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建设面临的困难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开局之年,三亚大兴调研新风。
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根据三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了六个事关发展大局的重大调研课题。
按照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江泽林关于三亚要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扩大投资需求,拉动三亚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实现三亚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的指示精神,以市委副书记、市长陆志远为组长,市委常委、秘书长赵普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志坚、市政府副市长陈家忠、市政协副主席余根淼为副组长,由市发改局为牵头单位,市政府研究室、市国土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国资委、市执法局、市房管局共同参与的第二课题组,对我市2006年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调研,全面摸清了我市70个重点项目在推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求了解决制约重点项目建设“瓶颈”的良策,形成了《三亚市2006年重点项目建设面临困难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的调研课题。
本调研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主题调研报告,第二部分为调研报告的附件材料,合计约79000字,并汇编成册。
江泽林对重点项目调研课题高度重视,作了重要的批示,并亲自到多个重点项目进行现场调研,切实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江泽林的重视、率先垂范进行现场调研和办公,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起到关键性作用。
下面,我主要从开展重点项目调研的重要意义、调研活动的基本工作情况、重点项目总体推进情况、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四个层面,对整个调研课题进行概括性的阐述。
一、开展重点项目调研课题的重要意义三亚目前正处于中下收入发展水平阶段,重点项目建设是破解三亚“三低一小”问题的必然选择,是弥补发展能力不足的关键举措,对拉动三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开展重点项目调研课题,全面摸清重点项目建设遇到的困难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措施,推进重点项目顺利建设,对促进今年政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确保实现“十一五”规划和2006年经济社会各项预期发展目标,实现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世界银行《1999-2000世界发展报告》对高、中、低收入国家的划分标准是:人均GDP在745美元以下的为低收入国家,746至3030美元为中下收入国家,3031至9205美元为中上收入国家,920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
我市2005年人均GDP仅有14558元(相当于1800美元),按世界银行划分标准,目前三亚的发展水平只处于中下收入阶段。
我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已确定到2010年人均GDP达到25600元(相当于3160美元)的预期目标,意味着三亚将跨入世界中上等收入的门槛。
按国际经验,人均GDP1000美元到3000美元之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黄金发展期,但同时也是矛盾多发期。
在未来五年时间内,三亚要从中下收入发展水平阶段进入中上收入发展水平阶段,必须要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通过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拉动三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三亚所处发展机遇期要求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三亚经济经过连续8年的两位数增长,已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从三亚自身的资源特色、区位优势、产业分工和战略机遇来看,决定了“十一五”是三亚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打造实力三亚、活力三亚、和谐三亚、魅力三亚的关键时期。
因此,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才能把握好机遇,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培育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壮大经济总量,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三亚更快更好发展。
———三亚面临发展环境要求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国内外产业的区域性转移不断加快,“9+2”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和“10+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呈现加速之势,海南大特区与大都市圈的互动合作更为频繁,为三亚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和区域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了条件,但与此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也使三亚旅游业和热带农业面临着东南亚国家及台湾地区的强劲冲击,标志着三亚发展环境是机遇与挑战同在、困难与希望并存。
只有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才能进一步提高发展的基础支撑力,提升发展的承载力,增强经济核心增长力,为三亚经济发展夯实坚实的基础。
———三亚破解重大难题要求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目前我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十分明显,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和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以旅游业为主的产业体系脆弱,造成“三低一小”问题多年来一直制约着三亚经济规模化发展。
