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政治经济学PPT课件
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 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19
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两因素的关系
商 使用价值 品 二 因 素 价值
具体劳动 劳 动 二 重
抽象劳动 性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 品的价值。
20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 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为剩余价值奠定了基础
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 ‘原始的’,因为它 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 应的生产方式的前
史。”
因此,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
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
5
历史过程。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2
石 油
照明
燃料
润滑
修路…
13
交换价值
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 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
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 性。
14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 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其实体是凝结 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体现了生 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9
什么是社会分工
10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 者,是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重 要条件。
11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W)的概念: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必须具有的三个特征: (1)商品首先是一个产品,是一个物,这个物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 要的属性;(2)商品必须是一个通过劳动得到的产品,是劳动产品;( 3)商品最终是用来交换的。
26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 ➢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 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
生产率成反比,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 价值总量不变。
27
价值量与劳动复杂程度
• 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 简单劳动: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
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 复杂劳动: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
6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一定的 历史条件下,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 发展起来的。
7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
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
•
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
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8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 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 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具体劳动: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生产不同 质的使用价值,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 系 (生产力范畴),商品交换的必要条件。 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劳动的社会属性 ,反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范畴),历史范畴。
18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 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马克思指出:“资本 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在 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 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 的要素得到解放。”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前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 海沿岸的一些城市产生,其途径有两个: –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 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3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
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 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 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4
正如马克思所说: “创造资本关系的过程, 只能是劳动者和他的劳动 条件的所有权分离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 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 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 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
21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包括质的规定与量的规定两个方面。 价值的质的规定回答的是价值的实体是什么, 价值的量的规定则回答价值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和怎样
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 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亏损
丙
正常补偿
乙
多盈利 甲
1
1 0 小 时
8 12 小0小 时小时
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23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因素 ① 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 正比; ② 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 ③ 与劳动复杂程度的关系-----成正比;
24
两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第一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 的决定---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种涵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 的实现---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
25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
劳动生产率 ➢ 概念: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或能力。 ➢ 表示方法: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
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 劳动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
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分工协作、劳动组织、生产管理等)形式; 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自然条件的优劣
交
两把斧子是一只
换
羊的交换价值
15
一只羊=两把斧子
交换
共同的质
劳动产品
凝结着人类劳动
价值
体力 脑力 耗费
16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 二者不可兼得。
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17
价值实体(劳动--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物的有用性, 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生 产力范畴),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是一切有用物品的共性。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生产关系范畴),是 商品所特有的属性(个性),是 一个历史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