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企业危险源辩识、控制及风险评价的方法正式版

建筑企业危险源辩识、控制及风险评价的方法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建筑企业危险源辩识、控制及风险评价的方法正式

建筑企业危险源辩识、控制及风险评
价的方法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

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建筑业的规模逐年增加,已经成为继工业、农业、贸易之后的第四位支柱产业。

但是,安全生产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一直较高,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如何科学地把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形势,防患于未然,就要从源头抓起,搞好安全生产预防工作,每一个建筑企业制定一套危险识别、评价以及控制管理制度就显得相当必要。

一、辩识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述情况组合形成的根源和状态。

危险源不同于隐患,隐患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暴露出来、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引发的不安全因素,而危险源是潜在的暂时还没有暴露出来,应当预料到,需预先采取控制措施,加以预防的不安全因素。

1、危险源的辩识方法危险源的识别要考虑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状态)和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以及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中分为16类危险源和《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处理办法的规定》中分为7类的危险源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
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他伤害。

危险源的识别还应包括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作业场所内的设施,无论是企业内部的还是外部场所提供的设施均应纳入危险源的控制管理,并将已识别的危险源填入危险源调查表。

2、危险源的辨识内容建筑施工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是在特定空间进行人、财、物动态组合的过程。

所以应从以下几个方辨识危险源:
(1)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
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
(2)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暴、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布置、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3)运输线路: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
(4)施工工序: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
(5)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
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器设备的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和雷电;(6)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空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
(7)特殊装置、设备:锅炉房、危险品库房等;
(8)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
(9)各种设施:管理设施(指挥机关等)、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医院卫生所等)、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等;
(10)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3、危险源辨识准备在辨识危险源前,负责此项工作的员工应做好充分准备:(1)各级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在人员、时间和其他资源上给予支持和保证;(2)必须由懂专业、有经验的人员组成辩识小组,如生产副经理、总工、工程师、技术员、安全员、班组长、机械司机、管库员、现场施工人员;(3)识别和应用的法律法规要全,基本覆盖本单位、本项目的所有施工、作业(工作)及设备(设施);(4)对参加辩识的员工掌握辩识范围和类别的基本情况,了解法律法规对本单位、本项目安全具体要求;(5)资料准备齐全。

4、危险源辩识方法(1)调查法;
(2)安全检查表辩识法;(3)经验法;(4)经辩识的危险源填入《危险源调查表》内。

5、重大危险源辩识的确定(1)重大危险是指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具有伤亡人数众多、经济损失严重、社会影响大的特征。

(2)危险源一般出现在:隧道坍塌、突泥涌水、煤层瓦斯、斜竖井提升、洞内外爆破、桥基开挖、起吊作业、多人高处作业、高压电气、锅炉压力容器、油料、爆破物品贮运等。

(3)重大危险源的确定要防止遗漏,不仅要分析正常施工、操作时的危险因素,更重要的是要分析支护失效,设备、装置破坏及操作失误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危险因素。

二、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应由有关管理人员、专家成立评价小组,在熟悉作业现场、相关法规、标准、评价方法后方能进行。

风险评价方法通常采用专家打分评价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在此着重介绍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大小的,这三种因素是: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危险评价的依据: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E)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
由评价小组专家共同确定每一危险源的LEC各项分值,然后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
D=LEC。

风险评估的最终危害性分值(D)依据以下数值确定:
D值越大,说明危险性越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

D值大于70时,则应定为重大危险源,对重大危险源企业应建立管理档案。

档案内容包括:危险源于不利环境识别、评价结果和清单。

三、危险源的控制
企业工程管理部门根据以上表格中的打分数值要求对已识别出的危险进行打
分,记录到危险源汇总评估记录表中。

已识别的危险源如果违反了相关的职业安全法律法规,就直接视为重大的危险源;评估出的高危险性的危险源(即一般危险、显著危险、极其危险)视为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控制的方法:
1、建筑企业应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所有员工有关健康安全的意识,明确有关预防控制方法;
2、对危险源加以控制,控制方式一般为消除、限制处理、转移、停止、隔离等措施进行,控制方式通过制定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加以控制,并实施监测以确保其实施的有效性。

3、对重大危险源应制订有针对性的应
急预案。

应急预案内容包括: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监控措施及检测方法、应急组织的建立和人员的落实,应急材料、器具、设施、设备的配备等。

企业和项目均应编制应急预案,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和承包工程的类型、共性特征、一般存在的和可能出现的重大危险源,编制在企业内部具有通用性和普遍指导意义的应急预案的各项基本要求。

项目部应按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编制符合各个项目个性特点的具体、细化的应急预案,指导施工现场的具体操作。

4、如果企业的活动或作业场所的设施等因素发生变化,或相关法律法规等其他因素发生变化应及时补充识别危险源,重
新评价。

——此位置可填写公司或团队名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