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行政机关公务员统计报表
10
行政机关晋升职务公务员情况
竞争上岗
▪ 指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在 本单位或者系统内部,通过公开报名、考试 答辩、群众评议、组织考察,产生竞争职位 人选,然后按规定的程序和干部管理权限择 优任用的干部。
第六、七表仅填报晋升了职务的竞争上岗, 总数小于第八表。类似于事业单位副处长竞 争上岗机关副处长的,不统计在内。
18
行政机关公务员交流情况
第十二表 行政机关公务员交流情况(一)
交流由调出机关统计。
调任
转任
挂职锻炼
需要通过交流 锻炼提高领导能力
在一个地方或部门 工作时间较长的
按照规定需要 回避的
其他原因需要 交流的
19
行政机关公务员交流情况
第十三表 行政机关公务员交流情况(二)
1 回避交流
▪ 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 作条例》等有关任职回避条件的规定而进行的公务员交流。
4
行政机关公务员数字变化情况
第二表 行政机关公务员增加情况
本表录用统计上年录用试用期已
满人员,不统计本年录用试用期 未满人员。
1
当选
2
录用
3 军转干部安置
▪ 指行政机关中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的选任制公务员。本表仅统计经选举 从本单位外进入的人员,如某乡镇企业负责人通过人大选举为本乡副乡长则 为当选;某乡副乡长当选为本乡乡长,虽然也是当选,但本表不统计。
▪ 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公务员, 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填报要求
各单位必须用人事部统一制发的计算机汇总软件上报统计报 表和汇总数据盘。
各基层填报单位要认真核对原始登记材料,确保基础数据的 完整、准确。各级汇总单位要列出基层填报单位名称一览表,防 止错统;审核基层单位报表时,要注意审核表内表间的数字关系、 逻辑关系、各表中的补充资料填写是否齐全、正确,需要说明的 问题是否已注明,•尤其要注意审核两年数字的对比情况,要列出 基层填报单位两年数字对比表,变化较大的要认真核查,并注明 原因。报表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7 国有企事业单位 整建制转入
▪ 指由国有企事业单位整建制改为行政机关时转入的公务员。
8 机关整建制转入
▪ 指由于行政区划或单位隶属关系调整等原因,某一机关整体划入另一行政 机关的公务员。
9 行政机关外转任
▪ 指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 关及人民团体机关的工作人员,非整建制调入到行政机关的公务员。
▪ 指按照有关规定,对犯有违纪行为,由单位办理辞退手续以及因其他原因 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辞退手续的人员。
4
开除
▪ 指由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犯有其他严肃错误,受到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 并由单位办理开除手续的人员。
5 调到行政机关外机关
▪ 指按干部管理权限,经组织人事部门办理行政和工资调转手续,非整建制 地调到党委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
10 其他行政机关转任 ▪ 指从某一行政机关调到另一行政机关的公务员。 6
行政机关公务员数字变化情况
第三表 行政机关公务员减少情况
1 离开公务员岗位
▪ 指根据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 部门办理手续,离开公务员岗位的人员。
2
辞去公职
3
辞退
▪ 指根据本人意愿,依据有关规定,辞去公职,并解除与单位工作关系,由 单位办理辞职手续的人员。
2 提拔交流
▪ 指公务员在交流的同时晋升职务。
3
调任
4
转任
5 挂职锻炼
▪ 指公务员调出机关任职。
▪ 指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内部的调动(包括跨地区、跨部门调 动)。
▪ 根据培养锻炼公务员的需要,可以选派公务员到下级机关或者上级机 关、其他地区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公务员在挂职锻 炼期间,不改变与原机关的人事关系。
各级行政机关公务员统计报表
天津市人事局综合计划处
2006年12月25日整理
填报说明及要求
统计范围及对象
▪ 农村乡(镇)和城市街道及以上各级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 以外的、列入公务员范围的工作人员。不包括党委机关、人 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机关 及人民团体机关的工作人员。
统计方法与分工
15
行政机关公务员奖、惩情况
第十表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情况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处分分为6种:警告、
1
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 厅(局)级的受处分人数需报名单(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
2
原职务)。
16
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情况
第十一表 行政机关公务员参加培训情况
如“人民满意公务员”、“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为享受劳模待遇的荣誉称 号,“优秀人民警察”、“十大杰出人民警察”等为不享受劳模待遇的荣誉称 号。此项可由公务员奖励主管部门认定。
