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串级控制系统

第五章-串级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
3、主、副调节器的选择
控制规律的选择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主、副调节器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主调 节器起定值控制作用,副调节器起随动控制作用,这是选择控 制规律的出发点。 主参数是工艺操作的主要指标,允许波动的范围比较小,一般 要求无余差。因此,主调节器应选PI或PID控制规律。 副参数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主参数的控制质量,可以在一定范围 内变化,允许有余差,因此副调节器只要选P控制规律。 引入积分控制规律,会延长控制过程,减弱副回路的快速作用 引入微分作用,因副回路本身起着快速作用,再引入微分作用 会使调节阀动作过大,对控制不利。
定量分析:
D2
R1 + Gd2(s) Gv(s) Gp2(s)
过程控制
D1
Gd1(s)
Gc1(s)
R2
Gc2(s)
+ Gp1(s)
Y2
Y1

Ym1

Ym2
Gm2(s)
Gm1(s)
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
Y1 ( s) D2 ( s )

Gd 2 ( s)G p1 ( s) 1 Gc 2 ( s)Gv ( s)G p 2 ( s)Gm 2 ( s ) Gc1 ( s )Gc 2 ( s)Gv ( s)G p 2 ( s)G p1 ( s)Gm1 ( s )
主调节器、副调节器;
主给定值、副给定值;
主对象、副对象;
一次扰动、二次扰动。
三、串级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
1)将原被控对象分解为两个串联的被控对象;
过程控制
2)以连接分解后的两个被控对象的中间变量为副被控量, 构成一个简单控制系统,称为副调节系统或副环 3)以原对象的输出信号为主被控量,即分解后的第二个 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构成一个调节系统,称为主调 节系统或主环。 4)主调节系统中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副调节器的给定值, 副调节器的输出信号作为主被控对象的输入信号。
第二节 串级控制系统的分析
过程控制
常把副回路内的扰动称二次扰动,而把副环路之外的扰 动称一次扰动。
与简单控制系统比较,串级控制增加了副回路,它的作 用是有效地克服二次扰动的影响。
串级控制系统的特点和分析:
过程控制
1、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扰动的影响,增强了系统的 抗干扰能力 定性分析:
当扰动进入副回路后,首先,副被控变量检测到扰动的影响, 并通过副回路的控制作用,及时调节控制变量,使副被控变量 回复到副设定值,从而使扰动对主被控变量的影响减小。即副 回路对扰动进行粗调,主回路对扰动进行细调。因此,串级控 制系统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扰动的影响。
s
1 Gc1 ( s )G 2 ( s )G p1 ( s )Gm1 ( s) 0 p
设:
2
G p1 ( s )
s
, Gc1 ( s ) K c1 , Gm1 ( s ) K m1
0
T p1 T p 2 T p1T p 2
1 K c1 K 2 K p1 K m1 p T p1T p 2
过程控制
R1 + Gc1(s)
R2
Gc2(s)
Gv(s)
Gp2(s)
Y2
+ Gp1(s)
Y1

Ym1

Ym2
Gm2(s)
Gm1(s)
串级控制系统方框图
R1 +
Y2 Gc1(s) Gp2(s) Gp1(s)
过程控制 Y
1

Ym1
Gm1(s) 串级控制系统的等效方框图
G 2 ( s ) p
G p 2 (s) K p2 Tp 2 s 1
过程控制
K 2 p Kc2 Kv K p2 1 Kc2 Kv K p2 K m2
等效被控过程的放大系数
Tp 2
Tp 2 1 Kc2 Kv K p2 K m2
等效被控过程的时间常数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由于副回路的存在,改善了原有一部分 对象的特性,使等效副对象的时间常数减小了。时间常数的 减小,意味着控制通道的缩短,从而使控制作用更加及时, 响应速度更快,控制质量必然得到提高。
过程控制
D2
R1 +
Gd2(s)
D1
Gd1(s)
Gc(s)
Gv(s)
Gp2(s)
+ Gp1(s)
Y1

Ym1
Gm(s) 单回路控制系统方框图
Y1 ( s ) D2 ( s)

Gd 2 ( s )G p1 ( s ) 1 Gc ( s)Gv ( s)G p 2 ( s)G p1 ( s)Gm ( s)

