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中城市群综合集聚度及核心城市

浙中城市群综合集聚度及核心城市


零 售 额 、货 运 总 量 、客 运 总 量 这 几 个 变 量 在 第 一 个 因 子 上 有 较
高的载荷, 因此第一个因子可命名为社会经济总量因子。二、
三产业占 GDP 比重、非农从业人口比重这两个变量在第二个
因子上有较高的载荷, 因此, 第二个因子可命名为非农产业
比重因子( 表 6)。类似的第三个因子可命名为人口 密 度 因 子 。
表 2 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 KMO 检验结果
Tab.2 KMO and Bar tlett's test
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
0.869
Bartlett’s Test of Approx. Chi-Square
1 230.874
Sphericity
会经济变量间相关性较强, 因此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因 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 表 5) 。指定提取的 3 个因子已经
子分析法是一种主要用于数据化简和降维的多元统计分析方 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 90.867%, 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很
法, 在面对诸多具有内在相关性的变量时, 试图使用少数几个 少。
摘 要: 浙中城市群作为浙江省三大主体城市群之一, 在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正在崛起
中的浙中城市群, 各个城市的规模和功能还相对较弱, 任何一个城市都难以单独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城市。通
过对浙中城市群城镇综合集聚指数的测算分析, 结合各城市的发展态势和区位特点, 将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确定
0.621 0.950 0.870 0.732 0.950 0.948 0.973 0.810 0.835 0.919 0.884
2.1.3 因子命名解释。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行
正交旋转, 以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
全 社 会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非 农 人 口 、工 业 产 值 、社 会 消 费 品
兰溪市
503.59 11.90 52.06 88.80 147.08 33.14 58.53 13 438.0 7 006.2 907.34 1 043.31
磐安县
171.82 2.63 51.19 81.39 24.16 7.35 12.39
12 119.0 6 569.3 582.64 647.64
市都难以单独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
及一批中心镇共同组成。它在一定意义上还包括周边不隶属
1 城镇综合集聚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方法
于金华 , 但 与 金 华 市 区 、义 乌 、永 康 、东 阳 、兰 溪 等 大 中 城 市 联 系 密 切 、功 能 互 补 的 一 些 县 、市 、区 。
集聚是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 集 中
表 5 因子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情况(2005)
Tab.5 Total Var iance Explained

