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1、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作为会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系统阐述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
2、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使学生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内容精炼,深入浅出,以理论够用为度,注重运用能力的训练。
并从实际出发,要求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缩短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同实践的距离。
并通过思考题和练习题和实训使学生更扎实地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为继续学习专业会计打下理论和方法基础。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为继续学习专业会计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结构
会计基础这门课程在讲解到会计凭证后要安排相应的实训环节,内容是《会计基本方法实训教程》所列内容,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学会从凭证填制到编制会计报表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会计概述
1、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的含义、对象和会计核算的方法2、教学内容
(1)会计的含义
(2)会计的基本职能
(3)会计的对象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记账基础
(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6)会计的七种专门核算方法
第二章会计要素
1、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会计要素、及资产、权益的关系,掌握会计恒等式,掌握会计科目概念、分类及工业企业会计科目表和账户2、教学内容
(1)会计要素的概念、内容
(2)会计恒等式
(3)经济业务变化类型
(4)会计科目概念
(5)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6)会计科目分类
(7)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关系
(8)账户的基本结构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
1、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特点,掌握借贷记账法相关内容,掌握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2、教学内容
(1)复式记账的概念、特点
(2)借贷记账法的内容
(3)借贷记账法应用
第四章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1、教学目的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记账基础,重点掌握企业经济核算的基本
内容,熟悉各会计核算等流程应设置的账户及核算内容,能独立进行各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
2、教学内容
(1)资金筹集的核算
(2)供应过程的核算
(3)生产过程的核算
(4)销售业务的核算
(5)财务成果的核算
教学内容:同上
4、实训内容
(1)资金筹集的核算过程
(2)供应过程的核算过程
(3)生产过程的核算过程
(4)销售业务的核算过程
(5)财务成果的核算过程
第五章成本计算
1、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成本计算的内容,计算程序的方法。
2、教学内容
(1)采购成本的核算
(2)生产成本的核算
(3)销售成本的核算
第六章填制会计凭证
1、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会计凭证,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会计凭证的编制方法及会计凭证的审核
2、教学内容
(1)会计凭证的含义
(2)原始凭证的含义
(3)记账凭证的含义、编制
(4)会计凭证的传递、保管
第七章登记账薄
1、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帐薄的种类,掌握会计帐薄的登记方法,熟练掌握更正错帐的方法。
2、教学内容
(1)帐薄的含义
(2)帐薄的分类
(3)帐薄的组成内容
(4)帐薄的登记
(5)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平行登记
(6)错帐更正法
(7)结账对账含义内容
3、考试内容:同上
4、实验实习
(1)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登记
(2)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
(3)建帐
(4)对帐、结账
第八章财产清查
1、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企业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掌握货币盘存制度及财产清查结果的财务处理。
3、教学内容
(1)财产清查的含义
(2)实地盘存制的概念、计算式
(3)永续盘存制的概念、计算式
(4)未达帐项
(5)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6)存货清查结果的财务处理
(7)固定资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
第九章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1、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会计报表的概念,掌握会计报表的用途,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编制方法
2、教学内容
(1)会计报表概述
(2)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3)损益表的编制
第十章财务处理程序
1、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会计核算形式的概念,掌握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和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和各自的使用范围
2、教学内容
(1)会计核算形式的概念
(2)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帐务处理程序和适用范围
(3)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财务处理程序和适用范围
(4)汇总记账凭证帐务处理程序和适用范围
第十一章会计监督
1、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会计监督内容的分类类别,会计监督的意义
2、教学内容
(1)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2)单位外部会计监督
第十二章会计工作管理
1、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明确会计工作组织是会计工作的组织保证、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以及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评聘条件和各自的基本职责;了解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三个层次的会计规范在会计实务中的指导作用;初步掌握会计档案的保存方法。
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状况、作用;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基本内容及运行环境。
4、教学内容
(1)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和要求。
(2)会计人员和会计机构。
(3)会计法规和制度。
(4)会计档案的保管要求。
(5)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发展状况、作用。
(6)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基本内容、运行的软件与硬件环境
(7)选择商品化通用会计软件应注意的问题。
五、教学实施
(一)、教学实数安排建议
(一)总学时:72学时
(二)授课学时:理论学时36 ,实训学时36
序号课程内容学时数
第一章会计概述 3
第二章会计要素 3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 3
第四章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3
第五章成本计算 3
第六章填制会计凭证 3
第七章登记账簿 3
第八章财产清查 3
第九章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3
第十章财务处理程序 3
第十一章会计监督 3
第十二章会计工作管理 3
实训36
合计72 (二)、教学建议
要求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完成课后核算题,老师及时批改并对发现的问题给与解决,对案例题以讨论的形式完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
(三)、教材编写建议
基础会计课程应该做到知识够用,会操作,突出应用,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本教材依据教育部最新制定的相关文件,总结中等院校会计教学的实践经验,结合会计实务编写而成,教材内容选取依据是: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以够用为度,充分体现着重培养动手能力的教学目的。
六、考核与评价
(一)、目的和功能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要保证并不断提升“教”与“学”
的质量,考核活动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消除“一考定乾坤”的弊端,减轻学生期末考试压力,全面掌握学生学习状况。
(二)、原则
考核内容的能力导向,主要体现在考核范围和命题上。
适度放宽考核范围,除包括教材内容外,也包括主要参考书的新内容,以引导学生紧跟前沿、拓宽视野、自主学习。
(三)、方法建议
笔试成绩占总成绩50%,课堂考核成绩占总成绩10%,自主学习成绩占总成绩10%,角色模拟案例分析成绩占总成绩10%,沙盘模拟实践分析成绩占总成绩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