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二章 构造运动

第十二章 构造运动

天山南部巴 楚地区卫星 影像图
山脊被错断, 反映断层
断层
一、构造运动在地形和地物上的表现 3. 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表现
该裂谷实际是大西洋中脊出露 在海平面上的一部分 ,它表明 板块正被拉伸。
一、构造运动在地形和地物上的表现 3. 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表现
板块或地块之间不均匀的或相对的水平 运动
是大型走滑断层形成的主要原因,地球 表面规模
第十二章 构造运动
主要内容
一、构造运动在地形、地物上的表现 二、构造运动在地层中的表现 三、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变形 四、地震
构造运动: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组成地球 物质的机械运动。
按物质运动方向可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可造成地表地势高差改变,引起海 陆变迁,常被称为造陆运动。
水平运动可造成岩层的褶皱与断裂,在岩石 圈的一些软弱带可形成巨大的山脉,因而 被称为造山运动。
根据构造运动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新构造运动 和古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是新第三纪(新近纪)以来发生 的构造运动,其中有人类历史记载以来的 新构造运动称为现代构造运动 。
古构造运动是新第三纪(新近纪)以前发生 的构造运动。
新构造运动与古构造运动都是地球科学研究 的对象。
一、构造运动在地形和地物上的表现
二、构造运动在层中的表现 2. 地层的接触关系 (2)平行不整合
剥蚀面
平行不整合
在海平面之下发
生沉积作用,形 成C、D、E和F 层
岩石暴露在海平面 之上,C和D层被 剥蚀作用去除
岩石沉降到海平 面之下,A和B层 沉积于剥蚀面之 上
平行不整合(假整合)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二、构造运动在层中的表现 2. 地层的接触关系 (2)平行不整合
一、构造运动在地形和地物上的表现 3. 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表现
深切河谷
一、构造运动在地形和地物上的表现 3. 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表现
地壳的垂直升降运动是 新构造运动表现最明显、 最易于观察和研究的形 式。多级夷平面、夷平 面的变形/ 、变位反映 新构造的间歇性抬升。
一、构造运动在地形和地物上的表现 3. 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表现
一、构造运动在地形和地物上的表现 3. 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表现
河流阶地:已形成河漫滩的河流由于下蚀作 用加强,原来的谷底呈阶梯状残留在新的 谷坡上,成为在河谷两坡的阶梯状地形, 称为河流阶地。
基岩
冲积物
河流
河漫滩
冲积物
河流阶地示意图
Ⅰ-一级阶地,以堆积作用为主,无基岩出露;Ⅱ-二级阶地,阶地面上 有零星河流沉积物分布,斜坡上基岩裸露;Ⅲ-三级阶地,有基岩裸露
较大的断裂均属走滑性质。 安德烈斯断层—太平洋板块(右)与北 美板块(
左)滑动边界的一部分(从第三纪以来计 算,其水
平运动速度平均约为10mm/a)
二、构造运动在层中的表现 1. 地层的岩相变化及厚度
地层:一定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层状岩石。 岩相:能反映沉积岩或沉积物形成环境的岩
石及其所含生物化石的各种特征。
地层接触关系: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 的相互叠置状态,分为整合、平行不整合和 角度不整合三种。
(1)整合: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完致,时代连 续的一种接触关系,反映地壳稳定下降或升 降运动不显著情况下的连续沉积作用。
二、构造运动在层中的表现 2. 地层的接触关系 (1)整合
K1kz 237 71 K2k K2w
1
2
3
K2y K2t
E1a
4
5
E q 1-2
6
78Leabharlann 91011
12
37
0
50m
E2k
E2w
E b 2-3
(E3-N1)k
奥依塔克乡盖孜河海相中-新生界实测剖面
白垩系与古近系(下第三系)产状基本一致,时代连续,呈整合接触关系。 K1kz-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上白垩统库克拜组(K2k)、乌依塔克组 (K2w)、依格孜牙组(K2 y)和吐依洛克组(K2t),古新统阿尔塔 什组(E1a),古新-始新统齐姆根组(E1-2q),始新统卡拉塔尔组 (E2k)和乌拉根组(E2w),始新-渭新统巴什布拉克组(E2-3b)
一、构造运动在地形和地物上的表现 2. 构造运动在地物上的表现
塔里木盆地东南部阿尔金断裂造成的水系向同方向偏转现象 (卫星图片)
一、构造运动在地形和地物上的表现 3. 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表现
3. 构造运动在地貌上的表现 现今地貌一般反映新构造运动。 可以反映垂直运动的地貌主要有河流阶
地、深切河谷、夷平面、海成阶地和 和多排溶洞等。 可以反映地壳水平运动的地貌主要有山 脊被错断、水系同方向偏转等。
1. 地形变测量反映的现代构造运动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得的中国西部与中亚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矢量 (据Reigber等,2001)
全 球 板 块 运 动 速 率
(cm/yr)
洋中脊处的速率是根据海底磁异常测得的,箭头指示板块运动方向。被绿 线连接的观测站之间利用卫星激光测距法测定现今的板块运动速率, 后面标注L和M的数字表示分别用卫星激光测距和地磁法得到的现今板 块运动速率。
海相 陆相 前

300
200
200
450 150
100
1180


500 伸
1550 展
250 1650 200
500 50
500
0


500

卡拉库姆盆地地 层充填序列
盆地的岩相变化不 仅反映构造运动,而 且还影响着盆地的石 油与天然气资源
二、构造运动在层中的表现 2. 地层的接触关系 (1)整合
二、构造运动在层中的表现 2. 地层的接触关系(2)平行不整合
(2)平行不整合(假整合):上、下两套地 层的产状基本一致,但两套地层的时代不 连续(沉积间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 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
平行不整合反映地壳的升降运动,升降运动会 引起海陆变迁,因而也可以说平行不整合 反映了造陆运动。
一个地区沉积环境或岩相的剧烈变化往往与 构造运动密切相关。
二、构造运动在层中的表现 1. 地层的岩相变化及厚度
地层时代
Q
N2
新 N1
近 E3
系 E2
E1
K2 白


J3


J2
系 J1
三 叠T
二 叠P 系
AnP
岩性柱
厚度 产 生 储 盖 沉积环境 构造演化 (m) 层
100
500
200-400
100
T C O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油藏剖面示意图
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红色代表充填于背斜圈闭和碳酸盐岩裂隙中的油藏
二、构造运动在层中的表现 2. 地层的接触关系 (3)角度不整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