Initial Eigenvalues
Extrac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
Total Variance/% Cumulative/ % Total Variance/% Cumulative/ %
会经济 发展要素的空间集聚 程 度 越 高 , 其 对 外 辐 射 功 能 就 越 知: 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 1230.874, 相应的概
强。因此, 可以构建城镇综合集聚指数来衡量城市群中各城市 率值为 0.000< 0.05, 说明相关系数矩阵与单 位 矩 阵 有 显 著 差
的相对地位, 进而确定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450.88 31.36 60.76 92.00 268.18 100.31 123.60 22 261.0 15 355.9 2 381.73 2 449.27
632.28 20.39 85.92 96.90 251.68 128.86 126.08 43 797.0 41 294.8 4 902.00 2 739.23
为金华市区—义乌联合中心, 并分析该联合中心的可行性及意义。
关键词: 浙中城市群; 综合集聚指数; 核心城市
中图分类号: F290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的主要载体, 已成为推动一个国家 随机变量来描述这许多变量所体现的一种基本结构, 从而将
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 力 。城市 群 的 核 心 城 市 对 于 城 市 群 数据降至一个可以掌握的水平。这既便于问题的分析, 易于抓
第 28 卷第 4 期 2008 年 7 月
经济地理 ECONOMIC GEOGRAPHY
文章编号: 1000 - 8462( 2008) 04 - 0552 - 05
Vol.28, No. 4 July., 2008
浙中城市群综合集聚度及核心城市①
陆立军 1 , 唐耀林 2
( 1. 浙江师范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中国浙江 金华 321004; 2.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 研究生部, 中国浙江 杭州 310012)
整体的发展至关重要, 是引领和带动整个城市群快速发展的 住问题的本质所在, 同时也为后续的统计分析奠定了基础。
关键力量。2006 年 8 月中共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作出《关于
新型城市化的决定》, 指出城市群是当代城市化的主要形式, 2 城镇综合集聚指数的测算与分析
浙江省要 努 力 建 设 环 杭 州 湾 、温 台 沿 海 、浙 中 三 大 城 市 群 , 以 2.1 浙中城市群城镇综合集聚指数的测算
带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这三大主体城市群中, 环杭州
浙 中 城 市 群 位 于 浙 江 省 中 部 ,《金 华 市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湾、温台沿海城市群均有功能较为齐全的大规模核心城市 ; 而 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 浙中城市群以金华市区为内
浙中城市群中各个城市的 规 模 和 功 能 相 对 较 弱 , 任 何 一 个 城 核, 由义乌、永康、东阳、兰溪 4 个市和浦江、武义、磐安 3 个县
2.1.4 计算因子得分并求城镇综合集聚指数。
表4 Tab.4
人口密度 非农人口 非农业人口比重 二三产业占 GDP 比重 工业产值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人均 GDP 人均城乡居民储蓄额 客运总量 货运总量
变量共同度
Communalities Initial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523.26 8.70 80.06
96.69 321.19
43.12 52.85 28 620.0 19 537.3 2 046.29 2 447.15
458.71 13.10 80.00 94.26 165.93 58.47 71.08 20 095.0 14 172.0 2 489.95 1 134.90
424.44 6.17 72.08 93.39
119.45 26.28 34.62 17 571.0 9 471.2 879.56 451.52
208.24 4.87 70.33 88.84
100.85 21.32 28.32 17 796.0 8 903.8 751.10 589.86
数据来源: 根据《浙江统计年鉴( 2006) 》整理计算。
① 收稿时间: 2007 - 11 - 18; 修回时间: 2008 - 04 - 05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 07BJL024)和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 2007C25020) 联合资助。
4期
陆立军, 唐耀林: 浙中城市群综合集聚度及核心城市
553
表 1 浙中城市群各县市指标数据( 2005) Tab. 1 Data of cities in mid - Zhejiang ur ban agglomer ation(2005)
Hale Waihona Puke 依 据 浙 江 统 计 年 鉴( 2006) 的 相 关 指 标 数 据 , 采 用 因 子 分
趋势与过程。城市集聚主要源于 城 市 的 规 模 效 益 、市 场 效 益 、 析法, 对浙江省 11 个设区的市和所辖 58 个县市进行城镇综
信息效益、人 才 效 益 、设 施 效 益 等 诸 多 方 面 , 正 是 上 述 各 种 效 合集聚度的测算( 应用统 计 分 析 软 件 Spss) 。在此 仅 列 出 浙 中
能力; 二三产业占 GDP 的比重、工业总产值( 亿元) 、社会 消费 数矩阵,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根值大于 1 的特征根。
品 零 售 总 额( 亿 元) 表 征 城 镇 经 济 实 力 ; 人 均 GDP( 元) 、人 均
从变量的共同度中可以看出, 绝大部分变量可被因子较
城乡居民储 蓄 额( 元) 表 征 城 镇 生 活 水 平 ; 全 社 会 固 定 资 产 投 好的解释, 信息丢失较少, 但人口密度变量信息丢失比较严重

! 城镇综合集聚指数 = 因子 i 得分×因子 i 的方差贡献率 i=1 采用上式, 计算出 2005 年底浙江省 11 个设区的市和 58
个县市的城镇综合集聚指数。根据研究重点和分析的需要, 进一步对与浙中城市群相关的市、县的计算结果进行提取, 整 理如下( 表 8) 。
为了进行时序比较, 采用浙江统计年鉴( 2005) 、( 2004) 的 相关指标数据, 运用 Spss 软件进行类似的分析, 得到结果( 表 9, 表 10) 。 2.2 对计算结果的分析 2.2.1 浙中城市群的城镇综合集聚指数分析。从浙中城市群
金华市区
义乌市
永康市
东阳市
浦江县
武义县
人口密度 / 人 /km2 非农人口 / 万人 非农从业人口比重 /% 二三产业占 GDP 比重 /% 工业产值 / 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人均 GDP/ 元 人均城乡居民储蓄额 / 元 客运总量 / 万人 货运总量 / 万 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