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苷滴丸的制备
12
观察滴丸的成型状况及沉降时间,以滴 丸硬度、圆整度、脱尾情况及溶散时限为 考察指标
13
硬度由硬至软分为 1-5 级, 外形由圆整至不圆整分为 1-5 级 脱尾情况由好至差分为1-5级 记录溶散时间 。 以硬度、圆整度、拖尾的评级和溶散时间作 为评分标准,即 k=硬度评级+圆整度评级+ 拖尾评级+溶散时间,以k 值越小越好
19
谢谢
20
5
黄芩苷的粗提
1、粗粉100g→60%乙醇90℃回流提取3次(加醇量依 次为4、3、2倍,时间1h、30min、30min) →过滤 →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无醇味→加热至80 ℃, 盐酸调PH至1-2,保温30min,室温静置1h →离心 ,弃上清 2、沉淀→10倍水混悬液,氢氧化钠调PH至7 →静置 、离心→弃沉淀→加热到40 ℃,搅拌、加入等体 积乙醇,混匀、静置、离心,弃沉淀 3、盐酸调PH至1-2,80 ℃保温30min,静置→离心 ,弃上清→粗黄芩苷
6
黄芩苷的精制
1、加7倍水量,70 ℃氢氧化钠调PH至7 →盐 酸盐酸调PH至6 →加乙醇至含醇量70% → 盐酸调PH至1-2 →静置,离心,弃上清 1、沉淀,60倍量甲醇,索氏回流至颜色很 浅→抽滤→浓缩→静置,抽滤,甲醇洗涤 1、沉淀,40倍量甲醇,索氏回流至颜色很 浅→抽滤→浓缩→静置,析出结晶
17
质量差异的检查 按照按《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规定 ,取滴丸20 丸,测定其平均丸重,并计算 每丸与平均丸重的重量差异。
18
释放度的测定 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 XD 浆 法,以900ml,去离子水为溶剂,温度 (37±0.5)℃,转速为 100r/min,取黄芩苷 滴丸,分别放入溶出杯中,依法操作,在 30min 时取样 5ml,276nm 处测吸光度并换 算成释放度。
14
15
评价标准
滴丸的成型和质量受多种因素的 影响,因此,用正交试验法优选滴丸制备工 艺和处方时,采用了硬度、圆整度、拖尾的 评级和溶散时间作等指标综合评定处方和 工艺的优劣,前4项指标评级越高,溶散时 间越短,综合评分越小越好,最终确定了 最佳制备工艺和方法。
16
滴丸的质量要求
根据试验确定的黄芩苷滴丸优选成型 工艺的条件,制备的黄芩苷滴丸,并按照 《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年版规定作滴丸 的质量检查,测定其重量差异,溶散时限 和 30nim 的溶出度,所制的黄芩苷滴丸外 形圆整硬度适宜。
9
根据相关资料及文献,在预试验的基础 上,选择以聚乙二醇 1000 和聚乙二醇 6000为基质,以正交试验优选黄芩苷滴丸 的基质配比、药液温度和冷却剂温度,选 用选择正交表进行。
10
正交表进行试验
11
选择滴口内外径为 4.6/6.0mm 的滴头, 滴口距离冷却液6cm,滴速 60 滴/分,分别 选用表中不同基质及冷却液 ,滴入 80cm 长的不同温度的液体石蜡冷却液中。
LOGO
黄芩苷滴丸的制备
又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为唇形科植物,以根入药。有清热燥湿, 凉血安胎,解毒等功效。 化学成分: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 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 芩新素Ⅰ,Ⅱ,去甲汉黄芩素,7-甲氧基黄芩 素,7-甲氧基去甲基汉黄芩素,等.
2
黄芩苷(Baicalin)是从黄芩根中 提取分离出来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 著的生物活性,具有抑菌、利尿、抗炎、 抗变态及解痉作用,并且具有较强的抗癌 反应等生理效能。在临床医学已占有重要 地位。黄芩苷还能吸收紫外线,清除氧自 由基,又能抑制黑色素的生成,因此既可 用于医药,也可用于化妆品,是一种很好 的功能性美容化妆品原料。
7
滴的制剂工艺
用聚乙二醇做基质,制成黄芩苷滴丸 剂,具有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高,剂量准 确,制备简单,成本较低等特点。
8
滴丸的形成过程中,黄芩苷以高度分散 的状态分散到亲水性的 PEG 中,药物以分 子状态,胶态微晶或亚稳态微粒等高能态形 式存在,减小了难溶性药物的粒度,增大其 扩散面积,有利于药物的溶出。
3
别名: 黄芩甙 分子式:C21H18O11 结构式:
分子量:446.37 熔点:223-225℃
4
黄芩苷理化性质
淡黄色细针晶,易溶于N, N-二甲 基甲酰胺和吡啶, 可溶于碳酸氢钠、碳酸 钠和氢氧化钠等碱液, 但在碱液中不稳定, 渐变为暗棕色;微溶于热冰醋酸, 难溶于甲 醇、乙醇和丙酮;几乎不溶于水、乙醚、苯 和氯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