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PPT课件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PPT课件
请思考:十二生肖与农业文明的关系?
十二生肖中包括了“六畜”,即家畜饲 养业中的猪、牛、马、羊、鸡、狗,说明 这一时期人类已经驯化了这些动物;还包 括鼠、蛇、猴、虎等当时人们捕猎到的动 物;另外,还包括人们想象中的动物“龙” ——传说中司雨的神物,它也是与农业有 着密切的关系。
夜晚十一时到凌晨一时是子时,此时老鼠最为活跃。 凌晨一时到三时是丑时,牛正在反刍。三时到五时是 寅时,此时老虎到处游荡觅食,最为凶猛。清晨五时 到七时为卯时,太阳已东升,开始放射万丈光芒,兔 在此时四出觅食。清晨七点到九点是辰时,这时太阳 尚未正是神龙行雨的好时光。九时到十一时为巳时, 蛇开始活跃起来。上午十一时到下午一时,阳气正盛, 为午时,正是天马行空的时候。下午一时到三时是未 时,羊在这时吃草,会长得更壮。下午三时到五时为 申时,这时猴子活跃起来。五时到七时为酉时,夜幕 降临,鸡开始归窝。晚上七时到九时为戌时,狗开始 守夜。晚上九时到十一,为亥时,此时万籁俱寂,猪 正在鼾睡。
宋代 瓷窑遍布各地,几大名窑
清代 发明粉彩瓷器工艺和珐琅瓷。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第一、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 工越来越细。
• 第二、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 第三、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 工业出现。
自然条件、技术、水力、土地制度、政策、劳动力等
结合图文材料和本课所学,谈谈我国古代农 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 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 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 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 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 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 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一、早期农业的出现
• 1、原始农业的产生(距今10万年) • 原始农业是由什么发展而来的?形成了哪
些中心?形成了怎样的种植结构? • 采集经济→种植经济 •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 南稻北粟的原始种植结构(世界最早种植) • 北方:黄河流域——旱地——粟麦 • 南方:长江流域——水田——水稻
影响:随着农业生产发展,人们开始过定居生活;
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
土地兼并导致的社会问题
1.严重影响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因为自耕农是国 家各种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土地兼并导致自耕农大 量破产,使国家丧失收入来源。
2.引起社会动荡不安。土地兼并的膨胀导致地方豪 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也会导致阶级 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
封建国家
棉纺织业发展
明朝 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冶铜业 冶铁业
冶铸业
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夏商周大发展时期
春秋末期出现 战国时期: 从块炼铁到生铁
炼钢和淬火工艺 技术的发展: 燃料:煤 焦碳
工具:水排
陶瓷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
开始烧制陶器
从商朝到东汉 由陶向瓷过渡
唐代
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越青 邢白、釉下彩绘。
坎儿井示意图
坎儿井是与我国横亘东西的 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大运河齐 名的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 伟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它早 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 形。
影响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因素 主要有哪些?
有利因素:耕作方式的演进生产工具的 革新;水利事业的发展;……
不利因素:沉重的赋税、徭役;土地兼 并严重;……
——白居易《朱陈村》
1.以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小农经济) 2.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 3.以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水利工程发达,形 成了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
4.小农是封建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纺织业的发展
新石器时代 原始纺织业出现
汉朝 唐朝 宋朝
技艺高超、远销地中海
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 分工细、品种繁多
骨耜
磨制石斧 凹 形 铁 锄
石锄
耦犁(俗称“二牛抬杠”)
曲辕犁
你能说说这些农耕工具的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
改进之处吗?如何认识这 个问题?
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 性的进步
原始农业
“神农能殖嘉谷”
重大突破
(春秋战国始)
“以牛田” 铁农具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耜耕)
铁犁牛耕
中国古代农业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二、农业耕作方式的发展 1.阶段划分:“刀耕火种”到“牛耕” 2.农耕技术: ⊿“以牛田”,如耦犁、一牛挽犁、曲辕犁; ⊿铁制农具,如曲柄锄、大镰、铧犁; ⊿灌溉工具,如戽斗、翻车、筒车 3水利事业: ⊿古代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井渠”、治黄 ⊿ 官员管理,如唐“渠堰使” ⊿灌排工具:见上 三、土地制度的演变 井田制(西周)、屯田制(三国、南北朝)、均田制(隋唐) 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基本特点
再度演进—— 曲辕犁(唐代)
悯农诗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
你如何解读 古代农民的生
活境况?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秦代收“泰半之赋 ”, 使“男子力耕不足粮饷, 女子纺绩不足衣服,人民 只能,衣牛马之衣,食犬 彘(猪)之食。”
三、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
土地兼并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徭田
轻
役赋
抑
新
田 赋
制 兼
(均田、限田)
的 封
徭 薄
兵人 役头
并
地主
建 国
赋
税
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
租
自耕农
佃农
沦为
农民起义
激化矛盾
新的自耕农
水利技术进步
• 1、原始社会后期:大禹治水 • 2、战国:李冰-都江堰 郑国-郑国渠 • 3、井渠 • 4、汉代:王景治黄河 • 5、唐代:设渠堰使官职 • 6、明清:灌溉工具改进
专题一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时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本各子目内容说明: 一、“神农”的传说——
农业的起源和农业的地位 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 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问题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赋税徭役 五、大禹和他的继承人——水利事业的发展
芍陂是淮河流域著名古 陂塘灌溉工程,位于安徽省 寿县南。春秋时期(公元前 598年~公元前591年)由楚 国的孙叔敖创建,迄今2500 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 溉效益。
郑国渠首位于陕西泾 阳县的仲山西麓,其东有 仲山,嵯峨地形特点是西 北微高,东南略低。渠首 充分利用这一地形,使干 渠沿北山南麓居于最高地 带向东伸展,分支灌溉。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
手工业 农业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重要的地位?
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以为币用, 不识其始终。
汉景帝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民间俗语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 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黍
稷
麦
粟
稻
猪
马
牛
羊
狗
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