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讲解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讲解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考点一 三角形边角的求解 [例 4] 在平面四边形 ABCD 中,∠A=∠B=∠C=75°,BC=2,则 AB 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____. [解析] 通性通法:将四边形分割为三角形,将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值域.
3+2-2×


6- 4
2=
6+ 2
2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2)求△BPC 周长的最大值. 解析:(2)由(1)可知 BC=2 或 BC=1,又因为求△BPC 周长的最大值,所以 BC= 2. 设 BP=m,PC=n,则 m2+n2=4. 由于 BC 长为定值,因此求△BPC 周长的最大值只需求 BP+PC=m+n 的最大值 即可. 又 4=m2+n2≥m+2 n2,则 m+n≤2 2, 当且仅当 m=n= 2时取等号,此时△BPC 的周长取得最大值,为 2+2 2.
a
b
c
sin A= 2R ,sin B= 2R ,sin C= 2R (R 为△ABC 的外接圆半径).
a∶b∶c= sin A∶sin B∶sin C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类型一 利用正、余弦定理求三角形内角、周长及面积
突破定理正用、逆用、变形用 [例 1] (本题满分 12 分)(2019·合肥二模)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是 a, b,c.已知 bsinC-π3-csin B=0. (1)求角 C 的值; (2)若 a=4,c=2 7,求△ABC 的面积.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1)求船的航行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解析:(1)在 Rt△PAB 中,∠PAB=90°,∠APB=60°,PA=1,
∴AB= 3.

Rt△PAC
中,∠PAC=90°,∠APC=30°,∴AC=
3 3.
在△ACB 中,∠CAB=30°+60°=90°,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自我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2.在△ABC 中,a>b⇔A>B⇔sin A>sin B. 3.若三角形 ABC 为锐角三角形,则 A+B>π2,sin A>cos B,cos A<sin B,a2+b2>c2. 若三角形 ABC 为钝角三角形(假如 C 为钝角),则 A+B<π2,sin A<cos B,cos A>sin B. 4.在△ABC 中,ccos B+bcos C=__a__.
解析:(1)由题意知 1=AC2=AB2+BC2-2AB·BCcos∠ABC=3+BC2-3BC,
解得 BC=2(BC=1 舍去,因为在 Rt△BPC 中,BC>BP= 2),
则∠CAB=90°.
又∠BPC=90°,且 BP= 2,所以∠PBC=45°,从而∠ABP=75°.
连接 AP,由余弦定理得 AP=
【知规则·规范解答】
①正弦定理运用正确.得 2 分 ②化简得到 sinC+π3=0.得 4 分
应用余弦定理得到关于 b 的一元二次方程.得 3 分
——采点得分说明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1.(2019·高考全国卷Ⅲ)△ABC 的内角 A,B,C 的对边分别为 a,b,c,已知 asin A+2 C=bsin A. (1)求 B; 解析:(1)由题设及正弦定理得 sin Asin A+2 C=sin Bsin A. 因为 sin A≠0,所以 sin A+2 C=sin B.
解析:(2)由题设及(1)知△ABC 的面积 S△ABC= 43a.
由正弦定理得 a=cssiinnCA=sin1s2in0°C-C=2tan3C+12.
由于△ABC 为锐角三角形,故 0°<A<90°,0°<C<90°,由(1)知 A+C=120°,所以
30°<C<90°故12<a<2,从而
3 8 <S△ABC<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自我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 AC2+AB2=
332+
32=
330,
则船的航行速度为 330÷16=2 30(千米/时).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2)又经过一段时间后,船到达海岛的正西方向的 D 处,问此时船距岛 A 有多远?
解析:(2)sin∠DCA=sin(180°-∠ACB)=sin∠ACB=BACB= 330=130 10. 3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悟方法·善于总结】 1.将四边形分割为三角形. 2.把已知条件转化到同一个三角形中再运用正余弦定理. 3.先选已知条件较多的三角形求解.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自我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A
的长度为5 3
6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3.如图,在海岛 A 上有一座海拔 1 千米的山,山顶设有一个观察站 P,上午 11 时,测得一轮船在岛北偏东 30°,俯角为 30°的 B 处,到 11 时 10 分又测得该船在 岛北偏西 60°,俯角为 60°的 C 处.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B+C 5.sin A=sin(B+C),sin A2= cos 2 .
6.sina
A=sinb
B=sinc
C=sin
a+b+c A+sin B+sin
C=2R.
由 a=2Rsin A,b=2Rsin B,c=2Rsin C(R 为△ABC 的外接圆半径).可推出
23.因此,△ABC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
83,
23.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悟方法·善于总结】 解三角形边角互化的主要途径与方法
途径一:化边为角
途径二:化角为边
(1)通过正弦定理实现边角互化
主要方法
(2)通过余弦定理实现边角互化 (3)通过三角变换找出角之间的关系
(4)选用已知角的面积公式实现边角互化
2 5.
在△BCD 中,由余弦定理得
BC2=BD2+DC2-2·BD·DC·cos∠BDC=25+8-2×5×2 2× 52=25. 所以 BC=5.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2.(2017·安徽省“江南十校”联考)如图,在△ABC 中,∠ABC= 30°,AB= 3,AC=1,P 为 BC 右上方一点,满足∠BPC=90°. (1)若 BP= 2,求 AP 的长;
专题一 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第二讲 解三角形
栏目 导航
解答题专项练 选择填空题专项练 题型专项练
专题限时训练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1.求三角形面积常用公式 S=12(a+b+c)r(r 为内切圆半径). S=12 PP-aP-bP-cP=12a+b+c. S=12bcsin A=12acsin B=12absin C. S=12ah1=12bh2=12ch3(h1,h2,h3 分别为边 a,b,c 上的高).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2)∵c2=a2+b2-2abcos C, ∴b2+4b-12=0,(8 分) ∵b>0, ∴b=2,(10 分) ∴△ABC 的面积 S=12absin C=12×2×4× 23=2 3.
(12 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DAC=90°-60°=30°,∴sin∠CDA=sin(∠ACB-30°)=sin∠ACB·cos 30°-
cos∠ACB·sin 30°=130 10× 23-12×
1-130
102=3
3-1 20
10 .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新课标高考第二轮总复习•理科数学
在△ACD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ADDCA=sin∠ACCDA,
sinB∠D A=sin∠ABADB.
由题设知,sin545°=sin∠2ADB,所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