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差量法原理及例题

差量法原理及例题

2016.4.3 差量法
差量法计算,就是利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来求解,其优点是:思路明确、步骤简单、过程简捷。

一、差量法解题的原理设反应:A+B=C 质量差
a c a-c(或c-a)
也就是说,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差和参加该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成正比例关系,这就是根据质量差进行化学计算的原理。

二、差量法解题的步骤
1.审清题意,分析产生差量的原因。

2.将差量写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右边,并以此作为关系量。

3.写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数。

1、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根据差量求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把质量为20g的铁片放在50g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洗净,干燥,称重,铁片的质量增加到10.6g,问析出多少克铜?原硫酸铜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根据溶液差量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例: 100g稀盐酸与一定量的碳酸钙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所得溶液质量为114g,求原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3.用含杂质(杂质不与酸作用,也不溶于水)的铁10克与5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后,滤去杂质,所得液体质量为55.4克,求此铁的纯度。

关系法
关系法是初中化学计算题中最常用的方法。

关系法就是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列出比例式,通过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

用此法解化学计算题,关键是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质量关系,还要善于挖掘已知的量和明确要求的量,找出它们的质量关系,再列出比例式,求解。

4.一定期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若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则参加反应的钠、镁、铝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

提示:涉及到的三个方程式是
①2Na+2H2O=2NaOH+H2↑
②Mg + 2HCl=MgCl2+H2↑
③2Al + 6HCl=2AlCl3+3H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