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试题命制方法和策略高中物理试题命制是实施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试题能起到引领教学、检验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等诸多方面的作用,通过对一些试题的实际施考以及外部学习,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就对现阶段学生普遍基础较差、能力欠缺的情况下的物理试题命制进行研究。
试题命制从小的范围来说主要指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的试题命制。
从大的角度来说,包含课堂训练、作业布置,甚至课堂例题的选题等。
这里我们主要谈及月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这些阶段性、检查性试题的命制和周考练、课堂检测等训练性试题的命制。
无论那一种试题的命制,一般包含以下维度:1、试题考察的基本知识点;2、试题考察的主要能力;3、试题考察的学生核心价值观;4、试题设计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考察:5、试题语句的理解和字数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6、试题的综合性、层次性、难易梯度;7、试题考查的对象:8、试题对教材的挖掘深度;9、试题的开放性和包容性;10、试题创新性和时代信息点;11、试题与生活的相关性;12、实验题对学生物理习惯和研究能力的检测;13、计算题对学生表达能力、作图能力的考察;14、试题中涉及图像题目的数目;15、试题与高考试题的契合度;16、试题命制对核心素养的体现;以下逐一对个维度进行简要分析:1、知识点的考察是试题命制的主要的目标,考试题需要考察范围内的知识点,从而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因此需要命制试题时,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基础知识点的要求。
有的知识点要求识记,有的要求熟练掌握,有的要求熟练应用。
所以在试题命制时要通卷把握,一般把识记、了解性的知识点放在卷首,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把需要理解的知识点放在其后,再下来设置一些综合强度比较大的题目。
实验题需从基本原理、注意事项、关键步骤等角度来考察。
计算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基本展示能力,具体有物理习惯、物理公式书写、物理语言表达、代数式计算、条理性、逻辑性等诸多方面的考察。
总的来说,一套好的试题对知识点的考察要求是:考察知识点全面、主干知识考察到位、知识点考察符合大纲要求、知识递进性强、不重复考察、考察形式多样等。
2、试题考察的主要能力方面,是一套试卷的魂,高中阶段物理学科要求学生具备的基本能力有: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图形识别能力、总结归纳能力、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计算能力、建模能力、科学探究的理念和基本能力、识记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质疑思考能力等。
因此,命题中要体现以知识考察为载体的能力考察。
实现知识考查到能力考查的平衡点、过渡点。
知识点经常起到以小博大的作用,能力考察是核心,某些意义上,比知识考查更重要。
就如高考命题要求中指出“要避免因题海战术在物理考试中取胜的现象”,言外之意,能力考察是高考试题最明显的特征,也是教育的目标所在。
那么怎样考察这些能力呢?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从实验结论推导、物理原理的使用分析、物理情景的分析、物理现象的分析别辨别等角度考察。
空间想象能力可以从三维空间建模的题型入手,比如电磁学中的一些题目,电场的应用、天体运动等主干知识为依托。
另外力学中一些具体生活实例的抽象化建模也涉及到空间思维能力的考察。
分析概括能力、语言理解河表达能力这些可以在信息给予题和书写表达题中考察到,特别是语言理解能力,可以说贯穿试卷始终,在不断的读题、审题中就有所体现。
科学探究的理念和基本能力主要体现在实验题中,要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科学性、可行性的评估能力、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严谨的思维能力、实验结论的总结概括能力等、实验的迁移创新开发等。
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和建模能力实际上是相关的,主要涉及生活中常见物理现象的理性分析,就要求在抽象建模的基础上将已学知识迁移应用。
综上,物理不同知识点考察的能力倾向相对比较明显,有规律可循。
3、试题考察的学生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物理课程标准,通过物理学习,要对学生树立正向价值观进行引导。
基于物理学科的与生活联系紧密的特性,物理上所涉及的价值观比较宽泛,比如能源话题与能量守恒、交流发电等知识关联度大;光学与大气污染、海洋污染等关系度大;动力学涉及交通、医疗、航天航空等领域;电学涉及能源开发利用、电路安全等问题;传感器涉及人工智等;可以说物理不仅与生活息息相关,又可以和前沿科技对接。
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人文教育、社会话题等并非难事。
因此命题中要有正向价值观的引导、物理理念的培养、物理核心素养的体现。
4、试题设计对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的考察在第二点中已经谈过,这里不再敷叙。
试题阅读量的大小不应成为理科试题的主要考察方面,所以在试题字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过多,一般一套题有两道100字左右的题目,基本上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理解能力、信息提取能力的考察就足够了。
实验题一般情况题意较长,考察的角度多、层次多。
需要考生全面收集信息、理解语言文字、高度还原实验情景。
对语言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已有考察。
5、试题的综合性(难度系数)。
