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伦造纸的历史
【学习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我国古代曾用甲骨金石竹木等材料进行记录,它们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知道著名发明家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研究事迹,了解他的设计和发明过程。
知道改变方法和程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知道纸是制造技术的产品。
造纸的关键在于分离植物纤维,让纤维重新结合形成纸。
2.科学探究
在竹片和木片上书写,比较、体验它们的不足。
学习蔡伦造纸的流程。
观察、比较各种纸并归纳出纸的内部结构特点,分析蔡伦造纸各流程的作用,了解造纸的基本原理。
3.科学态度
积极参与体验和观察活动,乐于合作与分享。
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
了解并意识到人们对书写材料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技术进步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察觉纸的科学知识(结构原理)对技术(满足需求的造纸的技术)指导作用。
【学习重点】
知道纸是制造技术的产品。
造纸的关键在于分离植物纤维,让纤维重新结合形成纸。
【学习难点】
学习蔡伦造纸的流程。
观察、比较各种纸并归纳出纸的内部结构特点,分析蔡伦造纸各流程的作用,了解造纸的基本原理。
【学习过程】
一、问题探究
1.你们听说过蔡伦造纸的故事吗?他是不是历史上第一个造纸的人?
2.在纸发明以前,我国古代曾用哪些材料进行记录?
3.古代这些不同的书写材料有什么不足?
4.蔡伦是怎样造纸的?造纸的流程有哪些?
5.蔡伦造出的纸相对于之前的书写材料有什么优势?
二、活动探究
1.出示各种纸品(报纸、卫生卷纸、牛皮纸、作业本纸)。
2.活动内容:观察各种纸,比较它们的内部结构。
3.活动小结:不管什么纸,各种纸的内部结构都是由组成的。
三、理解与应用
1.除了纸,古代社会还有哪些信息记录的方式?现代社会还有哪些信息记录的方式?
2.造纸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好处?
【学习小结】
蔡伦造纸的原料中都有植物纤维,纸的结构是由纤维组成的,说明造纸原料里的纤维是形成纸结构的前提。
蔡伦造纸各流程的最终目的是要分离植物纤维使之重新结合形成纸。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科技四大发明之一。
我们对书写材料不断改进以适应自己不断增加的需求,技术进步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
【精练反馈】
一、判断题
1.我国古代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
()
2.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
3.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
二、简答题
1.请你写出几种生活中节约用纸的方式。
2.说一说造纸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