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疗法 PPT课件
• 4.神经调节作用:天灸主要通过药物使作 用部位的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 状态,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达 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5.免疫机能作用: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激 发机体的调节功能,从而调整和增强人体 免疫功能。
• 天灸疗法-贴药分类
• 根据贴药的时间分为: 1、三伏天灸 2、三九天灸
• 2.经络穴位的调衡作用:根据中医脏腑经 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 关,不仅能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机能, 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 天灸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 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 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 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 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使其趋于平衡,达 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谢 谢!
钱子粉敷贴颊车、地仓穴治面神经麻痹;吴茱萸 粉用醋调后敷贴于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口腔溃疡、 小儿水肿等;葱白捣烂敷贴患处治急性乳腺炎; 五倍子、何首乌各等份研末用醋调成膏状,每晚 睡前敷于脐中,次日晨取下,治小儿遗尿症;砂 仁30g,白糖50g,明矾10g,青背鲫鱼1条,混合 一起捣烂成膏状分成3份,每次1份,分别敷贴于 神阙、至阳穴上,盖纱布,以胶布固定,一日换 药1次,治黄疸的阳黄,若阴黄可用胡椒(每岁1 粒)、麝香1g、雄鲫鱼1条,混合捣烂成膏,敷 贴神阙、肝俞、脾俞穴等。
• 天灸疗法-临床方法
• 天灸的种类很多,临床常用的方法有以下 几种:
一、蒜泥灸 将大蒜(以紫皮蒜为优)捣
烂如泥,取3~5g涂敷于穴位上,敷灸时间 为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变红起泡 为度。如敷灸涌泉穴可治疗咯血、衄血; 敷灸合谷穴可治扁桃体炎;敷灸鱼际穴可 治喉痹等。
• 二、斑蝥灸 取斑蝥适量研为细末。使
用时先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 大,贴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 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中,上面 再贴胶布固定,以局部发痒、变红、起泡 为度,然后去除胶布与药粉;也可用适量 斑蝥粉,以甘油调和外敷;或将斑蝥浸于 醋或95%酒精中,10天后擦涂患处。适用 于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关节疼痛、黄疸、 胃痛等病症。
• 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 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 称发泡疗法。
• 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是借助 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 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 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 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 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 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 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 例如慢支和哮喘均是呼吸道系统疾病,临床上同 时患有慢支和哮喘也不少见。慢性支气管炎,以 咳嗽、咯痰为主要症状,伴有喘息,每年发作累 计3个月,并持续2年或2年以上。支气管哮喘,临 床上反复阵发性支气管痉挛而致气急、咳嗽、咯 泡沫痰,中医认为这与肺、脾、肾三脏有关。 “肺为贮痰之器”,即是说肺气虚弱,痰贮藏于 肺内,咳和喘与痰停聚于肺有关。脾为生痰之 源”,脾运化人体水湿,脾气虚弱即运化失常, 水湿停滞于体内而生痰。肾阳虚的人,则水液代 谢失常,留于体内,积聚生痰,痰停留于肺则喘 咳。肾气虚则不纳气,呼出气多,吸入带有氧气 的空气少,就上气不接下气。内脏的虚弱,功能 低下,这是致病的内在条件,这与机体免疫功能 低下有关。
天灸疗法
柳州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孙云广
天灸的概念
1、旧俗以朱水点额或身以去病灾,谓天灸。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八月十四 日民并以朱水点儿头额,名为天灸,以厌 疾。”《说郛》卷三二引《潜居录》:
“八 月朔,以碗盛取树叶露,研辰砂,以牙筯 染点身上,百病俱消,谓之天灸。”
