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熏蒸治疗痹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2-05-28T11:33:51.0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期供稿作者:林宇芬
[导读] 由于疼痛带来不便使患者担心难以治愈, 易出现紧张、忧郁心理。
林宇芬(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 5 1 8 0 3 3 )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痹症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方法按住院时间顺序将2009年5月至2010年11月痹症患者34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TDP 灯照射, 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中药熏蒸方法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中药熏蒸治疗痹症治愈152例,好转20例,总有效率95.6%。
对照组治愈102例, 好转32例, 总有效率83.8%。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中药熏蒸治疗痹症被临床认可与应用, 效果明显, 易被患者接受。
良好的护理能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中药熏蒸痹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328-01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入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包括现代的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肩周炎等疾病[1].2009年5月~2010年11月我们用中药熏蒸综合治疗痹证340例, 配合相应护理措施,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40例,均为住院病人,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80例,男96例, 女84例, 年龄24~70岁, 平均38岁。
病程<3月52例,6 个月56 例,12个月48例, >1年24例。
对照组160 例,男84 例,女76例,年龄25~56岁, 平均31岁。
病程<1月60例, 6个月46例, 12个月30例,>1年24例。
2组病例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口服蠲痹汤煎剂,1 剂/ d ,抗炎及对症治疗。
暴露疼痛部位, 用TDP 灯照射, 2 次/ d , 每次30min ,7d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 疗程结束时评估。
1.2.2 治疗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 不用TDP 灯照射, 改用中药熏蒸法, 利用广州市今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JS-809A型全电脑医用智能汽疗仪。
方剂:威灵仙20g、青木香15g、络石腾15g、血竭9g、香附15g、赤芍15g、川芎15g、三七10g、土别虫10g、鸡血藤30g、蜈蚣3条、制川乌10g、以通经散寒、驱风祛湿、通络止痛。
治疗时将上述药物1剂打碎混合放入熏蒸机的置药槽内, 水位调到中水位, 启动开关,调节温度及时间,一般为40~45℃, 30min,待药水煮沸后, 产生中药蒸汽, 由管道输送至治疗舱中, 当舱温达到38~42℃时, 患者更衣, 平卧于熏蒸床上熏蒸疼痛部位,熏蒸时暴露疼痛部位, 四周密封,头面部暴露, 每次治疗30min, 1次/d,7d为一疗程, 连续熏蒸2 个疗程,疗程结束时评估。
2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标准>[2]中的疗效标准制定.临床治愈:关节疼痛、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关节疼痛、肿胀减轻,症状体征明显减轻, 活动功能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 关节疼痛、肿胀及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3 结果
7天为一疗程,治疗14天后进行疗效评定。
经统计学分析,χ2=6156,观察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露 (P<0.05) 。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4.1 心理护理
由于疼痛带来不便使患者担心难以治愈, 易出现紧张、忧郁心理。
护士应多向患者讲解本病的有关知识, 治疗目的、方法和效果, 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4.2 中药熏蒸护理
4.2.1 控制温度,防止烫伤熏蒸时,药液应加热至蒸汽上冲,但必须严格控制温度,不可过热,避免烫伤患者皮肤或粘膜。
因此要求护士了解患者的感觉及对热的耐受情况,严格控制好温度。
一旦发生烫伤,应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
4.2.2 注意保暖,避免风寒在熏蒸过程中患者皮温升高,毛孔开放,容易受到风邪侵袭。
因此室内应避风,关闭门窗,治疗结束后应用干毛巾擦干患者身上的药液,及时穿好衣服,并让患者稍适休息,防止感冒着凉。
4.2.3 加强巡视,防止虚脱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治疗室及患者皮肤的温度均较高,要随时观察其病情变化,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当患者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虚脱症状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当治疗结束后,嘱患者回病房休息,要及时补充水分,可喝一些淡盐水或鲜果汁。
4.2.4 物品的消毒养护做好熏蒸治疗室的物品消毒及熏蒸器具的养护工作。
每日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1 h。
熏蒸治疗仪及熏蒸床每日用消毒水擦试。
患者所用的毛巾、盖被、床罩每人1 套,每日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在每日治疗结束后还要对熏蒸室进行开窗通风,防止因室内过分潮湿造成器具锈蚀
4.3 严格掌握禁忌证
有严重心肺疾患及传染病的患者禁用熏蒸;糖尿病患者、中风后肢体感觉迟钝的患者、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及体质虚者慎用。
4.4 加强健康教育
嘱患者注意防风寒、防潮湿。
保持居处干燥,温度适宜,避免感冒。
不宜在潮湿阴冷的环境工作。
出汗时切忌当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
根据病情和体质,配合保健操、太极拳、气功等活动,要量力而行。
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在此基础上要根据病情、体质辩证施护。
风寒湿痹应进温热性食物,可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
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辛辣、肥甘、醇
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
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5 讨论
痹症是临床常见的病症,正气不足为发病的内在因素,而感受风、寒、湿、热为引起本病的外因,主要病机为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方中络石藤、威灵仙能祛风除湿通络,补益肝肾; 三七、鸡血藤、赤芍、制川乌、川芎、血竭能养血活血、通络止痛;青木香、香附能行气活血通络;蜈蚣、土别虫能化瘀通络止痛。
整个组方功用:祛风湿,养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这些药效通过熏蒸的途径让其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
此外,中药熏蒸主要利用物理热量与中草药结合产生大量的蒸熏汽,药蒸汽作用肌肤,使腠理顿开,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大量的中药离子经皮肤吸收[3]。
人体乃外合皮毛,内连脏腑,由经络上下内外联通,所以能迅速缓解肌肉关节的疼痛,松弛拘急肌筋,使肢体麻木、重着、酸痛症状得到改善起到内病外治的功效。
熏蒸时可将中药液变成蒸气, 直接渗透至患部起到热疗、药疗的双重作用, 可以加速血液、淋巴液循环,加强代谢产物的排泄,促进炎性致病因子的吸收与排泄[4]。
从而能驱邪外出,消肿止痛,对关节的肿大灼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故中药熏蒸具有方便快捷,药效针对性好, 发挥作用快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 中医内科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265.
[2] 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3] 童利民,王大军,瞿群威. 药浴按摩的临床疗效报告[J] . 湖北中医杂志,1998 ,20 (增刊) :170.
[4] 刘燕,刘爱珍. 中药熏蒸温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止痛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2 ,17 (6) :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