“十一五”是三亚“一产发展、二产突破、三产提升”、产业结构全面优化升级的黄金时期,通过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可以有效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改变产业结构的脆弱性,促进三亚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三亚弥补发展能力不足要求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我市发展起步时间短,城市建设起步慢,仍属于投资拉动型发展城市,城市综合竞争力弱,城乡统筹能力不强,城市可进入性差,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差距拉大趋势仍未改变,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困难。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才能更好地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综合实力,增强城市载体功能,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加速三亚城乡一体化进程,统筹三亚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亚增强发展环境优势要求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地区发展的竞争已经演化为开放环境的竞争,我市当前的投资环境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从政府职能转变到机关作风,从信用体系到投资政策,从法制环境到舆论氛围,都有许多地方与富民强市的目标不合拍,与加快发展的任务不适应。
2006年是我市的“发展环境年”,抓好投资发展环境建设,创造便捷高效的投资服务体制,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才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升投资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三亚发展的新优势。
二、调研活动的基本工作情况“边调研、边推进”是第二课题组开展调研活动的特色。
市领导在带队对我市2006年全部重点项目进行调查摸底的同时,又采取现场办公形式帮助项目业主排忧解难,整个调研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开展调研活动概况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江泽林指出,推进重点项目要大胆解放思想,切实高效服务,要在调研中好好剖析问题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探索重点项目制度化建设,构建起具有三亚特色的重点项目长效管理机制。
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江泽林书记亲自深入到海棠湾开发、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南山货运港、六道湾渔港、三亚湾新城、体育会展中心、时代海岸、临春山水国际村、西环铁路改造、太阳湾度假酒店、红塘湾国际高尔夫球场、红沙大桥、文明生态村建设等30多个重点项目进行调研和现场办公,或专题听取项目汇报,了解情况,提出对策,对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陆志远市长在主持课题分析和确定调研方案时明确指出,第二课题组的调研工作要采取“边调研、边推进”的形式,通过摸清影响2006年重点项目推进的主要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并强调要突出重点,找准问题,敢于碰硬,措施操作性强,确保按时高质量地完成调研任务。
各位市领导边开展调研工作,边协调解决问题,有效地推动了重点项目顺利建设。
陆志远市长专门召开了6次市长办公会议和15次现场办公会议,研究了阳光海岸、市一中等项目开发建设中遗留的历史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责成各相关部门限期完成。
赵普选常委就红塘国际高尔夫球场等6个项目进行了现场办公,林志坚副主任就体育会展中心等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办公,陈家忠副市长就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等8个项目进行了现场办公,余根淼副主席就鹿回头高尔夫球场等4个项目进行了现场办公,并都协调各方关系,帮助业主较好地解决了实际问题。
在各位市领导的具体指挥和亲自带队下,第二课题组深入一线,采取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走访查询、发放问卷调查表等形式,对我市2006年全部重点项目逐一进行了调研。
在第二课题组撰写调研报告的过程中,江泽林书记还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第二调研课题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配套管理措施,并对构建三亚重点项目投资建设风险防范预警机制提出了具体要求,指示预警机制要科学、简明,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并对预警机制中的业主实力、法人结构、投资进程、资金闭合等重大事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还强调征地拆迁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调研活动取得的成果。
通过深入调研,第二课题组全面摸清2006年我市70个重点项目在推进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求了解决制约重点项目有序建设“瓶颈”的良策,形成题为《三亚市2006年重点项目建设面临困难问题分析与解决对策》的主题调研报告,还提出要尽快制定17个相关的管理规定及制度的建议。
为详细说明各个重点项目存在的具体问题,还附上《三亚市2006年重点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个性清单》。
同时,形成了《政府全额投资项目存在问题及对策》、《政府土地出资项目存在问题及对策》等5个专项报告,并起草了《三亚市重点项目投资建设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三亚市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等5个管理制度。
可以说,此次调研活动取得了三个显著成果:———调研报告在系统剖析重点项目共性问题的基础上,以项目清单的形式,个性化地反映了70个项目的具体困难问题,并分别提出了解决措施。
———提出并起草了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若干制度性措施,力求构建重点项目长效管理服务机制。
———通过分析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在重点项目计划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揭示我市重点项目已实现了由政府投资为主向社会投资为主转变,对下一阶段如何转移重点项目工作重心,落实重点项目推进责任制,规范重点项目管理,将起到较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三、2006年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和面临问题2006年我市重点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问题,这些困难问题具有个性问题,也有共性问题,其中少部分是容易解决的问题,大部分是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
(一)重点项目基本概况。
2006年我市7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416亿元,年度预期完成投资42.5亿元,占年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55亿元的77%。
70个重点项目有36个社会投资项目、30个政府全额或部分投资项目、4个政府土地出资项目,涉及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
其中,属于基础设施项目19个,旅游项目11个,农业项目16个,工业项目3个,社会事业项目12个,房地产开发项目8个,其他项目1个。
重点项目从是否已开工建设来划分,分为有在建项目和前期工作项目;按项目推进情况来划分,也分为推进总体顺利、推进基本顺利、推进难度大三种情形。
其中,39个在建项目中,推进总体顺利项目19个,推进基本顺利项目16个,推进难度大项目4个;在31个前期工作项目中,推进总体顺利项目15个,推进基本顺利项目6个,推进难度大项目1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