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试题新人教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O—16 Na—23 N—14 Cu—64 C—12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不对应...的是A.KMnO4——氧化剂 B.Na——遇湿易燃物品C.浓硫酸——易爆品 D.KOH——腐蚀品2.将Na2SiO3饱和溶液按1:2或1:3的体积比用水稀释,滴入酚酞,边逐滴加入稀盐酸边振荡至红色接近消失。

下列关于硅胶的叙述正确的是A.硅酸胶体是纯净物B.硅酸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C.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有丁达尔效应D.硅酸胶体的胶粒不能通过滤纸3.下列物质组合中,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的化合物是①Al ②Al2O3 ③Al(OH)3 ④NaHCO3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考点: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4.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去掉煤油,放在石棉网上加热,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呈苍白色火焰且火花四溅③燃烧后得到白色固体④燃烧时有黄色火焰⑤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①②③ D.①②④5.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每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 O2,转移0.1N A个电子B.1个氢气分子的实际质量约(1/N A)gC.1 mol Na 原子中约含有N A个电子D.含N A个氧原子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6.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A.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O和CO2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N2和C2H4C.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NO2和N2O4D.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质量的O2和O37.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等浓度时水溶液碱性:NaHCO3>Na2CO3B.热稳定性:NaHCO3>Na2CO3C.与盐酸溶液反应的速率(快慢):NaHCO3<Na2CO3D.向饱和 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晶体析出8.下列有关SO2说法错误的是A.SO2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SO2能使沾有KMnO4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SO2具有还原性C.SO2能使品红试纸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D.SO2能使沾有酚酞和NaOH溶液的滤纸褪色,证明了SO2是酸性氧化物9.在下列变化中,按氮元素被还原、被氧化、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既不被氧化又不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大气通过闪电固氮②硝酸分解③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消石制取氨气④二氧化氮溶于水中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答案】D【解析】10.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强碱性溶液中: NH4+、Na+、NO3-、CO32-B.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中:Ca2+、Fe2+、AlO2-、Cl-C.某无色溶液中:Cu2+、Al3+、NO3-、SO42-D.含有大量H+的溶液中:Na+、K+、Al3+、NO3-11.关于镁、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铝能和空气里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B.镁铝合金能完全溶于稀硝酸,同时生成无色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C.铝是较活泼的金属,能跟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氢气D.在高温下,可以用铝制的容器装运浓硫酸或浓硝酸12.将过量过氧化钠投入到氯化亚铁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A.只有气泡产生 B.生成灰绿色沉淀C.生成白色沉淀 D.生成红褐色沉淀并有气泡产生色沉淀。

故选择D选项。

考点:过氧化钠的性质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CO3溶液与盐酸:CO32− + 2 H+ = H2O + CO2↑B.硝酸银溶液与铜:Cu + Ag+ = Cu2+ + AgC.向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硫酸:Fe2++4H++NO3-=Fe3++NO↑+2H2OD.用醋酸除水垢:2CH3COOH + CaCO3 = Ca2+ + 2CH3COO− + H2O + CO2↑14.将3.2g铜与过量浓硫酸共热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铜片溶解,生成物冷却后加水稀释溶液成蓝色B.生成的气体体积为1.12LC.参加反应的硫酸与被还原的硫酸物质的量之比为2:1D.该实验中可用Na2CO3溶液处理尾气15.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实验Ⅰ: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B.实验Ⅱ: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C.实验Ⅲ:试管中溶液出现红色沉淀物D.实验Ⅳ: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16.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相符的是操作及现象结论A 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Cl-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溶液中有Na+,无K+D 向某溶液中先加KSCN无明显现象,再滴氯水,溶液变红溶液中一定含有Fe2+17.下列除杂的方法错误的是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粉,收集气体B.除去SO2中的少量HCl:通入饱和NaHSO3溶液,干燥后收集气体C.除去Fe2O3固体中少量Al2O3: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除去KCl溶液中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18.已知氧化性Fe3+>Cu2+,向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B.剩余固体中一定含铜C.溶液中一定含Cu2+D.溶液中一定含有Fe2+19.纤维素还原法制取ClO2是将纤维素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C6H12O6与NaClO3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ClO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6H12O6+24NaClO3+12H2SO4=24ClO2↑+□CO2↑+18H2O+12Na2SO4A.方程式中产物CO2的计量数为6 B.CO2是还原产物,ClO2是氧化产物C.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D.每生成1 mol CO2需转移24mol电子20.把含有氧化铁的铁丝投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直到固体全部溶解。

经分析,溶液中无Fe3+,且生成的Fe2+与反应产生的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铁与铁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2 B.2:5 C.3:2 D.4:1【答案】A【解析】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21.(14分)(1)在下列反应中:A.2F2+2H2O=4HF+O2↑;B.2Na+2H2O=2NaOH+H2↑;C.CaO+H2O=Ca(OH)2;D.2H2O2H2↑+O2↑。

其中(填序号):①水是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②水是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_,③水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的是_ __________,④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_。

(2)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在世界上首先制得了氯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当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3.01×1023个时,则生成的氯气在标准状况时的体积为 L。

22.(7分)将足量CO2气体通过7.8gNa2O2固体。

请回答:(1)在标准状况下,生成氧气的体积为多少L。

(2)将上述反应后的固体配制成500 mL溶液,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mol/L。

(3)配制上述溶液时,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制溶液浓度偏低的有__________。

①转移溶液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②配制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水;③在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23.(11分)标准状况,体积相同的四支试管中分别盛满Cl2、NH3、SO2和NO2,分别倒立在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假设进入试管的液体不扩散),光照充分溶解。

(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可以推测物质的性质。

其中SO2属于_______氧化物(填“酸性”、“碱性”或“两性”)。

SO2 + ( ) →含氧酸盐。

SO2 + ( ) →盐 + ( )。

(2)装有N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足量水的水槽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有NH3的试管进行实验时,实验完毕试管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4)装有Cl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经过充分的光照,实验结束试管中剩余的气体是,生成该气体先后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有、。

24.(14分)铝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工业上用Al2O3和冰晶石(Na3AlF6)混合熔融电解制得。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2O3,含有杂质SiO2、Fe2O3、MgO。

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炼Al2O3并制取铝的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图中涉及分离溶液与沉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

(3)反应1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滤液Ⅰ中加入CaO生成的沉淀是_______ (填化学式)。

(4)向滤液Ⅱ中通入气体A为,生成沉淀B的离子方程式为。

25.(14分)某探究小组采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Fe粉与水蒸气的反应。

(1)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验实验中生成气体的实验操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探究小组分为两组,按题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甲组用酒精喷灯、乙组用酒精灯加热,反应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两组分别用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操作甲组现象乙组现象1 取黑色粉末加入稀盐酸溶解,无气泡溶解,无气泡2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紫色褪去3 取步骤1中溶液,滴加KSCN溶液变红无现象4 向步骤3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红色褪去先变红,后褪色①乙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

②甲组步骤1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乙组步骤4中,溶液变红的原因为;溶液褪色可能的原因是;验证方法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