一套试题的综合性如何往往体现在难度系数上,难度系数不宜过大,过大的话往往失去了考试检测的意义,有梯度的试题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拉开差距,也能使不论后进生还是优等生都有发挥的余地。
后进生有题可做,能拿基础分,优等生有提升空间,能得高分。
试题难易度判别也是有章可循的,我们大体可以从思维的步数多少来衡量。
一般情况思维步数在1-3步为简单题;3-6步为中档题;6步以上为难题。
高考题最后一道大题一般情况大约都在20步以上。
那就算是相当有难度的题了。
试卷的难易程度大体可以这样设计:选择题12道:第一题:物理学史第二、三题: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模型的考察。
以上三道题都设为简单题目,思维量大约在1-5步之间,主要考察一些了解性、识记性的知识。
第四、五、六、七、八题:基本上是平行难度,都设为中档难度,主要考察主干知识、基本模型、公式应用、原理分析等。
可随意调换位置,但一般按照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排布。
这些题目可以考察考生知识掌握的全面性。
第九题可为多选也可为单选。
多选的话是后四道题中最简单的一个,一般也设置为中等偏下的题目。
如果是单选题,就可以设为单选题中最难的一道。
第十、十一题:有梯度的多项选择题,一般是设置为中等偏下和中等偏上的难度,或者可以设计几个简单判断的选项加上几个难以判断的选项。
第十二题:是选择题中的压轴题,选择难度较大的题目,以达到区分学生的目的。
实验题:一般设置两道,第一道设计为简单的题目,主要考察实验的基本素养,如实验步骤、注意事项、仪器读数、简单原理分析等。
第二道相对较难,设置分层考察的小题目,从各个角度全面分析实验,主要考察实验原理分析、数据处理、实验创新设计等。
计算题:一般设计三道,第一道简单,第二道中挡难度,第三道较难。
并且每一道可以分步设计,分步给分。
每一道考察知识点和能力的侧重点不同,避免重复考察。
以上设计比较适合期中考试或期末考试等质量检测性考试。
6、试题考查的对象:试题的命制比较重要一个依据就是学生学情,特别是训练性试题的命制,要针对学生的知识薄弱点来命制。
学生基础差的知识点尽量起点低一些;是能力要求的知识,多变化形式和知识载体进行考察;要训练综合能力,就多侧重小知识融合度高的题目。
要训练思维能力,可以命制一些知识灵活、开放性强的题目;要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就命制一些图像较多的题目;要训练书写表达能力、作图能力,就命制一些有相应需求的题目。
总之,命题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命制,否则,考试的效率不高。
7、试题对教材的挖掘深度,试题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试题创新性和时代信息点,试题与生活的相关性,这四个维度实际上是相关的。
教材是根本,时代信息是载体,时代信息和教材的融合过渡是试题开放性和包容性的体现。
教材是保守性的,讲述了基本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同时,教材也是开放的,教材上的基本案例、STS、社会与科学等板块起到了抛砖引玉的功效。
能使知识活化,与生活建立基本能联系,为知识开发和拓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一套好的试题应是教材为纲、知识为本、能力为基、生活为意、信息为体的试题。
全卷阅读起来不古板、有活力。
能学习到一些知识,能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做完全卷后,能让考生感觉到解决问题的喜悦和学到知识的充实,能力得到了提升、思维得到了升华。
这样的试题才是一套高质量的试题。
8、实验题对学生物理习惯和研究能力的检测、计算题对学生表达能力、作图能力的考察、试题中涉及图像题目的数目这三个话题在前面已经谈过,不再敷述。
9、试题与高考试题的契合度。
高考试题是对高中三年来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全面检测,因此,三年的学习以高考为总目标,试题命制也是一样。
但是,这个目标的实现是需要分层分段实现的,高一高二应以基础为主,高三慢慢向高考试题形式靠拢。
物理能力训练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先要一点一滴的知识作为基础,然后在模型构建,慢慢学会知识应用,过程中还要渗透物理思想,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再接着才是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并且随着知识的丰厚,综合知识的可能性变强,方法的兼容性也水涨船高,综合能力的要求会逐步提升。
因此在命制试题的时候要依据所处的学习阶段来确定命制试题的形式和总体难度。
10、试题命制对核心素养的体现;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
试题命制要以这几个维度为指导。
物理观念: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包括在解决问题中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如严谨、科学的方法;潜意识的物理思想等,这些都可以在解物理试题中体现。
科学思维:物理学教给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解决遇到的或未遇到过的问题,在命制试题时,注重引导考生用科学的方法解决新问题。
实验探究;这个就不用多说,试题专设有实验探究题。
命题应注意的是不仅要考察基本的实验能力,还要兼顾一定的探究能力的考察。
科学态度与责任: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社会性上,也体现在完成试题的过程中,在试题难度上的设计实际上就是对考生责任心和意志力的考察。
同时解题方法的应用也是科学态度的一种实践过程。
总之来说。
一套好的试题需要兼顾的方面比价多,需要命题人不仅要逐题逐句去辨识题目的难易程度,还需要纵观全卷,均衡考虑到知识点和题目难易度的分布。
期间还需要调查学情,考虑考试性质,学习阶段,能力水平要求,高考契合度等诸多方面。
命题也具有滞后性,试题评价只有在考后才能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评估依据。
所以前期准备和考试情况预估尤为重要。
好的试题命制需要一次次的训练和常年的经验积累才能游刃有余。
后续提供一些不同性质考试的试题样板供参考。
附:各类考试样板试题及使用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