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
用与系统风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
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的等级,这三种因素是: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风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 D: 风险性分值 计算公式是: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分 数 值 10 6 3 1 0.5 0.2 0.1 事 故 的 发 生 可 能 性 完全会被预料到 相当可能 不经常,但可能 完全意外,极少可能 可以设想,但高度不可能 极不可能 实际上不可能
15
7 3
一人死亡
严重伤害 致残
1
需要治疗
D―危险性分值
分 数 值 >320 160~320 70~160 20~70 <20 危 险 程 度 级别 一级 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比较危险,需要注意 稍有危险,或许可以接受 二级 三级 四级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编号:MGZ11011-T01C
1、点检人员进入炉区必须携带CO检测仪, 当检测仪报警时,应及时撤离并汇报。2、 制定现场应急处臵预案,紧急情况下启动现 场预案。
4
热轧加 热炉区
炉区设备点检 维护操作
煤气泄 漏
中毒和窒息
二级
序 号
所在区域
作业活动或设备、 设施名称
危险源
可能发生事故 的类别
风险 等级
控制措施 1、清除动火区域杂物;2、做好动火区域内电缆及 电器的防护措施;3、涉及电焊时接地线必须接近 原则;4、进入煤气区域必须携带CO检测仪;5、 严格执行三级动火制度。6、制定现场应急处臵预 案,紧急情况下启动现场预案。
容器;
(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 MPam3的压力容器(群)。
3、危险源辨识
造成危害的原因
• 生产过程中存在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风险物质
• 导致能量或风险物质约束或限制失效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 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 机物的不安全状态 — 环境的不安全条件 • 安全管理上的缺陷
物理性危害、危险因素
• • • • • 运动物危害 明火
•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 •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
• 粉尘与气溶胶
• 作业环境不良 • 信号缺陷 • 标志缺陷 •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害、危险因素
• 易燃易爆性物质
• 放炮
• 火药爆炸 • 化学性爆炸
• 淹溺
• 灼烫 • 火灾
• 物理性爆炸
• 中毒和窒息 • 其他伤害
参照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的《职业病范 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将危害因素分为 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 (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其他危害因素等七类。
危害辨识的主要内容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锅炉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锅炉: (1)蒸汽锅炉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2.5MPa,且额定蒸发量大于 等于10 t/h。 (2)热水锅炉 额定出水温度大于等于120℃,且额定功率大于 等于14 MW。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压力容器
属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 (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
1
OG系统
煤气泄 漏
中毒和窒息
二级
2
炼钢厂 球罐区
氧气罐
氧气罐 爆炸
爆炸
二级
3
炼钢厂 全厂
氧气管道、设 施
氧气爆 炸
爆炸
二级
1、禁止吸烟和无证动火;2、带好氧气检测 器,并专人监护3、检修作业要先做好卸压 确认工作;4、要有隔离物,要先进行吹扫 作业,确认后再检修作业;5、制定现场应急 处臵预案,紧急情况下启动现场预案。
行为性危害、危险因素
• 指挥错误
• 操作失误
• 监护失误 • 其他错误
• 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其他危害、危险因素
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将危害、危险因素分为16类 • 物体打击 • 车辆伤害 • 高处坠落 • 坍塌
• 机械伤害
• 起重伤害 • 触电
• 法律法规 • 标准 • 公司的管理方针、目标 • 管理(程序)文件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根据GB 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监管协调字 [2004]56号《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重大危险源分为如下9类: 1、贮罐区(贮罐); 2、库区(库); 3、生产场所; 4、压力管道; 5、锅炉; 6、压力容器; 7、煤矿(井工开采); 8、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 9、尾矿库。
• 自燃性物质 • 有毒物质
生物性危害、危险因素
• 致病微生物 • 传染病媒介物 • 致害动物 • 致害植物 • 其他生物性危害、危险因素
• 腐蚀性物质
• 其他化学性危害、危险因素
心理、生理性危害、危险因素
