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的药膳食疗方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症候群,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
一般50岁以上的人,其收缩压超过20千帕、舒张压超过12千帕的就属于高血压。
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初期主要是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健忘、心悸、乏力等症状,并在工作紧张或用脑过度时,症状加重;晚期病人可发生心、脑、肾和视网膜的小动脉硬化和痉挛,可产生组织病理改变。
高血压病不但本身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还是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心脑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病属中医“头痛”、“眩晕”等病证范畴,同时与“不寐”、“心悸”、“中风”等病证亦有一定联系。
中医认为,高血压的发生常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
临床辨证主要分为肝阳上亢、肝肾阴虚、痰浊内阻、阴阳两虚等证型。
饮食原则
1.控制热能和体重。
肥胖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肥胖的主要原因是热量入超造成的。
体内多余的热量能转化为脂肪贮存于皮下及身体各组织中,从而导致肥胖。
有人观察超过正常体重25公斤的肥胖者,其收缩压可高于正常
人1.33千帕,舒张压高0.93千帕。
因此,控制热能摄入,保持理想体重是防治高血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盐。
流行病学调查证明,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病的发病呈正相关,食盐销售量大的地区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
故一般主张,凡有轻度高血压或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其食盐摄入量最好控制在每日5克以下,对血压较高或合并心衰者摄盐量应更严格限制,每日用盐量以1~2克为宜。
3.控制膳食脂肪。
食物脂肪的热能比应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应超过30%。
脂肪的质量比其数量有更重要的意义。
动物性脂肪含饱和脂肪酸高,可升高胆固醇,易导致血栓形成,使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病率增加;而植物性油脂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高,能延长血小板凝集时间,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压,预防脑卒中。
故食用油宜多选食植物油,其它食物也宜选用低饱和脂肪酸、低胆固醇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食物、鱼、禽、瘦肉及低脂乳等。
4.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蔬菜、水果。
新近的研究发现,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者,其血压最低。
据认为维生素C具有保护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免遭体内有害物质损害的作用。
5.保证膳食中钙的摄入充足。
据研究报告,每日膳食,钙摄入800~1000毫克,可防止血压升高。
流行病学调查资
料证明,每日平均摄入钙量450~500毫克的人群比摄入钙量1400~1500毫克的人群,患高血压病的危险性高出2倍。
有人估计人群日均摄钙量若提高100毫克,可使收缩压平均下降0.33千帕,舒张压平均下降0.173千帕。
近年来风行各地的醋蛋疗法有明显的降血压效果,增加钙的摄入可能是原因之一。
饮疗方
1、鲜芹菜汁
将鲜芹菜250克洗净,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绞汁,每次服100毫升,每日2次。
有平肝镇静,降压利尿的作用。
2、菊花乌龙茶
杭菊花10克,乌龙茶3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可清肝明目。
菊花性味苦凉,其气清轻上达,善能平肝潜阳,清利头目;乌龙茶甘苦性凉,醒脾开胃,亦清利头目。
此茶对肝阳上亢之眩晕有效。
3、菊楂决明饮
菊花10克,生山楂15克,草决明15克,冰糖适量,三药同煎,去渣取汁,调入冰糖,代茶饮。
可清肝疏风,活血化瘀。
菊花、草决明清肝明目而降压,山楂活血化瘀而降脂,草决明还能润肠通便。
对阴虚阳亢之眩晕兼大便秘结有效。
4、天麻橘皮饮
天麻10克,鲜橘皮20克,两药水煎,代茶饮。
可燥湿化痰,平肝熄风。
天麻甘温,平肝熄风。
橘皮辛温,可健脾燥湿,化痰和中。
对痰浊内蕴之眩晕有效。
5、海带决明饮
海带20克,决明子15克。
用适量水煎煮,食海带饮汤。
可消痰散结利水,清肝明目润肠。
本品具有降压、降脂的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伴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
6、夏枯草煲猪肉
夏枯草20克,瘦猪肉50克。
将猪肉洗净切片与夏枯草一起,文火煲汤。
每次饮汤约250毫升,每日2次。
可清肝泻火明目。
适用于肝火上炎、痰火郁结所致的头痛、眩晕等。
粥疗方
1、荷叶粥
鲜荷叶一张,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先将荷叶洗净煎汤,将汤与粳米同煮成粥,调入白糖。
每日1次。
可清热生津止渴。
有降压、调脂、减肥功效,适用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患者。
2、荠菜粥
荠菜250克,粳米100克。
将荠菜洗净切碎与粳米同煮粥。
每日1次。
有清热解毒,养肝明目,利水消肿之功。
适用于高血压病属肝火上炎者。
3、车前子粥
车前子20克,粳米100克。
将车前子装入布袋,加水浓煎取汁,入粳米同煮成粥。
可利水消肿,养肝明目。
适用于高血压病、肥胖患者。
4、葛根粉粥
葛根粉15克与粳米100克同煮成粥食用。
能清热生津,止渴止泻。
适用于高血压烦躁口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