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说课一等奖)

5.2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说课一等奖)


学情分析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三 维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学过程
1、思维及能力基础: 能够自行根据说明书完成测量; 能够将长度测量中的量程和分
度值的知识迁移至此。
2、局限性: 对天平的原理功能不理解,
导致操作上停留于识记模仿; 部分学生对特殊物体的特殊
测量方法的理解会有点困难。
质量,独立操作量筒测出体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阅读产品说明书的习惯。 2、养成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认 真细致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三 维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学过程
重点:
1.正确独立使用使用天平测质 量; 2.正确独立使用量筒测体积。
3.探究活动: 练习取出50ml的水 练习测量任意水量的体积
结合讲解和实际操作, 帮助学生掌握量筒的 正确使用方法。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三 维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学过程
1.合作探究:如何测量小石块的体积 2.请同学分享实验方法,设计实验步骤
再次练习测量活动, 通过测量特殊物体的 体积激发学生的兴趣,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三 维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学过程
重点突破
1.可能出现的问题,共同总结 1、天平如何调节平衡? 2、称量时砝码的添加顺序不合理? 3、如何读数?
2.板书并展示完整的天平的操作流 程
学生对比自己的操作流程,对比 性记忆,加深印象
3.请一位同学上台完成卤鸡蛋的称 量(希沃同屏)
学生自学产品说明书,用红笔圈出关 键动词。
3.布置第一次测量活动:称称鸡蛋质量 多少
学生根据产品说明书,尝试测量,在 学案上填写数据并记录遇到的问题。 (希沃同屏)
设计目的:在情境中完成 第一次测量活动,在活动 中提出问题,在活动后分 享问题,解决问题。通过 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让 学生掌握托盘天平的调节 和使用方法,而不是老师 的生硬灌输和学生的死记 硬背。
并完成测量
再次练习测量活动, 并通过测量空烧杯质 量引导学生设计如何 测量50ml水的质量
3.请同学分享实验方法,设计 实验步骤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三 维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50ml的水老师是 如何获取的?有相应的工具吗?
2.结合量筒和量杯实物,讲解 量程、分度值及读数
其他同学观看操作流程,若有问 题可指出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类比跷跷板。 左边小朋友重怎么办?右边小朋友 重怎么办?
完成情境中的问题, 首尾呼应 解决实际问题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三 维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学过程
难点突破
1.探究活动: 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2.合作探究: 思考如何测出50ml水的质量
三维目标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三 维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学过程
知识与技能: 1、会阅读产品说明书,并根据说明书掌握托盘天平的调节、 测量方法,最终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2、会使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体积和间接测量固体体积。
过程与方法: 积极主动参与具体的测量活动,学会独立操作天平测出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三 维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学过程
自我评价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评价内容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使用前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 调节前先把游码归零 会根据指针的位置调平衡螺母 调节天平平衡再测量
左物右码 用镊子加减砝码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加减砝码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三 维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学过程
学法分析
积极思考 主动参与 独立操作 合作探 分享交流 联系实际教学过程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三 维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学过程
三个提问,引入新课 1.提问引入:如何知道买的卤菜被扣 称了呢? 2.追问:实验室经常使用的测量工具 是哪个? 3.再次追问:托盘天平的结构如何?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我们毕业啦
其实是答辩的标题地方
说课人 学校
C O N TA N T S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三维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材分析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三 维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学过程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和体积
1.托盘天平和量筒是初中物理中 最基本的测量仪器
用镊子移游码 测量时不再动平衡螺母
2.学习物质的密度及密度测量的 基础。
3.实验操作技能课,课标要求是 “学会”,即能独立操作
4.课本第一节已有天平结构图, 本节有托盘天平使用说明。 承上启下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三 维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学过程
1
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书
量筒使用的文字说明以及图示介绍
目的:视频引入,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多次追问, 与学生共同回忆,自然导入本节课的主角——托盘 天平。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三 维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老师桌上有个卤鸡蛋,卖 家告知我是60g,请大家帮帮忙,测出卤 鸡蛋的真实质量。
2.提出要求,引导自学:刻度尺有使用 规则,那天平有吗?要求学生自学产品 说明书并认真观察实物。
难点: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特殊物体的质 量和体积
教学方法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三 维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教 学 方 法 教学过程
教法分析
1、趣味视频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 考,引起学生兴趣。 2、在场景中设置层层递进的实验,培养学 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利用希沃同屏, 展示学生实验过程,实时发现问题。 4、学生自学+互学+教师点评+学生自评, 体现以生为本,教师充当探究互动的“引导 者”。 5、教学中提醒学生严格执行操作规则,爱 护实验仪器,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