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学科数学课题26.1.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班级授课者时间审核者课型学习目标1.通过画反比例函数图象,训练作图能力 2.通过从图象中获取信息.训练识图能力.3.通过对图象性质的研究,训练探索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重点会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难点会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探究新知(一)小组合作学习自学主题一:自学教材P4页.做—做观察反比例函数y=x2,y=x4,y=x6的图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总结它们的共同特征.(1)函数图象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2)在每一个象限内,随着x值的增大.y的值是怎样变化的?能说明这是为什么吗?(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可能与x轴相交吗?可能与y轴相交吗?为什么?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得出结论.对于问题 (3),可能会有学生认为图象在逐渐接近x轴,y轴,所以当自变量取很小或很大的数时,图象能与x轴y轴相交.可以从函数式的定义域、函数与方程等角度进行解释。

总结:当k>0时,函数图象分别位于第象限内,并且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 的增大而 .主题二:议一议用类推的方法来研究y=-x2,y=-x4,y=-x6的图象有哪些共同特征?结论:反比例函数y =xk的图象,当k>0时,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 ;当k<0时,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 . 对 学对子间检查自学内容并相互讨论 群 学 1、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讨论上述的相关问题,并检查本组成员的完成情况。

2、组长组织好本组要展示的内容和展示人员的安排。

(二)展示展示一:主题一:反比例函数的图像 展示二:主题一: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课堂练习1.已知反比例函数xky -=3,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字母k 的取值范围:(1)函数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2)在第二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函数y =-ax +a 与xay -=(a ≠0)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过反比例函数xky =(k >0)的图象上的一点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段,与x 轴、y 轴所围成的矩形面积是6,则函数分析式为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课后练习1.若函数x m y )12(-=与xmy -=3的图象交于第一、三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2.反比例函数xy 2-=,当x =-2时,y = ;当x <-2时;y 的取值范围是 ; 当x >-2时;y 的取值范围是学科数学课题27.1图形的相似班级授课者时间审核者课型学习目标1.通过对生活中的事物或图形的观察,从而加以识别相似的图形.2.通过观察、归纳等数学活动,能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重点学会观察图形,识别相似的图形。

难点应用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探究新知(一)小组合作学习自学展示一:观察教材第24页的两组图形,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观察下列几组几何图形,你能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图形叫相似图形.2.对上面的3组图形,通过图形的缩小或放大,再利用图形的平移或旋转等变换,使它与另一个图形能够重合,从而加以验证它们是相似的图形。

3.你还见过哪些相似的图形,请举出一些例子与同学们交流.展示二:1.思考课本第257页观察中的问题,哈哈镜里看到的不同镜像它们相似吗?2.观察下图中的3组图形,它们是不是相似形?为什么?对学对子间检查自学内容并相互讨论群学1、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讨论上述的相关问题,并检查本组成员的完成情况。

2、组长组织好本组要展示的内容和展示人员的安排。

(二)展示展示一:相似图形的定义;展示二:相似图形的性质。

课堂练习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个.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且相似比为1,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如果两个三角形都与第三个三角形相似,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四边形EFGH相似于四边形ABCD,求∠A、∠C、∠H以及x,y,z的值3、初三体育中考时,一个同学跳远情况如图(比例尺1∶200),l是起跳线,这个同学的实际成绩为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课后练习如图梯形ABCD中,AD∥BC,EF∥BC,且梯形AEFD∽梯形EBCF,已知AD=2,AB=6,BC=8,求AE的长度. 学科数学课题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1)班级授课者时间审核者课型学习目标1.认识相似三角形判定的方法;2.了解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重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与结论。

难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结论。

探究新知(一)小组合作学习自学主题一:认真阅读教材第29-31页内容,并试完成问题。

1.△ABC和△A’B’C’满足什么条件我们说两个三角形相似,记作什么?2.当相似比k=1时,这两个三角形有怎样的关系?3、如右图1,任意画两条直线1l,2l,再画三条与1l,2l相交的平行线3l,4l,5l分别量度3l, 4l,5l在1l上截得的两条线段AB, BC和在2l,上截得的两条线段DE、EF的长度, AB:BC与DE:EF相等吗?任意平移5l, 再量度AB, BC, DE, EF的长度, AB:BC 与DE:EF相等吗?归纳总结: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____ _____截两条直线,所得的________线段的比________。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所得的_______线段的比_________.主题二:如果把图中l1 , l2两条直线相交,交点A刚落到l3上,如图2,所得的对应线段的比会相等吗?依据是什么?归纳总结: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及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

