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海问题之我见—精华版

南海问题之我见—精华版

南海问题之我见
翻开地图,你就会发现在祖国神圣领土的东南方有一块狭长的海域,一直延伸到东南亚国家马来西亚的西北边,这就是南海,中国神圣的领土,古时被称为万里石塘。

任何一张中国国家地图,在右下角的位置都会有一块小的空间来放南海的大比例图,清楚地标记出中沙群岛,西沙群岛,东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疆界图呈U形,把这些岛礁都紧紧地包在其中。

但现在这个地方并不太平,因为这里有利益,成为各国蚕食的对象和大国角力的角斗场。

这几天菲律宾军舰与中国在南海的对峙让世界闻到了一股硝烟味儿,中国的民意在这一问题上也呈现出已经忍无可忍的态势了,但政府任然保持冷静,还是积极寻求以友好合作的方式来解决争端。

我觉得政府的一贯的忍气吞声,已经让民众感到心寒。

动不动就是“严正声明!”“严正交涉!”,我觉得这种态度已经无法解决南海问题,也是不得人心的。

韬光养晦也是要有限度的,不能让人家觉得你软弱,觉得你胆小怕事,觉得你好欺负。

我认为南海问题不通过武力是无法解决的,但单单诉诸武力也是不行的,必须也要有政治谈判并行。

我们先来谈谈南海问题的来龙去脉。

南海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

北接中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作经澎湖到台湾东石港)一线同东海分界。

东南至菲律宾,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属于九段线之内的有210万平方公里左右。

南海位居热带,平均水深1212米,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

由于其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海诸岛是南海中中国许多岛屿、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

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南北绵延1800公里,东西分布约900公里,共有岛、礁、沙和滩200多个。

诸岛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北至黄岩岛。

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

其中西、南、中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的西南部,由200多个岛、礁沙组成,海域面积200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南端的领土。

我们对南海主权的拥有也是有历史跟法理上的充分依据的。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国际社会也长期予以承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

《开罗宣言》
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

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

日本政府于1952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之一切权利、权利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交还给中国。

南海诸岛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前,其主权从来就没有成为过问题。

1967年间联合国东南亚大陆礁层探测团提出报告说,中南半岛和南中国海地区大陆架油矿丰富,有210万立方公里的储量,相当于中东各国或委内瑞拉加上墨西哥海湾附近与美国东南部沿海油藏之总和,而且含硫量少,品质优良。

这是引起南海纷争的一个很大的因素。

有利益就有动力。

南海领土纷争,在建国之初期就已存在。

那时各国对南海小岛食之无味,不争可惜。

现在,随着南海各国对南海经济利益发现和认识,南海领土纷争激烈了。

中国面对这种情况,为了解决领土争端问题,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

试图平息南海的纷争。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蕴含了中国人的智慧和狡黠:谁也别争。

谁有开发能力了,咱就共同开发,结果是南海各国谁也无法开发这一方针,为了维护国家利益,愿望是好的。

南海诸国自己无力开发,就引狼入室,与西方列强合作开发,把南海问题国际化、复杂化了。

所以这一方针没有能很好的解决南海的势态,却恶化了南海问题。

我国周边存在争议的问题还很多,中日的钓鱼岛问题以及最重要的台湾问题,都使得我国在南海问题操作时有了很多的顾虑,外交回旋的余地也少了很多。

因此我国提出了“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国策,这其实也是很无奈的,谁愿意搁置主权啊?只是不这么说的话,别人把石油都采光了,我们还在和他争论这是谁的领土。

南海问题和其他的问题是不一样的,参与的国家已经太多了,已经是属于国际问题。

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在南海领土上的纷争日趋激烈。

南海,这片蔚蓝色的神秘海洋,到底有蕴含着多大的潜在经济价值,现在尚无定论,不过,南海现实的经济利益,已让南海诸国垂涎三尺,都想凭着地头蛇的地利优势在南海分一杯羹。

随着南海潜在经济价值的不断被发现,南海领土纷争将愈演愈烈。

虽然中国海军的重点已经从北海舰队转移到南海舰队,其战略目标很明显,就
是南海石油线,而全国人民都在期待中国对越南施加压力的时候,为何政府却迟迟没有动作呢? 理由很简单,虽然南海战略地位很重要,但目前对国内的影响不是很明显,是一个长远的目标.所以就要长远的打算来解决,为什么在三亚建大型海军基地和核潜基地?为什么开始在上海建造国产航母?你们都不想一下么?综合起来一看,就很明了了。