Gd 2 ( s)G p1 ( s)
因此可以说,串级控制系统的结构使二次扰动对主参数这一 通道的动态增益明显减小。当二次扰动出现时,很快就被副 调节器所克服。与单回路控制系统相比,被调量受二次干扰 的影响往往可以减小10100倍。
过程控制
2、改善了被控过程的动态特性
串级控制系统,就其主回路来看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而副 回路则为一个随动系统。
过程控制
Y1 ( s) D2 ( s) 1 Gc 2 ( s)Gv ( s)G p 2 ( s)Gm 2 ( s) Gc1 ( s)Gc 2 ( s)Gv ( s)G p 2 ( s)G p1 ( s)Gm1 ( s)
Y1 ( s ) D2 ( s) Gd 2 ( s )G p1 ( s ) 1 Gc ( s)Gv ( s)G p 2 ( s)G p1 ( s)Gm ( s)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
串级控制系统的概念举例
串级控制系统的分析
串级系统设计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调节器的选型和整定方法
比值控制系统
第一节
串级控制系统的举例与基本概念 过程控制
一、实际生产例子
例 1 连续槽反应器温度控制 (如图5-1)
反应器工作原理 控制任务 恒定反应釜内温度 系统主要干扰
例:设串级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图,其中主、副对象的传递 函数分别为:
G p1 ( s ) G p 2 ( s) 1 (30s 1)(3s 1) 1 (10s 1)( s 1) 2
主、副调节器的传递函数分别为:
Gc1 ( s ) K c1 (1 Gc 2 ( s ) K c 2 1 TI s )
3、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
R1 + Y2 Gc1(s) Gp2(s) Gp1(s)
过程控制
Y1

Ym1 Gm1(s)
串级控制系统的等效方框图
R1 + Y2 Gc(s) Gp2(s) Gp1(s) Y1

Ym Gm1(s)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串级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过程控制
K p1 Tp1s 1
0
0.087 0.27 0.34
0
0.23 0.013 0.13
三、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
1、主变量的选择
过程控制
串级控制系统的主回路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对于主变量的 选择和主回路的设计,可以按照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进行。 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主要是副参数的选择和副回路的设计及 主、副回路关系的考虑。
改进的控制系统方案图
过程控制
(图5-3)
控制系统结构图
过程控制
(图5-4)
例2:精溜塔提溜段的控制
工作原理 控制任务
过程控制
恒定精溜塔内温度 系统主要干扰
进料流量、温度扰动
加热蒸汽温度、压力扰动 再沸器的传热条件
(图5-5)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
存在的问题
精溜塔提溜段的控制图
进料流量、温度扰动
冷却液温度、压力扰动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 (图5-1)
过程控制
(图5-2) 存在的问题——时间延迟引出的问题 当D2温度突然升高,需经夹套、槽壁、反应器三个环节 才能使 1 温度升高,此时调节器才开始改变参数,加大调节 阀开度,把冷却水加大。在延迟的时间内,D2的变化已经迅 速使 2 改变,也使 1 很会升高,这样产生了 1 的偏差。
加热蒸汽的压力波动对温 度的影响很大
改进方案一
过程控制
(图5-6)
缺点:该方法增加了蒸汽管路的压力损失。造成经济的不 划算。
改进方案二
过程控制
(图5-7)
根据加热蒸汽流量信号控制调节阀,根据精溜塔温度 得到期望的加热蒸汽。
控制系统结构图
过程控制
(图5-8)
例3 炼油厂管式加热炉温控制系统
过程控制
4、对负荷和操作条件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
定性分析:
由于副回路是一个随动控制系统,它的设定值随主控制器的输 出而变化。这样主控制器就可以按照操作条件和负荷的变化情 况,相应地调整副控制器的设定值,从而保证在操作条件和负 荷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控制系统仍然具有良好的控制质量。
定量分析:
四、串级控制系统特点
1)分级控制思想
过程控制
将调节通道较长的对象分为两级,许多干扰在副环中消 除掉,剩余的影响及其他干扰由主环消除。
2)串级系统的结构组成
两个对象;两个调节器;两测量变送器;一个执行器
3)系统工作方式
副环工作于随动控制方式;主环工作于定值控制方式
4)控制性能
系统对于干扰反应及时,克服干扰速度快,能克服系统 滞后,改善控制精度和提高控制质量。
K 2 p Kc 2 Kv K p 2 1 Kc 2 Kv K p 2 Km2 Kc 2 Kv K p 2 Kc 2 Kv K p 2 Km2 1 Km2
可知,串级系统中的等效对象仅与测量变送装置有关。如果副 对象或调节阀的特性随负荷变化时,对等效对象的影响不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