:叶片左右不整齐。
﹝四﹞叶之边缘
1.全缘:叶片边缘光滑无缺刻。
2.波状:边缘之凹入和凸出,均圆滑且呈波状。
3.微波状:边缘的略凹凸而似全缘。
4.深波状:波状深凹。
5.锯齿:齿尖锐且向前方略曲,凹处亦为锐形。
6.细锯齿:锯齿细小而密。
7.重锯齿:各大锯齿上又有小锯齿。
8.钝齿:齿圆形,凹处为锐形。
9.牙齿状:锯齿先端锐形,凹处为圆形,而齿间非向前或后方,为直向外方者。
10.细牙齿状:牙齿细小者。
11.重牙齿状:粗牙齿状,各齿边缘又呈细牙齿状者。
12.不整锯齿状:锯齿大小不整齐,凹处尖锐。
13.刺牙齿状:齿尖极锐,凹处圆形。
14.浅圆裂状:各裂片圆形,裂片罕有自叶缘达中肋之半者。
15.细尖裂状:叶裂片先端尖锐。
例如菊。
16.缺刻状:各裂片尖锐而不规则,裂片基底亦作尖锐状。
例如法国梧桐。
17.深刻状:裂缝宽大,缝基底平阔。
18.全裂状:裂缝基底已达中肋。
例如酢酱草。
19.毛缘:叶缘有毛。
20.长毛缘:叶缘具长毛。
﹝五﹞叶的先端
1.尖锐形或锐形:先端成锐角,但中央尖不作长尾状。
例如夹竹桃。
2.渐尖形:先端渐尖而呈尾状。
3.凸状而针锋形:先端浑圆,中央为伸长的更锐尖者。
4.微凸状:先端浑圆,中央有一凸自中肋之小尖锐。
5.尾状:叶尖细长呈尾状。
6.卷尾状:先端卷状尾曲。
7.芒状:先端尾状芒刺状。
8.钝状:先端呈钝角或圆形。
9.截状:先端呈平阔截状。
10.圆形。
11.倒心形:先端中央凹入,两侧近圆形。
﹝六﹞叶的基部
1.尖形:基部尖角状,但不为渐的尾状。
2.渐尖形:基部渐尖至柄。
3.楔形:基部凿形,上方宽阔,基部尖。
4.钝形:基部钝圆。
5.圆形:基部圆形。
6.截形:基部平截状。
7.心脏形:着叶柄处凹入。
8.耳形:叶片基部两侧下垂。
9.箭形:基部如矢头。
10.戟形:基部如戟形。
11.偏斜形或不齐形:基部两侧大小不对称。
12.下延形:叶片基部边缘不止于着生点,沿叶柄向下着生。
例如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