而当我国的航母下水,进行正常的战备值班的时候,就算不打仗,整个南海地区,包括马六甲海峡地区和台湾,哪个国家敢再放肆?这正来了中国的古话:兵不血刃而屈人之兵!我认为,我国应该适时的用武力收复失地,教训一下这些无赖国家!
但打仗靠的是实力,南海战争一旦打响,海军必定是主力,所以现阶段加强我国的海军建设是重中之重。

从目前的实力上来看,中国的海军还远远不如美国,甚至不如日本。

我国要加大对海军的经济投入,需要对海军科技投入。

只有购到先进的武器,或者自主研发新型武器,才能提高海军实力,赶超美国日本,在海上真正有实力发言。

不然的话无法对菲、越、马等国构成威慑。

我国现在有必要建造自己的航母了,我国也有这个实力。

没有航母,我国的飞机无法飞到南沙群岛,这也是我国南沙群岛被他国轻易侵略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了航母我国能更好的在南海上施行保卫我国主权的行为,从以后的发展角度来看,我国建造自己的航母是必要的,只是早晚的事,现在时机已成熟。

有了航母就会极大提高我国海军在世界上的地位,对我国蓝色海洋的战略发展来说也是必要的。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我认为取得南海战争的胜利我们是有基础的。

经济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强大,可以从经济上压制这些国家。

在过去,我国本着共同开发的基本原因,与周边国家进行协商,这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依靠强大的经济基础,来获得在南海问题的主动权。

军事方面,我国军事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壮大,陆、海、空力量也跨越式的发展,不断强大,但中国远程打击能力相对较差。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迫切需要建立航母编队,也就是中国必须有自己的航空母舰。

这次两会也把我国的远洋海军建设的问题提了出来,也就是要建造一支我国的航母舰队。

一艘航母对我南中国海问题起着决定性的力量。

还有,南中国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咽喉,完全封锁南中国海就可以有效的遏制台湾、日本、韩国和朝鲜的海上运输,甚至美国。

国际间的文明只有在实力对等的国家间发生。

弱肉强食是国际斗争铁的法
则。

弱者有权利但无能力享有保障的文明”。

50多年的和平生活使很多中国人忽视南海问题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巨大影响,想的更多的是如何获得物质财富。

但事实上是,如果这些物质财富没有强大的实力作后盾,就只能是没有保障的存在物。

当然,不是说增长国家财富有过错,而是说不能忽视财富要适当地转化为军力,因为国家强盛的主要动力并不是财富的增长,而是财富在国家政治中的,尤其是政治暴力部分的有效运用。

对当代中国而言,增强军力,从历史经验来看主要是追求正当的海洋权利。

随着中国经济对能源的依赖性增大和中国经济的外向性增强,南海在中国经济安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南海问题是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很重要的一个变量,其解决的好坏决定着中国未来的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只有很好的解决南海问题,中国才能在21世纪立于不败之地。

解决好南海问题,对我国的前景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如果合理解决了南海问题,我想台湾问题也不是很久的事,然后收回我国在南海的全部领海,钓鱼岛问题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这样就可以奠定我国在亚洲的主导地位。

然后大力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建设一支强海军,这样我国就可以保卫好我国的海上利益不被侵犯,可以保卫东亚各国的利益不被侵犯,从而维护西太平洋的稳定与治安。

我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有资格这么做,有实力这么做,更有责任这么做!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南海问题上我们不能再韬光养晦了。

大仗不可打,也不值得打,但局部战争是必须要打的,一味的忍辱退让只会让南海问题越来越糟糕,也有损中华民族的节气!我们要用实力来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主要参考文献】
[1] 新华网—国际先驱导报《新加坡专家:解决南海问题,中国需展现真正魄力》
[2] 亚东军事网《南海局势紧张,何为导致南海问题的原因》
[3]巩建华《南海问题的产生原因、现实状况和内在特点》
[4]童庆平、洪民富《中国南海问题:利益困境及维权路径探析》
[5]贺鉴,汪翱《国际海洋法视野中的南海争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