3.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对学对子间检查自学内容并相互讨论群学1、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讨论上述的相关问题,并检查本组成员的完成情况。

2、组长组织好本组要展示的内容和展示人员的安排。

(二)展示图1图2图7EA BCD 平行线在三角形内E 1ABCD 1平行线在三角形外E 2CBA D 2平行线在三角形外D 3CBA E 3展示一:主题一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与结论。

展示二:主题二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

课堂练习 如图所示,DE ∥BC(1)如果AD=2,DB=3,求DE :BC 的值;(2)如果AD=8,DB=12,AC=15,DE=7,求AE 和BC 的长课堂小结1、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____ _____截两条直线,所得的________线段的比________。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延长线),所得的_______线段的比_________.3、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课后练习1.△ABC 与△DEF 全等,则其相似比是2.已知△ABC ∽△DEF ,写出其对应角及对应边关系是 , 3.平行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4.如图,在△ABC 中,DE ∥BC ,△ADE ∽ ,∠ADE= ,DE/BC= ,若AE=3,EC=2,则△ADE 与△ABC 的相似比为5.如图,CD ∥EF ∥AB ,AC ,BD 相交于点O ,则图中与△OEF 相似的三角形为 。

学科数学 课题 27.2.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班级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二:对学对子间检查自学内容并相互讨论群学1、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讨论上述的相关问题,并检查本组成员的完成情况。

2、组长组织好本组要展示的内容和展示人员的安排。

(二)展示展示一:主题一“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展示二:主题二“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课堂练习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与△DEF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⑴AB=3 cm,BC=4 cm,AC=6 cm;DE=9 cm,EF=12 cm,FD=16 cm。

⑵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课后练习如图,已知AB BC ACAD DE AE==,∠BAD=20°,求∠CAE的大小。

ABCED学科数学课题27.2.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班级授课者时间审核者课型旧知链接1.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及判定方法;2.相似多边形的定义及相似多边形对应边、对应角的性质。

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并能用来解决简单的问题;2.经历探索相似三角形性质“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的过程。

重点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难点理解并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探究新知(一)小组合作学习自学主题一: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它们的周长之间什么关系?两个相似多边形呢?∆ABC∽∆A1B1C1,相似比为k⇒111111AB BC CAkA B B C C A===⇒AB=kA1B1,BC=kB1C1,CA=kC1A1⇒111111111111111111AB BC CA kA B kB C kC AkA B B C C A A B B C C A++++==++++进而得到结论: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延伸问题:如图27.2-13(1),∆ABC∽∆A1B1C1,相似比为k1,它们的面积比是多少?AB CDABCDA1B1C1D1(1)(2)图27.2-13结论: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2)如图27.2-13(2),四边形ABCD相似于四边形A1B1C1D1,相似比为k2,它们的面积比是多少?⇒相似多边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应用新知:例3:如图27.2-14,在∆ABC和∆DEF中,AB=2DE,AC=2DF,∠A=∠D,∆ABC的周长是24,面积是48,求∆DEF的周长和面积。

图27.2-14BDE FAC对学对子间检查自学内容并相互讨论群学1、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讨论上述的相关问题,并检查本组成员的完成情况。

2、组长组织好本组要展示的内容和展示人员的安排。

(二)展示展示一:主题一“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展示二:主题二“两个直角三角形满足一个锐角相等,或两组直角边成比例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课堂练习1、在△ABC中,∠BAC=90,AD⊥BC于D,BD=3,AD=9,则CD= ,AB2:AC2= 。

2、若△ABC∽△DEF, △ABC的面积为81cm2,△DEF的面积为36cm2,且AB=12cm,则DE=cm3、如图,ΔABC中,DE∥FG∥BC,AD∶DF∶FB=1∶2∶3,则S四边形DFGE∶S四边形FBCG=_________.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疑惑?课后练习如图,分别取等边三角形ABC各边的中点D、E、F,得△DEF.若△ABC的边长为a.(1)△DEF与△ABC相似吗?如果相似,相似比是多少?(2)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与边长之比有什么关系吗?学科数学课题27.2.3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班级授课者时间审核者课型旧知链接1.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及相似三角形相似比的定义2.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及判定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