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控制第五章
D2 (s)
R1 ( s)
Gc1 (s)
R2 (s)
Y2 ( s )
Y1 ( s)
Gc 2 (s) Gm1 (s)
G0 (s)
Gp1 (s)
对于上图所示的串级系统,在给定信号R1(S)作用下的传 递函数为:
Gc1 (s)Gc 2 (s)G0 (s)Gp1 (s) Y1 (s) R1 (s) 1 Gc 2 (s)Gc1 (s)G0 (s)G p1 (s)Gm1 (s)
例:串级系统的框图为:
D2 (s)
D1 (s)
R1 ( s)
Y1 ( s)
Gc1 (s)
Gc 2 (s)
G p 2 ( s)
Gp1 (s)
其中:
1 G p1 ( s) (30s 1)(3s 1) G p 2 ( s) 1 (10s 1)(s 1) 2
在扰动D2作用下,传递函数为:
Gv (s)G p 2 (s)G p1 (s) Y1 (s) D2 (s) 1 Gc (s)Gv (s)G p 2 (s)G p1 (s)Gm (s)
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为:
Y1 ( s) / R1 ( s) Gc ( s) Y1 ( s) / D2 ( s)
3、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强
特定负荷、确定工作点下 控制系统整定
调节器参数只适用于工作点附近的一个小范围
生产过程的非线性
负荷的变动 串级控制系统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体现在两方面: 1)等效对象增益的适应性 串级控制系统的副环等效增益: 生产过程控制质量将下降
K
' p2
Kc 2 Kv K p 2 1 Kc 2 Kv K p 2 K m2
1 ( 1 K c 2 K v K p 2 K m 2) Tp1 Tp 2 = G ( s ) m 1+Tp1 Tp 2
2 T T 1 p2 D2p (1 s) 单 Tp1Tp 2 2
Y1 ( s)
工作频率的提高可以使振荡周期缩短、系统的快速性增 强,从而提高系统的控制品质。
四、串级控制系统消除干扰的工作过程
1)干扰作用于副回路 2)干扰作用于主回路 3)干扰同时作用于主、副回路
五、串级控制系统特点
1)分级控制思想
将调节通道较长的对象分为两级,许多干扰在副环中消 除掉,剩余的影响及其他干扰由主环消除。
2)串级系统的结构组成
两个对象;两个调节器;两测量变送器;一个执行器
' p2
T
' p2
Tp 2 1 Kc 2 Kv K p 2 K m 2
' Kp 2
将上述两式代入得:
Y2 (s) G ( s) ' R2 (s) Tp 2 s 1
' p2
' K 式中可看出, p2
' Gp 2 ( s)
Tp' 2 分别为等效对象的增益和时间常数比较
和 Gp 2 (s) 由于: 1 Kc 2 Kv K p 2 Km2 1 永远成立 因此有: T ' ( s) T
7.课程理论性强?公式很难(别讲)?结论?
就读大学时,你应当掌握七项学 习,包括:
• • • • • • •
自修之道、 基础知识、 实践贯通、 培养兴趣、 积极主动、 掌控时间、 为人处世。
PID调节器 参数整定 第二、三章内容
控制电机 或调节阀 第四章内容
过控第一章 自控第二章 内容
给定值
比较 器
Y1 ( s) / R1 ( s) Gc1 ( s)Gc 2 ( s) Y1 ( s) / D2 ( s)
若串级控制系统中的主、副调节器均采用纯比例环节, 其比例系数分别为K1、K2,则上式可写成:
Y1 ( s ) / R1 ( s ) K1K 2 Y1 ( s ) / D2 ( s )
上式表明,串级控制系统中的主、副调节器的放大系数 越大,则串级控制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就越强。因此,主参数 的控制质量就越高。 为了与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进行比较,下面用同样的方 法分析相同条件下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见下 图:
一般情况下,
Kc 2 Kv K p 2 Km2 1
' 上式为:K p 2
1 K m2
因此,如果副对象增益或调节阀的特性随负荷变化时,对 等效增益影响不大,因而在不改变调节器整定参数的情况下, 系统的副环能自动克服非线性因素的影响,保持或接近原来的 控制质量。
2)随动系统的适应性
串级控制系统主回路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副回路是一 个随动控制系统,当负荷改变时,主调节器将改变输出值, 副回路能快速及时跟踪,从而保证了控制品质。
改进方案一
(图5-6)
缺点:该方法增加了蒸汽管路的压力损失。造成经济的不 划算。
改进方案二
(图5-7)
根据加热蒸汽流量信号控制调节阀,根据精溜塔温度 得到期望的加热蒸汽。
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5-8)
