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案例分析(作业)[1]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案例分析(作业)[1]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案例分析
姓名:学号:年级:班级:专业:要求:对下列案例进行分析,并详细阐明分析的理论依据。

案例1:某货轮从天津新港驶往新加坡,在航行途中船舶货舱起火,大火蔓延至机舱,船长为了船货的共同安全决定采取紧急措施,往舱中灌水灭火。

火虽被扑灭,但由于主机受损,无法继续航行,于是船长决定雇佣拖轮将货船拖回新港修理,检修后重新驶往新加坡。

其中的损失与费用有:(1)1000箱货被火烧毁;(2)600箱货由于灌水受到损失;(3)主机和部分甲板被烧坏;(4)拖轮费用;(5)额外增加的燃料、船长及船员工资。

请指出这些损失中哪些是单独海损,哪些是共同海损?
案例2:一载有茶叶和儿童玩具的船舶在航行途中不慎搁浅,情况非常紧急,为脱险船长下令抛货(茶叶)300公吨,并反复开倒车,强行起浮,终于脱险,但船上轮机受损且船底被划破,致使海水渗进货舱,造成船货部分受损。

该船驶进附近的港口修理并暂卸大部分货物,共花一周时间,增加了各项费用支出,包括船员的工资。

船修复后装上原货重新起航,不久,A货舱突然起火,火势有蔓延的趋势,船长下令灭火,灭火后,发现部分儿童玩具和茶叶被水浸湿,造成损失。

试分析上述各项损失各属于何种损失?为什么?
案例3:甲船航行海上,船长看见烟从货舱中生起,误以为舱内起火,遂下令向舱内注入高压蒸汽,损及货物,抵港后船方即宣布共同海损,但开航后,未能发现舱内有着火痕迹。

该项损失保险公司是否应给予赔偿?最终责任人是谁?
案例4:甲为823箱瓷器向乙保险公司投保,事后因大批瓷器发生破裂而向乙提赔,乙则认为,甲未将如下三种情况如实告知乙,而违反了最大诚信原则之如实告知义务而拒赔。

这三种情况是:其一,被保险人投保的823箱瓷器全部是用纸箱包装的;其二,大部分瓷器的表面因图案过多而润色,并导致其易碎;其三,该批瓷器是货尾,价格低廉。

据此,保险是否应该给予赔偿?为什么?
案例5:我国某外贸公司向日、英两国商人分别以CIF和CFR价格出售蘑菇罐头,有关被保险人均办理了保险手续。

这两批货物自启运地仓库运往装运港的途中均遭受损失,问这两笔交易中各由谁办理货运保险手续?该货物损失的风险与责任各由谁承担?保险公司是否给予赔偿?并简述理由。

案例6:我某公司与荷兰进口商签订一份皮手套合同,价格条件为CIF鹿特丹,向中国某保险公司投保一切险。

手套用牛皮纸包装后装入纸箱,再装入20英尺集装箱,货到鹿特丹后,检验结果表明:全部货物湿、霉、玷污、变色,损失达10万美元。

据分析,该批货物经过的出口地、进口地及运输途中却未遇异常气候,运输也完全属正常运输。

试问:保险公司对该批货损是否负责赔偿?为什么?
案例7:某外贸公司进口一批货物,投保险别为水渍险。

货物在运输途中因船上水管漏水遭水浸湿。

为了防止损害继续扩大,紧急雇工取出烘干,支出了一笔费用。

请分析保险人对这笔费用应否负赔偿责任。

案例8:某进口商 A 以 FOB 价格进口一批货物,并为货物投保水渍险。

然后 A 将尚在海上运输途中的该批货物转卖给国内公司 B ,同时也将保险单转让给 B 。

后来得知,在保险单转让之前货物已在海上遭遇雷击部分被火烧毁。

B 公司在货物到达后向保险公司索赔,但遭到拒绝。

保险公司是否该对 B 公司赔偿?为什么?
案例9:我国某公司按CFR条件向英国出口一批货物,该公司于8月2日10时装船完毕,即以电传通知买方。

买方于当日17时在其所在地向保险公司投保英国I.C.C条款A险。

货物于当日15时在公海上着火,该批货物被焚。

问这种投保之前遭受的损失,保险公司是否负责赔偿?
案例10:一笔按CIF条件出口的冷冻食品交易,买卖合同规定投保平安险加战争险、罢工险,货到目的港恰遇罢工,货物无法卸载,又因货轮无法补充燃油而停止制冷,等到罢工结束,该批冷冻食品已解冻。

试问,货物因罢工而引起的损失保险人是否给予赔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