2、中药名。石龙芮的一种。 宋沉括《梦溪 笔谈·药议》:“石龙芮今有两种:水中生 者,叶光而末圆;陆生者叶毛而末锐…… 陆生者亦谓之天灸,取少叶揉系臂上,一 夜作大泡如火烧者是也。”参阅 宋 寇宗 奭 《本草衍义》卷九、 清 吴其濬《植物名 实图考》卷二四。
• 现代的天灸常用配方:
白花菜子 青椒去目 斑蝥 雄 黄 蜂蜜
• 天灸疗法的作用机理
• 1、局部组织的刺激作用:天灸所采用的药 物大都带有较强的刺激性,有使皮肤发泡 的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 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起到清热解 毒、消炎退肿的作用,甚者发泡化脓,使 渗出液增加,能发挥消炎退肿的效果。
临床应用概况
• 天灸疗难顽症有独特的治疗作用。如孙氏 [1]用白芥子、洋金花、细辛等药加姜汁制成药饼外敷 肺俞、膈俞等治疗支气管哮喘157例,有效率高达94.90%. 施氏[2]用发泡膏外敷中极、关元治疗妇人痛经82例, 总有效率达90.25%.耿氏[3]用轻粉加蒜泥天灸阳溪穴治 疗风火牙痛1次痊愈,效果十分可靠。龚氏[4]用雄黄、 斑蝥、麝香等药发泡灸治疗风湿性关节炎,有效率达 95.93%.刘氏[5]用天灸饼三伏天敷肺俞等穴治疗过敏性 鼻炎556例,总有效率达83.20%.朱氏[6]用斑蝥鸡矢膏 治疗各种痹证止痛效果较理想。杨氏[7]用药灸神阙穴 治疗女子肾虚不孕症150例,效果亦较好。杨氏[8]用保 真膏外敷肾俞穴可明显改善老年男性肾虚症状。刘氏[9] 用杜仲膏贴穴治疗寒湿腰痛200例效果亦十分明显。
• 3.药物本身的药理作用:天灸药物透过特 异腧穴的皮肤,其有效成分通过血液循环 直达病变部位,发挥其药理效应。更重要 的是药物通过经络腧穴吸收、传输、利用 的同时,经络腧穴对药物刺激做出较强反 应,将药物作用放大,其疗效是经络腧穴 与药物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们之间相 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
• 三、白芥子灸 将白芥子研末,醋调为
糊膏状,取5~10g敷贴穴位上,用油纸覆 盖,胶布固定;或将白芥子末1g,放置于 5cm直径的圆形胶布中央,直接敷贴在穴位 上,敷灸时间为2~4小时,以局部充血、
潮红或皮肤起泡为度。适用于风寒湿痹痛、 肺结核、哮喘、口眼歪斜等病症。
• 四、其他 如甘遂粉敷贴中极治尿潴留;马
• 是在三九天进行,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此时阳气敛藏,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 闭塞,在三九天行天灸疗法贴敷穴位,能温 阳益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起到通 经活络止痛的功效。同时,三九天灸还可以 加强和巩固三伏天灸的疗效。
• 三九天灸对以下疾病有效果:
•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 炎 ●体虚感冒咳嗽,虚寒头痛 ●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慢性腹泻 ●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 节骨性关节炎
• 天灸(自灸、冷灸)的方法
是把毛茛等植物(如毛茛、石龙芮、铁
线莲、铁脚威灵仙等)的新鲜全草捣成糊 状, 放入直径约 4 厘米的酒杯内,平杯口为 度,不要压紧,然后贴附在一定穴位上固定 约一小时左右、病人觉局部有烧灼或痛痒感 时即应取下,此时皮肤上可产生大的深黄色 水泡。然后用消毒镊子将水泡挑破,局部敷 以消毒敷料以保护创面(但不要用凡士林纱 布处理)。此法多用于治疗疟疾、哮喘、关 节炎等病 。
• 这些疾病一般寒冬季节发作较频繁,症状 明显,这时,常以治标缓解症状为主,不 便从本质进行治疗。但到了夏天,这类疾 病发作较少,或基本不发,正是根治的好 时机。通过一些特殊的治疗来补益人体元 气,增强抗病能力,以预防冬季来临时旧 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说 的“冬病夏治”。
•
• 三九天灸
• 三伏天灸
是指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 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 合的一种疗法。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 候,利用三伏天气候炎热时机,在背部的 五脏六腑俞穴,敷以辛温、逐疾、走窜、 通经、平喘药物,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 邪,提高脏腑生理和抗病能力。
• 三伏天灸对以下疾病有效:
● 哮喘、小儿痉挛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 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等肺部疾患。 ● 久病阳虚证如五更泄、虚寒胃痛、肾虚 腰痛。 ● 过敏性鼻炎、虚人感冒等由体虚、免疫 功能低下而引起的疾病。
• 天灸疗法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所用中药 有些为有毒之品,有些对皮肤有强烈的刺 激作用,故孕妇、年老体弱、皮肤过敏等 患者应慎用或禁用。
天灸疗法是一种十分古老而独特的方法,至今,
临床还在应用该法治疗某些疑难病症,效果显著。 但毕竟该法属于一种轻度皮损伤性疗法。虽然正 常天灸的发泡仅涉及表皮层,泡愈后不留疤痕, 但部分患者接受起来仍有顾虑。深入研究天灸的 作用机理,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手段,尤其是 借着透皮吸收制剂研究的启发,将天灸法获取疗 效的核心东西挖掘出来,并依此改良天灸方法, 把天灸方法变成一种更易被患者接受的、疗效肯 定使用方便的方法,使天灸这朵中医灸疗古老的 奇葩绽放出创新的光芒,为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 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