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会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会计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630004适用专业:会计总学时数:54学时学分:3学分理论学时:36学时实践学时:18学时编制单位(或执笔者):旅游与经济管理系会计教研室李家华编制时间:2014年10月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课程地位: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及经济管理类的理论基础课。

课程任务:该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和基础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核心地位,对该课程的理解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今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运用。

该课程中复式记账、账户分类、经济业务核算、凭证填制、账簿设置、会计报表等重要内容将在以后专业课程中频繁涉及,是其他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基础和理论基础,要求重点掌握。

二、总体教学目标《会计基础》是一门重要会计学理论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和实验训练, 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熟悉会计核算、会计要素、账簿、凭证、财务会计报告等基本概念、会计恒等式、复式记账、账户分类等基本原理和会计凭证填制,账簿登记、会计核算等基本方法,能进行主要经济业务核算、凭证填制、账簿设置和基本账务处理程序,具备学习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等更专业课程的的能力。

三、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具备基本运算知识基础和能力。

作为会计学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将为会计学今后的专业性课程《审计学》、《财务会计》、《电算化会计》等提供和奠定专业知识水平的基础。

从课程的难度、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来看, 适合于大一上学期开课、授课。

四、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参考各课程教学时间分配表五、教学内容及其目的、要求、任务第一章总论(4学时)(一)教学内容1、会计的意义: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概念与特点;职能与作用;信息服务对象。

2、会计的对象、目的与任务。

3、会计的方法:方法的组成;核算方法。

4、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与一般原则。

5、会计学和会计学科体系。

6、会计职业与管理。

7、会计法规体系:《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目标。

(二)教学目的本章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对会计学有一个总体全面的认识。

(三)教学任务本章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理解会计的职能、特点、对象、任务、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学科体系,对会计学的基本概念有一个总体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会计的概念与特点、职能与作用、任务与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与会计准则的基本知识。

(2)了解会计学科体系、会计职业与管理、会计法规体系。

2、重点、难点重点:会计概念,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学科体系。

难点: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学科体系。

(五)教学建议通过会计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本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会计学的概念、特点、职能等基本特征的理解。

认识会计学的应用范围和作用,为后面章节的学习作铺垫。

(六)作业、实践环节设计1、什么是会计,它有哪些特点?2、会计的职能、任务、对象分别是什么?3、会计核算有哪些专门方法?说明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4、会计学科体系,财务会计法规体系包含的内容。

第二章账户与复式记账(4学时)(一)教学内容1、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会计恒等式:会计恒等式的含义;经济业务与会计恒等式的关系。

3、账户的设置: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和原则、会计科目的类别和级次;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4、复式记账原理: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的原理;借贷记账法。

5、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设置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必要性;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与核对。

(二)教学目的本章的目的是认识会计要素,掌握账户结构、复式记账与借贷记账法。

(三)教学任务本章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认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类会计要素,掌握账户结构、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

(四)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1)正确理解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

(2)掌握账户结构,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的知识。

(3)了解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2重点、难点重点:六大会计要素,账户结构,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

难点: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

(五)教学建议1、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的各科目含义要详细讲解。

2、本章内容是以后章节(三至七章)学习的基础,是会计学的入门知识和核心原理,也是整个课本内容的基础和重点,因此内容讲授必须细致清晰。

本章内容以讲为主,练习为辅。

3、安排2个实践课时练习一些涉及实际业务的简单题目,加深学生对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的理解,但注意难度不宜过深。

(六)作业、实践环节设计1、什么叫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可以分为哪几类?2、什么叫会计恒等式?3、账户的含义和结构。

4、什么叫复式记账?它与单式记账有什么区别?5、借贷记账法的含义及特点。

辅助运用实训项目:目的:1、能够清楚区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各科目;2、掌握账户结构、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环境:课堂教学。

步骤:学生现场做题练习,做完后教师进行核对讲解,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复式记账的运用(18学时)(一)教学内容1、复式记账运用概述。

2、供应过程的运算:供应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增值税的简单概述;供应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3、生产过程的核算:生产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账户设置;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4、销售过程的核算:销售过程核算的主要内容;账户设置;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5、财务成果的核算:财务成果核算的主要内容;账户设置;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6、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其他经济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账户设置;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二)教学目的本章的目的是掌握复式记账在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三)教学任务本章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复式记账在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方面的记账和计算方法。