• 负荷超限 • 健康状况异常 • 从事禁忌作业 • 心理异常 • 辨识功能缺陷 • 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5
热轧设备 室
地下油库明火作 业
油库失火
爆炸 火灾
二级
6
能源部一 加压
一加压气柜操作、 煤气泄漏 巡检、检修
中毒和窒息 火灾
二级
1、携带CO测定器,穿戴好劳防用品;2、发现煤 气泄漏要及时汇报处理,并采取临时措施;3、煤 气泄漏时,巡视要站上风向;4、CO浓度大于 24ppm时,带好空气呼吸器;5、便携式、固定式 CO测定器定期校验。6、制定现场应急处臵预案, 紧急情况下启动现场预案。
1、巡视时携带好CO测定器,穿戴好劳防用品;2、 发现煤气泄漏要及时汇报处理,并采取临时措施; 3、煤气泄漏时,巡视要站上风向;4、CO浓度大 于24ppm时,带好空气呼吸器;5、便携式、柜内 固定式CO测定器定期校验,保持完好。 6、制定现场应急处臵预案,紧急情况启动现场预 案。 1、巡视时携带好CO测定器,穿戴好劳防用品;2、 发现煤气泄漏要及时汇报处理,并采取临时措施; 3、煤气泄漏时,巡视要站上风向;4、CO浓度大 于24ppm时,带好空气呼吸器;5、便携式、柜内 固定式CO测定器定期校验,保持完好; 6、制定现场应急处臵预案,紧急情况启动现场预 案。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对危险物质的贮罐区(贮罐)、库区(库)、生产场 所,有: q1 q2 qn — + — +…… + — ≥1 Q1 Q2 Qn 式中,q1,q2,……qn ——每一种危险物品的实际储存 量。
Q1,Q2,……Qn ——对应危险物品的临界量。
重大危险源的确定
压力管道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管道: (1)长输管道 ①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气体,且设计压力大于1.6 MPa的管道; ② 输送有毒、可燃、易爆液体介质,输送距离大于等于200 km且管道公称直 径≥300 mm的管道。 (2)公用管道 中压和高压燃气管道,且公称直径≥200 mm。 (3)工业管道 ① 输送GB5044中,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气体、液化气体介质,且公称 直径≥100 mm的管道; ② 输送GB5044中极度、高度危害液体介质、GB50160及GBJ16中规定的火 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可燃气体,或甲类可燃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设 计压力≥4 MPa的管道; ③ 输送其他可燃、有毒流体介质,且公称直径≥100 mm,设计压力≥4 MPa, 设计温度≥400℃的管道。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
a n s y i n g . c o m
1、几个基本概念 2、危险源辨识、评价与风险控制的依据 3、危险源辨识 4、风险评价 5、风险控制 6、风险控制计划的评审
1、几个基本概念
• 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或这些情况组合 的根源、状态或活动。 ----GB/T18001:2007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5、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措施
技 术
安 全
教育
管 理
风险控制措施选用原则优先次序
个人防护
降低风险
消除风险
个人防护 管理控制措施 工程技术控制 对人员或危害进行隔离 修改程序以减轻危害性
改使用危害性较低的物质 停止使用该危害性物质
公司二级以上危险源汇总表
序 号 所在区 域 炼钢厂 转炉炉 前 作业活动或设 备、设施名称 危险源 可能发生事 故的类别 风险 等级 控制措施 1、加强日常巡检、点检;2、吹炼过程进入 现场带CO报警仪,且两人同行;3、注意观 察监视画面,发现异常时及时报修处理。4、 制定现场应急处臵预案,紧急情况下启动现 场预案。 1、禁止吸烟和无证动火;2、带好氧气检测 器,并专人监护;3、检修作业要先做好卸 压确认工作;4、要有隔离物,要先进行吹 扫作业,确认后再检修作业; 5、制定现场应 急处臵预案,紧急情况下启动现场预案。
• 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
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
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他存
在危险能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
施。
----《安全生产法》第96条
• 风险
某一特定危害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
后果的组合。
----GB/T18001:2007
2、危险源辨识、评价与风险控制的依据
7
能源部二 加压
二加压气柜操作、 煤气泄漏 巡检、检修
中毒和窒息 火灾
二级
8
能源部三 加压
三加压气柜操作、 煤气泄漏 巡检、检修
中毒和窒息 火灾
二级
序 号
所在区域
作业活动或设 备、设施名称
危险源
可能发生事 故的类别
风险 等级
控制措施 1.锅炉点火前,应吹扫一次风管并对炉膛及烟道 进行通风,必须吹扫干净,锅炉点火时严禁先送煤 气后点火;2.锅炉熄火时,禁止采用关小风门, 继续给粉、给气使用爆燃的方法来引火;3.锅炉 熄火后,如FSSS未动作,必须手动MFT,立即 停止给粉、给气,只有经过充分通风后,才可 以重新点火;4.在点火过程中,司炉应密切注意 炉膛负压,并及时调整,不使炉膛负压过大, 造成熄火,炉膛正压,造成回火;5.在点火及煤 气正常运行过程中,四角调节阀前不得低于 1000Pa;6.升压操作速度按照升压曲线进行;7. 按时设备巡检,发现跑冒滴漏及时上报联系检修; 8.保证运行参数的稳定正常,严禁超温超压运行. 温度控制在520℃至540℃之间,压力控制在 8.5MPa至9.35MPa之间;9.在锅炉所有水位计损 坏时,严禁锅炉低水位后盲目进水;10.向空排 汽门能正常开启和关闭;11.汽包安全门机械起 座压力在12.2MPa,回座压力11MPa,电气起座 压力11.9MPa,回座压力10.7MPa;12.过热器安 全门机械起座压力10.3MPa,回座压力; 9.3MPa,电气起座压力10.1MPa,回座压力 9.1MPa。13、制定现场应急处臵预案,紧急情 况下启动现场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