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单元小结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单元小结

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单元小结单元1化学课程教材与教科书单元小结1.化学课程的含义具有多维性,可以从多个视角或侧面来加以界定。

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化学课程是指学生通过与化学教学有关的有目的活动所主动获得的全部经验。

2.化学课程有多种具体表现形式,如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等。

各种形式的化学课程按照一定的化学课程设计思想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化学课程的特定组合,这种特定的组合就是化学课程的结构。

“三阶段”(“义务段”、“高中必修段”和“高中选修段”)、“三层次”(“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两类型”(必修和选修),则是化学新课程的结构。

3.化学课程标准是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和标志,集中反映和体现了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它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国家对化学课程的基本要求。

4.化学教材并不是化学课程本身,而是化学课程的具体化,是将化学课程理念和化学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一定的呈现形式加以展开和具体化、系统化的材料。

“一定的逻辑关系”并不意味着只有“一种逻辑关系”,也就是说,化学课程内容可以按照多种逻辑关系加以具体化,从而形成多种版本的化学教材,这也就是“一标多本”的基本含义。

5.化学教材有多种形式,我们通常所说的化学教科书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即以纸为载体,通过书面印刷的形式而制得的基本化学教材。

单元2化学教学目标单元小结1.化学教学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与化学教学有关的各种活动所预期应该主动获得的全部经验。

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目标是一种理想性的,而不是现实性的,因而称为“预期应该”;目标的指向是“全部经验”,全部经验指的是学生在科学素养各个方面的发展,也就是说不仅包括学生所获得的化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包括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进步;经验获得的途径是“与化学教学有关的各种活动”。

2.化学教学目标既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化学教学的归宿。

它不仅指导化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选择,为化学教学过程和评价提供依据,而且还可以指引学生的化学学习。

3.化学课程目标、化学教材内容、学生的科学素养基础和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学校的化学教学资源等,是制定化学课程目标的主要依据。

4.促进学生科学素养(Scientific iteracy)的主动、全面发展,是化学课程与教学的根本性目标。

经、科、教一体化,凸显了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的未来社会公民的重要性。

中国公众科学素养的状况,使得我国学校理科教育加快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更具迫切性。

5.化学新课程构建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目标体系,这个体系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的目标构成。

科学素养是统整这三个维度目标的灵魂。

只重视一个维度的目标,是科学素养的片面发展;重视三个维度目标的和谐发展,才是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6.化学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有许多具体的表现形式,如化学课程总目标、化学课程模块目标、化学课程内容目标等。

化学课程内容目标指的是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它是具体一节课化学教学目标制定的最重要依据。

此外,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也是化学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具体表现形式。

7.制定一节课的化学教学目标,是化学教师经常要做的一件事情。

从操作层面来看,目标的制定主要有两方面工作。

首先须确定这节课应实现哪些方面的目标,其次,须应用目标陈述的ABCD法来陈述化学课程目标。

A,B,C,D分别代表构成目标的四个要素的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A是Audience,表示主体;B是Behavior,表示行为;C是Conditions,表示“条件”,而D则是Degree,表示程度。

单元3化学教学内容单元小结1.化学教学内容是落实化学教学目标的内容载体。

从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来看,化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内容、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内容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内容。

2.化学教学内容是经验。

所谓化学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一定的化学教学目标和学生化学学习的特点,在有效利用和开发化学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经过对化学课程内容和化学教科书内容的重新选择和组织,提供给学生的各种与化学学习有关的经验。

这里的“经验”既包括系统的间接经验,如化学科学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也包括学生通过各种活动所获得和感受的直接经验;既包括认知方面的结果性经验,也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过程性、体验性经验。

作为化学教学内容的“经验”,是化学教师提供给学生的。

如果一位化学教师不能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提供全面的经验,那么,这位教师就没有完成化学教学目标。

3.化学教学资源是化学教学内容的来源。

化学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教科书,化学教师、学生和家长,广播、电视、因特网,报纸、杂志和图书,公共图书馆、科研院所、化工厂等,都是化学教学资源。

其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教科书是化学教学内容基本和重要的来源。

4.化学教学内容不同于化学课程内容,也不等同于化学教科书内容。

化学课程内容既是化学教科书内容选择的重要依据,也是化学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

化学教科书内容只是化学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之一。

5.化学课程内容、化学教科书内容和化学教学内容之间既相区别又相联系(见图3-9)。

6.科学探究也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科学探究就是运用证据对科学及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进行解释,并进行检验,从而得出结论的过程。

