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苏州园林

13.苏州园林

第十三课苏州园林(第一课时)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爱美爱国的情感。

2、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4、从环境保护和建筑遗产的保护的角度谈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夜》《多收了三五斗》,童话《》《》等。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轩.榭()丘壑.()嶙峋.()栏.杆()叠嶂.()
池zhǎo() zhēn()酌 lòu()空 jiàn()赏 qiáng()薇
3. 自读课文感知文意。

【探究案】
1.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
2.如何理解文中的“标本”一词?
3.苏州园林有很多,作者没有举例介绍,而是抓住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先概括说明。

请文中找出这句话。

4.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有那四个“讲究”?
5.这四个“讲究”分别对应了以下那几小节?课文余下的部分又介绍了什么?
【训练案】
1.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

(1)池沼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
(2)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3)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4)阶砌旁边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
(5)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
2.指出下列各句的表达方式。

(1)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2)梁和柱子以及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

()
(3)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
(4)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
3.历史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写,或从导游角度写……结合课文内容说说叶圣陶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表现出作者的什么情感?
教后反思:
第十三课苏州园林(第二课时)
【预习案】
学习目标
1.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2.把握本文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水平,初步学写说明文。

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预习导学
1.读了课文,你一定觉得苏州园林很美吧?请用“我看苏州园林美,最美的……”这样一个句式说说你眼中的苏州园林之美。

砖井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白湾子镇学校八年级语文
例:我看苏州园林美,最美的莫过于池沼了,你看: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周围石
岸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或有玲珑的石头,或有花草。

池中鱼戏莲叶间,真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啊。

我看苏州园林美,最美的莫过于了,你看:
2、苏州园林留给作者总的印象(特征)是什么?它为什么能给作者留下这样的印象呢?
【探究案】
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2.课文采用怎样的结构方式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的?又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课文结尾写什么?有什么特点?
4.文中多次提到绘画,把绘画和园林建筑联系起来,以绘画原理分析园林建筑,或以园林建筑印证绘画原理,试找出几处加以简要说明。

【训练案】
1.找出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并在横线上订正。

(4分)
鉴赏映衬因地治宜自出新裁曼延鳞峋别具匠心称心满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关联词语“虽然……但是……”把下面三项内容排列组合成一段话。

要求着重肯定晓雪在学习方面的优点,语言要简明。

(5分)
(1)晓雪在学习上有一股子钻劲,各门功课都学得很扎实。

(2)晓雪集体观点也比较淡薄。

(3)晓雪性格孤僻,不爱接近同学。

3.分析下列句子中,说说:这些粗体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4分)(1)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教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