(四)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1)了解主要经济业务流程。

(2)理解并掌握复式记账原理在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中的运用。

(3)掌握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的计算以及财务成果汇总与分配的核算。

2、重点、难点重点:供应、生产、销售三大过程的核算;财务成果汇总与分配的核算。

难点:供应、生产、销售三大过程的核算。

(五)教学建议1、本章内容复杂,涉及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经营过程中的业务核算,建议多布置一些关于三大生产经营过程经济业务核算的练习;可参照课后相应章节的习题或参考书中的习题,让学生练习后进行相应的核对和讲解,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本章内容综合了第二章知识,其中学会实际业务核算非常重要,但对理论知识讲解和例题分析也是必不可少,所以理论和实践课时各安排4学时,授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六)作业、实践环节设计1、供应过程应设置哪些专门账户?如何应用?2、生产过程应设置哪些专门账户?如何应用?3、销售过程应设置哪些专门账户?如何应用?4、财务成果核算应设置哪些专门账户?如何应用?(辅助运用实训项目:目的:掌握供应、生产、销售过程以及财务成果汇总和分配的账户设置与业务核算。

环境:课堂教学,如有条件,到财会模拟实验室实况模拟练习,效果更佳。

步骤:1、把全班学生分为4个小组,分别进行供应、生产、销售过程以及财务成果汇总和分配的账户设置与业务核算;2、互换角色,再次进行以上的供应、生产、销售过程以及财务成果汇总和分配的账户设置与业务核算;3、由老师点评核对,指出在账户设置与业务核算中出现的不足,纠正学生错误。

第四章账户的分类(4学时)(一)教学内容1、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

2、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盘存账户;资本账户;结算账户;调整账户;集合分配账户;成本计算账户;跨期摊配账户;对比账户;财务成果计算账户。

(二)教学目的本章的目的是理解会计账户分类及特点。

(三)教学任务本章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理解会计账户的分类及分类的必要性。

(四)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1)理解和掌握会计账户的分类和特点。

(2)了解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及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2、重点、难点重点:账户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难点:一些具体会计科目的归类,如预付账款、待摊费用、预提费用。

(五)教学建议本章内容将涉及五、六、七章中的相关内容应用,建议授课教师查阅参考书, 超越课本内容,对账户按更多不同的划分标准进行分类并讲解,力求全面。

(六)作业、实践环节设计1、为什么要对账户按不同方法进行分类?2、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分为哪几类?3、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分为哪几类?第五章会计凭证(5学时)(一)教学内容1、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

2、会计凭证的填制:原始凭证的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

3、会计凭证的审核、传递和保管。

(二)教学目的本章的目的是熟练掌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

(三)教学任务本章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掌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四)教学要求1、基本要求(1)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

(2)掌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3)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2、重点、难点重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种类。

难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1)教学建议1、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掌握本章内容,学习本章更偏重于实践。

2、条件允许的话,借用企业废弃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给学生观摩学习。

3、保留每届学生所做的模拟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以备以后的学生实践时参考模仿。

(%1)作业、实践环节设计1、原始凭证分为哪几类?2、记账凭证分为哪几类?3、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要素有哪些?如何填制?4、如何审核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辅助实训项目:目的:掌握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传递、保管。

环境:财会模拟实验室实况模拟练习。

步骤:1、以企业废弃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或上届学生实践做的模拟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作为模本,向学生讲述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具体填制、审核、传递、保管的方式与方法;2、把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发给空白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给出某一具体的经济业务题,要求学生填制、审核;3、教师给出标准答案,对学生疑问进行答复,发现学生在操作中的问题并做记录;4、学生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修正后由教师收回并作保存,留做后用。

第六章账簿(5学时)(一)教学内容1、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2、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序时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总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明细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3、对账和结账。

4、记账规则:账簿启用与登记规则;登记账簿发生错误时更正的方法;账簿的保管。

(二)教学目的本章的目的是了解账簿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概念、作用、种类、更正方法,掌握序时账簿、总分类账簿、明细分类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