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四年级奥数之整数与数列(一)
四年级奥数之整数与数列(一)
如何更好的集中注意力 中 目的明确 (有预习) 固定学习时间 不打断的学习
整数与数列(一)
本讲主线 1. 等差数列及常用求和公式. 2. 图形、数列中的公差
例如, 例 ,2、5、8、11、14、17 17、 14、 11、 8、 5、 2 和=(首+末)×项数÷2 2. 求和: 和
和=中间项×项数
项数= 项数 (末项-首项 末项 首项)÷公差+1
3. 关于求和:
⑴ 1+2+3+…+n=(1+n)×n÷2
⑵ 1+3+5+7+9…=项数×项数 ⑶ 2+4+6+8+ …+2n=
【课前小练习】(★★) 1. 1、3、5、7、9、…97、99,这个数列一共有____项. 2. 4、7、10、13、16、19…这个数列的第25项是____. 3. 3 4 5 6 76 77 78=____
【超常大挑战】(★★★★★) 1 1 2 1 1 2 3 2 1 1 2 3 4 3 已知一串分数 , , , , , , , , , , , , , , 1 2 2 2 3 3 3 3 3 4 4 4 4 4 11 求: 是这串分数的第几个分数? 100
【今 讲题】例2,例3,例4,超常 【今日讲题】例 ,超常大挑战 挑战 【讲题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长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例5】(★★★) ⑴ 在1~100这一百个自然数中,所有能被3整除的数的和是多少? ⑵ 在1~100这一百个自然数中,所有不能被 这 个自然数中 有 能被9整除的数的和是多少? 整除的数的和是多少
知识大总结 , 1. 等差数列:项数,求和 ⑴ 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 ⑵ 和=(首项+末项)×项数÷2 和 中间项 项数 和=中间项×项数 2. 方法:首尾配对,倒序相加. 3 技巧:提公因数,分组计算 3. 技巧:提公因数 分组计算. ⑴ 1+2+3+…+n=(1+n)×n÷2 ⑵ 1+3+5+7+9…=项数×项数 项数 项数 ⑶ 2+4+6+8+ …+2n=?
【例3】(★★★) 计算: 2004 2003 2003 2002 2002 2001 2001 2000
2000 1999 1999 1998 2 1= ____
板块二:数列、数表中的等差数列 【例4】(★★★★) 用长度为1cm的火柴棍摆成下图,照这样下去,摆成第10幅图,请问: ⑴ 第10幅图的面积是____cm2. ⑵ 第10幅图总共用了 幅图总共 ____根火柴棍.
板块一:等差数列的基本公式 【例1】(★★) 下面的这个题,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1+3+5+…+1997+1999)-(2+4+6+…+1996+1998)
【例2】(★★★) 已知数列: 1,2,3,4,4,5,6,7,7,8,9, 10,…… 97,98,99, 100.请问: ⑴ 这个数列中一共有____个数; ⑵ 50在这个数列里是第___个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