例3 炼油厂管式加热炉温控制系统
工作原理 控制任务 恒定出口原油温度 系统主要干扰
在扰动作用Leabharlann 的传递函数为:G0 (s)G p1 (s) Y1 (s) D2 (s) 1 Gc 2 (s)Gc1 (s)G0 (s)G p1 (s)Gm1 (s)
对于一个控制系统来说,在它的给定信号下,其输出量能 复现输入量的变化,即:Y1(s)/R1(s) 越接近1,则系统的控 制性能越好,当它在扰动作用下,其控制作用能迅速克服扰动 的影响,即:Y1(s)/D2(s)越接近零越好,其抗干扰的能力可 用(5-4)表示:
串级控制的功能分析:
1、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y2
Gv (s)
y1
在扰动D2(s)作用下,副回路的传递函数为:
Gv (s)G p 2 ( s) Y2 ( s) G0 ( s) D2 ( s) 1 Gc 2 ( s)Gv (s)G p 2 ( s)Gm 2 ( s)
为了便于分析,等效图为:
假定主回路各环节传递函数:
y2
Gc1 (s) Kc1 Gm1 (G s)(s Km1 Gp1 (s) )
v
K p1 y1 Tp1s 1
G p 2 (s)
K p2 Tp 2 s 1
Gc 2 ( s ) K c 2 Gm 2 ( s ) K m 2
Gv ( s ) K v
一、实际生产例子
例 1 连续槽反应器温度控制 (如图5-1)
反应器工作原理 控制任务 恒定反应釜内温度 系统主要干扰
进料流量、温度扰动
冷却液温度、压力扰动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 (图5-1)
(图5-2) 存在的问题——时间延迟引出的问题 当D2温度突然升高,需经夹套、槽壁、反应器三个环节 才能使 1 温度升高,此时调节器才开始改变参数,加大调节 阀开度,把冷却水加大。在延迟的时间内,D2的变化已经迅 速使 2 改变,也使 1 很会升高,这样产生了 1 的偏差。
设单回路控制系统中的调节器均采用纯比例环节,比例 系数为K,则:
Y1 ( s) / R1 ( s) K Y1 ( s) / D2 ( s)
同理,单回路控制系统中的放大系数越大,则抗干扰的能 力就越强。与串级控制系统比较有:
K1*K2>K
上述分析可知,由于串级控制系统副回路的存在,能迅速 克服进入副回路的二次扰动,从而大大减小了二次扰动对主参 数的影响,提高了控制质量。另外由于控制作用的放大系数提 高了,抗扰动能力比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强,克服扰动能更为 迅速。副环也起到了改善对象动态特性的作用。提高了系统的 工作频率。
同样求出单回路控制系统的工作频率:
s
2
Tp1 Tp 2 Tp1Tp 2
s
1 Kc Kv K p1K p 2 K m2 Tp1Tp 2
0
R1 ( s)
Gc (s) Tp1G sp)2 KG sK ) p 2 K mG (1s) T K v( 2 (v p1p 串 c 2p 2T 单 Tp1+Tp 2
偏差
系统输出
调节器
执行器
被控对象
测量值
测量单元
检测技术 课程内容
简单控制系统 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 简单控制系统的特点 现代生产过程的特点和要求
串级控制系统的概念举例
串级控制系统的分析
串级系统设计和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调节器的选型和整定方法
比值控制系统
第一节
串级控制系统的举例与基本概念
改进的控制系统方案图
(图5-3)
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5-4)
例2:精溜塔提溜段的控制
工作原理 控制任务 恒定精溜塔内温度 系统主要干扰
进料流量、温度扰动
加热蒸汽温度、压力扰动 再沸器的传热条件
(图5-5)
简单控制系统设计
存在的问题
精溜塔提溜段的控制图
加热蒸汽的压力波动对温 度的影响很大
设各副回路中各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y1
G p 2 (s)
K p2 Tp 2 s 1
Gc 2 ( s ) K c 2 Gm 2 ( s ) K m 2
Gv ( s ) K v
将上式代入副回路传递函数:
Gv ( s)G p 2 ( s)Gc 2 ( s) Y2 ( s) G ( s) R2 ( s) 1 Gc 2 ( s)Gv ( s)G p 2 ( s)Gm 2 ( s)
1. 联系实际、实验,实际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2.学后能干什么?多将找工作的话题,女生是否 适合学自动化(体力)? 3.考研方面的信息,报考学校的选择,专业的排 名; 4.其他知识:嵌入式系统、单片机、C语言、组 态软件、其他学科知识; 5.自动化研究热点?(学科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