问题、解释、证据和验证是反映科学探究本质的核心要素。

作为内容的科学探究主要由“提高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等三部分构成,其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是核心,“提高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观念基础,“学习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基础。

7.STS是英文Science,Technoogy和Society的缩写,由这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

STS教育是在STS思想指导下,为了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后果、能积极参与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决策、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公民而进行的一种教育。

STS教育内容的呈现主要形式:与有关的化学知识相结合,设计专门的STS教育内容主题和课程。

能源与资源、材料、健康、环境保护和工农业生产等内容,是化学教学中常见的STS教育主题。

8.化学课程内容、化学教科书内容、学生特点和学校的化学教学资源以及化学教学目标等,是化学教学内容选择的主要依据。

9.把所选择的化学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律“串”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有一定逻辑顺序的整体,这样的过程就称为化学教学内容的组织。

化学教学内容有多种组织形式,其中化学科学的内在逻辑,科学探究的要素组合和与化学有关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常见的内容组织线索。

10.符合化学学科的内在逻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与实际的化学教学条件相匹配,是化学教学内容组织的基本策略。

单元4化学学习活动单元小结1.化学教学目标的落实离不开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

要想有效地设计化学学习活动,必须首先了解中学生化学学习的特点。

从化学学习与化学科学研究的比较来看,化学学习是化学科学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从化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的比较来看,化学学习以“化学物质”作为学习对象和学习内容,把“以实验为基础”作为重要的化学学习观和学习方法;从中学化学学习与大学化学学习的比较来看,中学化学学习过程是一个由简到繁,由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化,螺旋上升的过程。

2.任何一节化学课,都要完成若干个化学学习任务。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通过化学学习任务联结起来的。

同化学教学内容相比,化学学习任务更具有真实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化学学习任务的设计,除了要依据化学教学内容以外,还应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学校的化学教学资源和教师的化学教学设计思想等。

化学学习任务的表述应具体明确。

3.任何一项化学学习任务都要通过一定的化学学习活动来完成,它指明了化学学习活动的方向。

化学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具体途径,是完成化学学习任务的载体,因此,二者是统一的。

4.同一项化学学习任务,可以通过多种化学学习活动来完成。

化学学习活动的选择一般来说要较大地受到化学学习方式的影响,化学学习方式不同,所选择的化学学习活动也不同。

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的视角来看,化学教学中应尽量选择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

5.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三种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的反映和体现,是从思想观念层面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描述。

具有自主学习观念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是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和发现。

因此,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具体表现形式。

而有效的探究学习大多是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的。

所以说,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者在逻辑上是相互关联和一致的。

因此,在化学课堂教学实践中,三种学习方式很难完全分离,而是相互融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这种实践层面的联系和融合也是由三者在逻辑上的一致性所决定的。

单元5化学教学活动单元小结1.化学学习任务是通过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和教师的化学教学活动实现的。

其中,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是“主”,教师的化学教学活动是“辅”。

“辅”意味着教师的化学教学活动是通过服务于学生的化学学习活动而间接地为完成化学学习任务发挥作用的,也就是说,教师化学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功能是为学生化学学习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服务,为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最大程度发展服务。

同任何活动一样,化学教学活动也包括三个环节,即化学学习活动的引发,组织与指导,总结与评价。

2.所谓化学教学活动是指化学教师为使学生顺利地进行化学学习活动,有效地完成化学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学校的化学教学资源的实际而采取的一系列步骤。

这“一系列步骤”实际上就是化学教学行为。

根据教师呈现化学教学内容的途径和手段,可以将化学教学行为分为语言行为、直观行为和指导行为等三种类型。

3.引导学生完成同一化学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化学教学活动来实施,化学教学活动不同,教师所采用的化学教学行为也不同。

因而,需要对化学教学活动和化学教学行为进行选择,而化学教学方式对这种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注入式、启发式和探究式,是化学教学中常见的化学教学方式。

4.作为教学方式的科学探究称为“探究式教学”。

在化学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探究,只有值得探究又能探究的知识,才具有探究价值。

探究同讲授相比,具有长期的优势和整体的优势。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不应是告诉而应是提示,不应是“控”而应是“放”。

5.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经常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也是体现化学学科特点的一种教学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