14
行政机关公务员奖、惩情况
第九表 行政机关公务员奖励情况
要随报表报送授予荣誉称号的公务员的姓 名、年龄、民族、学历、所在单位、发文 单位及文号。
20
行政机关公务员辞职、辞退情况
因公辞职
自愿辞职
▪ 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工作变动依 照法律规定需要辞去现任职务的,应当 履行辞职手续。
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个人或 者其他原因,可以自愿提出辞去领 导职务。
引咎辞职
责令辞职
▪ 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 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 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 领导职务。
▪ 行政机关公务员基本情况
目录
▪ 录用行政机关公务员基本情况
▪ 行政机关公务员晋升职务情况
▪ 行政机关公务员竞争上岗情况来自▪ 行政机关公务员奖惩情况
▪ 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情况
▪ 行政机关公务员交流情况
▪ 行政机关公务员辞职、辞退情况
▪ 行政机关公务员考核情况
▪ 行政机关公务员申诉控告情况
▪ 行政机关公务员试用期人员情况
8
录用行政机关公务员基本情况
1
本表统计上年录用、试用期已满、已经登记的行政
机关公务员。总数与第二表中录用小计相等。
跨地域录用:市(地)级行政机关在所在市以外录用的, 县级行政机关在所在县以外录用的,武清区在其他区县或
2
其他省市录用的公务员。
9
行政机关晋升职务公务员情况
晋升职务
▪ 非领导职务转任同级领导职务的以及提高政治、 生活待遇的不作晋升职务统计;
派机关及人民团体机关部门工作人员 。 7
行政机关公务员基本情况
本表统计已经完成公务员登记的行政机关公务员基本情况,不包括暂缓登记公务员和 不予登记公务员。总数等于第一表本年12月底总数,不包括当年录用试用期未满人员 和试用期人员。
厅级正职、厅级副职35岁及以下的需认真审核。 相当厅级职务50岁及以下的需认真审核。 处长、副处长30岁及以下的需认真审核。 科员、办事员及其他人员60岁及以上的需认真审核。
5 在职培训
指对全体公务员进行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职培训。
17
行政机关公务员培训情况
第十一表 行政机关公务员参加培训情况
党校
指行政机关公务员参加的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在县级及以上 党校的培训。
培 训
行政学院(校) 指行政机关公务员参加的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在各级行政学 院(校)的培训。
机
构
指行政机关公务员参加的在组织人事部门认可的管理干部学 其他培训机构 院(校)、培训中心、普通高等院校等各类培训机构的培训。
▪ 指机关根据工作需要,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对专业性较强的 职位和辅助性职位实行聘任制的公务员。 5
行政机关公务员数字变化情况
6 国有企事业单位调任
▪ 指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因工作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务员法》规定的调任程序,调入到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
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的人员。
1 出国出境培训
▪ 指经各级组织人事部门组织或批准,在国外(境外)正式培训机构 的培训。
2 初任培训
▪ 指对新录用公务员,即经过考试录用进入行政机关,担任主任科员 以下非领导职务人员进行的培训。
3 任职培训
▪ 指对晋升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按照相应职位的要求所进行的培训。
4 专门业务培训 ▪ 指根据专项工作需要,对公务员进行的专门业务培训。
3 记二等功
由市(地)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批准。
4 记一等功 5 授予荣誉称号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工作部门批准。
国务院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由国务院批准。
国务院工作部门授予荣誉称号,经国务院人事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国务院人
事部门和工作部门共同批准。
越级晋升
包括由办事员直接晋升为副科长或副主任科员、 科员直接晋升为科长或主任科员以上职务,以及下 一级副职直接晋升为上一级副职、下一级正职直接 晋升为上一级正职的公务员。
根据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党政领 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若干问题的答复意见(一) >》的通知(组厅字[2003]第10号)的规定,副省 级城市的副处长(副处级)提拔担任副局长(正处 级),按越级晋升统计。省(区、市)的委、厅下 局的干部类似情况的提职,也按越级晋升统计。
▪ 政治情况、学历、年龄等,按干部个人晋升职务 时的情况统计;
▪ 在报告期内,晋升两次以上职务的,按最后一次 晋升的职务统计;
▪ 提拔交流到其他单位任职的,由新单位按其晋升 情况统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