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上好一堂语文课的标准

浅谈上好一堂语文课的标准

浅谈上好一堂语文课的标准
发表时间:2013-12-25T11:02:17.93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3年12月总第104期供稿作者:梁晓芳[导读]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首诗、一幅画,融兴致意境,寓知识内容;一堂好的语文课也似一部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

◆梁晓芳山东省平度市西关小学266700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犹如一首诗、一幅画,融兴致意境,寓知识内容;一堂好的语文课也似一部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

它是由许多因素构成的十分复杂的矛盾体。

欲授好一堂质量较高、形式完美的课,除了教师具有为人师表的人格力量和广博的知识外,还需要教师丰富的教学表现手法。

因此,一堂好语文课的标准是什么?成为我们认真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具备如下条件。

一、目标明确化
目标是方向,具体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必须考虑下列因素:1.依据大纲要符合本学科总的目标任务和特点。

2.要弄清所教内容在教材结构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3.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此基础上确定教给学生哪些基本知识和技能:发展培养哪些智能,进行什么思想教育等具体明确的目标要求,严防笼统空洞,过高过低。

否则对教学起不到积极指导作用,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师生一体化
1.一堂好课是师生双边活动的最佳结合,是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学生发挥其主体作用的结果
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是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而是教师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自己引导的路子走,即教师启发、引导、点拨学生,从而驾驭课堂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在教学中,课有活跃、舒缓气氛之分,而课堂气氛是制约和影响教学中诸因素的主要条件之一,它是由教师的教学风格决定的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活跃性,与教师教学风格及其感染力,是潜移默化、息息相关的,并形成了不同的课堂气氛。

不同教师拥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有激昂演讲型的、有温文讲授型的、有幽默型的、有逻辑型的等。

不管何种风格、何种类型,能使师生一体化才是成功的,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三、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它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正确地传授给学生的最佳途径,各种教学方法应以学生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之不同,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科学方法,力求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教学,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有效地完成教学活动,特别是在处理课题的重点、难点方面,更值得探讨和重视。

同时,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应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1.引入课题
每节课的引言是教学过程的第一环节。

特别是语文课,是一个值得精心设计的部分,引言处理得好,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按设置的思路进入课题,因此,引言的设计力求新颖、巧妙和多样化,尽量避免节节课一个格式导入。

2.处理课题
课题的处理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环节,其教学方法的选择有两方面:一是课前备课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各部分难易特点和对学生估计的情况,精心设计确定的主要方法;二是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进行调整,灵活运用方法,根据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贯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在教学中贯彻“少”、“精”、“活”、“实”的原则。

3.创设问题
对知识点的启发、引导、点拨不能离开提问,教师要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考,打开他们的思路。

同样一个问题,问法不同,学生理解程度可能就不同。

因此,对于同一个问题,要准备多种语言表达形式的提问,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中为了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教学手段。

如投影仪、录像机等教具,能变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有效地激发学生情趣,发展学生思维。

四、内容正确化
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保证教学内容正确无误,达到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

教师必须准确使用普通话,特别是小学教师,要教给学生准确的语言,要书写规范,善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思路清晰、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板书条理化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经验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板书,使知识体系和重点、难点得以突出,并反映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板书边讲边点,使教学过程井然有序。

六、效果良好化
实现教学目标,在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试后,学生达标即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我认为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如果达到了要求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以上这六条标准,长期坚持下去,就能使学生思维敏捷、想象丰富、兴趣盎然、增强学习语文课的积极性,并树立起学好语文课的信心,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都会得到充分发展,知识、能力、觉悟也会不断提高。

总之,上好一堂语文课,必须要求教师在理解大纲要求,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教师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表现力,较高的组织能力等自身的高素质,并具备较强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必须具有热爱教育事业和热爱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敬业精神和渊博知识是上好一堂语文课的前提条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