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教案第三章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一、教学目的1. 了解什么是人格,人格的特征等概念以及人格的影响因素。
2. 了解五大主要人格理论对人格问题进行了哪些探索,掌握从不同的类型和特质角度看待人格的方法。
3. 了解并辨析不同人格测验的方法,并能通过大五人格测试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
4. 了解人格发展的过程,掌握自我人格完善的方法。
二、课时和授课序号3课时授课序号:S07-S09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从不同理论看待人格的方法、了解人格测验方法,并能借此了解自己人格。
教学难点:掌握自我人格完善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讲授、课堂提问、讨论、启发五、参考教材六、教学过程(一)S07:人格概述1.案例引入佳琪的妈妈参加了毕业30年的大学同学聚会,最近打电话和佳琪沟通的话题都是聚会的事情。
无话不谈的俩人发现了很多趣事:时间变迁,很多人的长相都变了,声音也变了,但是一开始聊天,就发现过去熟悉的感觉找回来了,很快认出对方。
如老李当时是个受男生欺负的老好人,现在已经做到处长,但是这次聚会时还是话不多,憨憨地在一旁微笑,哪个同学的水杯空了,总是他第一个起来给满上。
还有当时班上的风云人物老夏,可是个豪爽活泼女子,这次见面明显成熟多了,表现出少见的温柔,但是眼见有同学被灌酒,她还是忍不住出手相救,颇有当年女中豪杰的影子。
佳琪也和妈妈分享着班里同学的趣事,有的活泼开朗,有的稳重独立,各不相同。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的同学,到现在是否发生了一些变化,跟故事里发生的趣事是否相同,在3-5人的小组内分享,并尝试从这些趣事中探索一些特点。
2.人格概说(1)人格定义混淆概念——“你这样是侮辱我的人格”“别看他在外面像模像样的,其实在家里真实的性格才展示出来”“这人天生就这样的个性”“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人格等同于个性特点,是指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模式,它体现了一个人独特的精神风貌。
它具有多种成分和特质,如能力、气质、性格、兴趣、价值观及行为习惯等都会表现出我们独特的人格的差异(2)人格的特征①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千人千面”②稳定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③整体性——各种人格成分具有内在统一性④功能性——人格或性格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进而决定一个人的命运3. 人格的影响因素教师引入:佳琪妈妈聚会上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人格的稳定性,那人格特质还有多大改变的空间?(1)遗传因素一些人格特质可能受遗传倾向的影响,但遗传并不能决定我们的命运。
(2)社会文化因素塑造人格的功能。
(3)家庭环境因素社会和时代的要求往往是通过家庭对儿童产生影响的,父母的教养态度对于其人格的形成和今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4)自然环境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不仅会影响情绪,还会影响人格。
(5)扩展阅读现代气质理论把气质看为人格结构中的先天因素,将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和黏液质。
教师:根据漫画中的示例,带领学生理解四种气质类型,并邀请学生思考文学作品或历史人物中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代表人物,以更深入理解四种气质类型,再邀请学生思考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4.心理流派看人格(1)精神分析流派认为潜意识是人类行为的主宰,研究人格必须探索人格外在表现背后的东西,强调个人的童年经历对于人格形成的影响,同时这个流派也最先提出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人格内在结构包括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人格中较为原始的部分,与满足生理需要相关,循行“享乐原则”;“超我”是人格中道德和理想的部分,关注行为是否合乎社会规范,当我们的行为偏离社会规范的时候,它会引发罪恶感;“自我”在人格中扮演决策和协调的角色,既要满足本我需要,又要衡量社会可以接纳的方式,选择合适的时机,遵行“现实原则”。
(2)特质流派致力于研究一个人的人格到底包括哪些特质?(3)人本主义流派认为人格责任感和自我认同感是造成人格差异的主要原因。
(4)认知行为流派人格核心是各种习得行为模式的集合,而习惯是经过长时间的条件反射、强化、社会观察习得的。
(5)生物学流派通常用遗传和生理过程来解释人格的个体差异。
5. 人格类型与人格特质(1)案例引入佳琪周末和朋友一起去商场吃饭,听见对面一个女人大声和服务员说话:“你们餐厅是不是属于某某集团啊?到底好不好吃啊?”佳琪和朋友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了,那是一个中性打扮的中年女士,剪着利落的短发,穿着格子衬衫和牛仔裤,一个人吃饭。
佳琪和朋友对视了一下,心中有了对这个大姐的判断。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看到上述情境时,是否也在心中对这个中年女性有了自己的判断?比如她很独立,有点强势等等。
(2)类型理论卡尔·荣格是最先提出可以将人分成内向和外向两种类型的心理学家,他认为内向者的注意力、能量指向内在,通常安静、稳重;外向者的能量指向外在,通常胆大、好交际。
不同的心理学家还把人分成两种类型(A-B型)、5种类型(大五人格结构)、16种类型(16PF人格结构)。
(3)特质理论奥尔波特不认同类型理论把人简单分类的解释,他认为人格是连续的,是可以测量的,测量的单位就是特质,每个特质在全人类的表现上都是一个正态分布(见图3-4)。
