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第一课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板书
板书: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性学习,走进闻一多先生的精神世界,感受闻一多先生言行如一的高尚品质。
2.理解闻一多先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步骤:
1.导语: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臧克家先生写的关于他的老师闻一多,是中国人就有两个方面——说和做,说是表达,那么做是什么?是行动。
在《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里有这么一段对话:“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三不朽就是三立,所以说我们中国的文人,尤左传·
襄公二十四年 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 此之谓三不朽
其是我们受着儒家传统文化影响非常的多,我们自古有三立,最上等的是什么?次之是什么?再次之是什么?如果闻一多先生是一名学者,他写书是哪一立?如果作为革命战士的他又属于哪一立?那作为一个人、一个作家或者革命战士立德与立言相比何为高?
立德为高,所以说这篇文章,他表达闻一多先生的两个方向,一个是他学者的方向,另一个就是作为民主革命战士的方向。
2.问题设置:
大家都知道在上个世纪的时候,那时候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的和平,在那个时期,有很多像闻一多那样的学者具备文化命脉的传承,一起读一读(见PPT)我们看我们说的这些,包括我们读的这些诗都有两个方面,谈一谈你从这当中体会到了什么?你看到了哪些人为国家而奋斗?
好,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从以上两个部分、六个问题,来分析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诗人的时候,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下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认真阅读课文,时间7分钟,读完请举手示意。
同学们都已按时阅读完毕。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下面请翻到90页,师生共同朗读五至十二段。
(同学们声情并茂、抑扬顿挫,读得真好!)
下面分成四人小组就这一问题展开进充分的探讨,时间5分钟。
3.成果交流:时间已到。
下面进行成果交流,请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
★小明同学的发言非常精彩!
他说:作为学者,闻一多先生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他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为了博取个人的声名,只是想从文化上为民族开辟出一条新路来。
所以这样的目的决定了他“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由此可见他是一个不说空话、崇尚实干的人。
下面请同学们继续畅谈自己的看法。
★这位同学的发言简直是太棒了!
他说:作为革命家,闻一多先生此时的目的是为了“反对独裁,争取民主”,所以在“说”上他要大声疾呼,慷慨陈词,唤醒民众;在“做”上他能英勇无畏,视死如归,以热血和生命增加呐喊的力量。
“说了就做”充分体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英雄本色。
★还有同学踊跃发言,好!请这位同学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他说:“爱国”是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内核。
闻一多先生作为
学者的“做了不说”,“做了才说”和作为革命家的“说了就做”都源于他的爱国情怀。
我们应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学们的回答真是一个比一个精彩!)
4.教师总结:
同学们讨论积极热烈,精彩纷呈,没想到同学们的思路竟是如此的开阔。
下面请允许我对本节课的问题作以总结:由于各自的目的不同,闻一多先生在两个方面对待说与做的态度也就各有侧重,但实质上两者并不矛盾。
两者统一在言论与行动的完全一致。
正如作者所言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应当把闻一多先生言行如一的品质发扬光大!
5.思考练习:(下面我们进行课堂练习)
我们学习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了解了闻一多先生的言与行。
请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谈你是怎样对待自己的言与行的。
请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作文,文体不限。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