奥尔波特将人格特质分为三类:首要特质、核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①首要特质: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
②核心特质:代表一个人主要特征、构成个体独特性的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有5~10个。
③次要特质,是个体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
教师:引导学生再重新思考一下自己对刚才佳琪在餐厅中遇到女士的判断,从上面的信息中真的可以直接得出“强势”的结论吗?(4)案例总结佳琪班上的同学肖剑是个孤独的人,从来不主动和同学讲话,路上同学和他打招呼他总是好像没看见,男生约他打球,他也借口不去。
慢慢他成了“边缘人”,大家提起他都说,他太冷漠、太内向孤僻。
直到有一天班上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大家对他刮目相看。
有个女生遭遇男友提分手,还被男友说成自作自受,伤心地在班里大哭。
班上的男生都摩拳擦掌,想要教训那个男生,女生们也在不停地安慰她。
肖剑这个时候却直接出去了,一会回来的时候,拿了一瓶碘酒和消毒棉放在女生桌上(女生不知道什么时候不小心擦伤了膝盖,大家都没发现),女生也收到了男友的道歉短信。
原来这都是肖剑找那个男生理论的结果,大家才发现肖剑还有这么勇敢、正义、细腻的一面。
教师总结: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多面,片面地看到别人的一些行为表现就推定他就是这样的人,非常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
接纳和认可人格框架的每一面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理解他人,而对我们自己来说,看待别人和自己的视角和框架越多,越灵活,适应性也会越强。
(二)S08:人格测试与分析1. 案例引入佳琪是学中文的,班上的女生多,大家都对星座很着迷,很多同学都能准确说出十二星座的个性特点。
星华更是其中的人物,对各种星座的运程了如指掌,深得大家的信赖。
班上白羊座的张莹和摩羯座的李佳走得很近,有谈恋爱的迹象,但是星华预言二人很难长久,“白羊座热情奔放,摩羯座死板较真,两人很难不吵架。
”最初两人并不信,挺甜蜜的,但是后来真的争吵不断,以分手而告终。
这下子星华的名气更大了,很多同学在交友恋爱上都爱问问她,我该和什么星座的人在一起?教师引导:邀请学生谈谈他们对星座的看法,以及在他们心中星座与心理学有怎样的关系?2.人格测试面面观(1)这些测试准不准?“巴纳姆现象”,即人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认知的偏差,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
教师总结:其实这只是套在谁身上都合适的一般性描述,甚至包含了相互矛盾的信息,但是当我们对自己不清楚,或者情绪低落、失意的时候更容易受到影响。
算命、星座、生肖等预测除了有心理方面的原因,还可以用概率学来解释。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这些预测常常有50%的胜算。
他们提供的往往也是一般性的解释,肯定有些内容非常符合你,有些则不完全符合,并不能准确反映你的真实心理情况。
(2)这些测试可不可信?教师:除了星座、血型等测试,市面上还有很多的娱乐化的投射测试,如选择什么动物、物品代表了你的什么性格,这些测试可能根本没有经过研究支撑,就如同上面例子一样,测试的内容和结论之间根本没有关系,并不能反映出你的人格特点。
但是很多喜欢研究星座的同学可能并不认可,因为他发现确实自己真的符合某个星座的描述,几乎一字不差。
原因除了上面提到的概率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期望效应,当你认为自己属于某种类型,会在言行上有意无意地做出那种类型要求的举动,如一个生性叛逆的小学生做了班长,结果发现他变得更负责、自律,还被大家认为具有领导才能。
3.测试技术(1)人格测试量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大五人格测验、16PF测试。
(2)投射测验投射测验是精神分析、心理动力学家喜欢采用的方式,它用间接的方法来揭示人们无意识或内隐的想法、愿望和需要。
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
(3)情境测验法行为流派更偏爱这种方法,他们将受测者置于某种情境,如挫折、压力、诱惑等,观察他们在这种情境下的行为反应,进而了解其人格特点。
(4)访谈法通过谈话的方式来快速判断一个人的人格特点。
4. 大五人格因素模型教师总结:测试分为五个维度,一般来说,每个维度的得分在6分以上属于高分,3分以下就属于低分,其中在西方的样本中,开放性维度中超过6.6才算高分,而低于4.4则属于低分。
让学生计算完得分后,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讨论这五个维度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
(1)尽责性尽责性指我们控制、管理和调节自身冲动的方式,尽责性高的人在目标导向的行为上比得分低的人更有条理、认真也更愿意坚持。
(2)宜人性考察的是一个人对其他人的态度,宜人性高的人亲近人、有同情心、信任他人、宽容,也容易心软,非常看重合作和人际和谐。
(3)神经质神经质也叫情绪稳定性,反映了一个人的情感调节过程。
(4)开放性描述了一个人开放的认知风格,他们愿意接受新观点、新的人际关系和新的环境,这是与创造力高度相关的特质。
(5)外倾性也叫外向性来表示人际互动的数量和密度、对刺激的需要以及获得愉悦的能力。
(6)课后练习课后练习:测一测准备一支吸管,一根双头棉签,一根线和一杯浓缩柠檬汁(普通的柠檬汁效果不好)。
把线系在棉签的中间,让棉签水平悬吊。
先请你做4次吞咽动作,然后把棉签的一端含在舌头上,20秒,放开。
接着,吞咽后在舌头上滴5滴浓缩柠檬汁,吞咽。
然后把棉签的另一端含在舌头上,20秒,放开。
看吊起来的棉签哪一端比较重?教师分析:在下一次课中询问学生实验的结果,并讲解一般来说外向人的棉签会继续保持水平,内向者的棉签会有一端下沉。
因为内向者对柠檬汁的刺激,反应更强烈,分泌了更多的唾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