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

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物质熔沸点高低的比较及应用一、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一般来说,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除少数外)>分子晶体。

例如:SiO2>NaCL>CO2(干冰)金属晶体的熔沸点有的很高,如钨、铂等;有的则很低,如汞、镓、铯等。

二、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同一晶体类型的物质,需要比较晶体内部结构粒子间的作用力,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

影响分子晶体熔沸点的是晶体分子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

1.同属分子晶体①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来说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沸点越高。

例如:I2>Br2>Cl2>F2。

②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如果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则分子之间作用力增大,熔沸点出现反常。

有氢键的熔沸点较高。

例如,熔点:HI>HBr>HF>HCl;沸点:HF>HI>HBr>HCl。

③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同分异构体,一般是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例如: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其熔沸点高低的顺序是邻>间>对位化合物。

④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分子晶体,分子的极性越大,熔沸点越高。

例如:CO>N2。

⑤还可以根据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状态的不同,熔沸点:固体>液体>气体。

例如:S>Hg>O2。

2.同属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熔沸点的高低与共价键的强弱有关。

一般来说,半径越小形成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就越大,晶体的熔沸点也就越高。

例如:金刚石(C-C)>二氧化硅(Si-O)>碳化硅(Si-C)晶体硅(Si-Si)。

3.同属离子晶体离子的半径越小,所带的电荷越多,则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例如:MgO>MgCl2,NaCl>CsCl。

4.同属金属晶体金属阳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金属键越强,高沸点越高。

例如:Al>Mg>Na。

三、例题分析例题1.下列各组物质熔点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A. 晶体硅>金刚石>碳化硅B. CsCl>KCl>NaClC. SiO2>CO2>HeD. I2>Br2>He解析:A中三种物质都是原子晶体半径C<Si,则熔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B中应为:NaCl>KCl>CsCl,因为离子的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熔沸点就越高。

因此C、D正确。

答案:C、D例题2.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共价键的键能大小有关的是:A.F2、Cl2、Br2、I2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C.金刚石的硬度、熔点、沸点都高于晶体硅D.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解析:F2、Cl2、Br2、I2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它们的熔沸点高低决定于分子间的作·力,与共价键的键能无关,A错;HF、HCl、HBr、HI的分子内存在共价键,它们的热稳定性与它们内部存在的共价键的强弱有关,B正确;金刚石和晶体硅都是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原子晶体,其熔沸点的高低决定于共价键的键能,C正确;NaF、NaCl、NaBr、NaI都是由离子键形成的离子晶体,其内部没有共价键,D错。

答案:B、C例题3.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Ⅵ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A. H2SB. HClC. PH3D. SiH4解析:NH3、H2O、HF分子间存在氢键,它们的沸点较高,即沸点高低关系为:NH3>PH3、H2O >H2S、HF>HCl,对应图中上三条折线。

所以a点所在折线对应第IVA族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且a 点对应第三周期,所以a表示SiH4。

答案:D例题4.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O2 I2 HgB. CO KCl SiO2C. Na K RbD.SiC NaCl SO2解析:选项A中的O2是气体,I2是固体,Hg是液体,所以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O2 <Hg <I2 ;选项B中的CO固态时是分子晶体,KCl属于离子晶体,SiO2属于原子晶体,所以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CO<KCl<SiO2;选项C中的Na、K、Rb都是金属晶体,原子半径不断增大,金属键不断减弱,所以熔点不断降低;选项D中的SiC属于原子晶体,NaCl属于离子晶体,SO2形成分子晶体,因此熔点不断降低。

答案: B例题5.(09全国卷I 29)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

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回答下列问题:(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

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____;(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是化学式是_________;(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列次序是(填化学式)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

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可结合问题作答。

W的氯化物为正四体型,则应为SiCl4或CCl4,又W与Q形成高温陶瓷,故可推断W为Si。

(1)SiO2为原子晶体。

(2)高温陶瓷可联想到Si3N4,Q为N,则有NO2与N2O4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Y的最高价氧化的的水化物为强酸,且与Si、N 等相邻,则只能是S。

Y为O,所以R为As元素。

(4)显然X为P元素。

①氢化物沸点顺序为NH3>AsH3>PH3,因为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最高。

相对分子质量AsH3>PH3,分子间的作用力AsH3>PH3,故AsH3得沸点高于PH3。

② SiH4、PH3和H2S的电子数均为18。

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角形(V形)。

(5)由题中所给出的含字母的化学式可以写出具体的物质,然后配平即可。

答案:(1)原子晶体。

(2)NO2和N2O4(3)As2S5。

(4)① NH3>AsH3>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

② SiH4、PH3和H2S 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角形(V形)。

(5)SiCl4 + 4NH3 Si(NH2)4 + 4HCl,3Si(NH2)4 Si3N4 + 8NH3↑例题6.(09山东卷32)C和Si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写出Si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从电负性角度分析,C、Si和O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2)SiC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微粒间存在的作用力是。

(3)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SiC的相等,则M为(填元素符号)。

M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

MO 的熔点比CaO的高,其原因是。

(4)C、Si为同一主族的元素,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

CO2中C与O原子间形成σ键和π键,SiO2中Si与O原子间不形成上述π健。

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C、O原子间能形成,而Si、O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

解析:(1)C、Si和O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为:O>C>Si。

(2)晶体硅中一个硅原子周围与4个硅原子相连,呈正四面体结构,所以杂化方式是sp3 。

(3)SiC电子总数是20个,则氧化物为MgO;晶格能与所组成离子所带电荷成正比,与离子半径成反比,MgO与CaO 的离子电荷数相同,Mg2+半径比Ca2+小,MgO晶格能大,熔点高。

(4)Si的原子半径较大,Si、O原子间距离较大,p-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小,不能形成上述稳定的π键。

答案:(1)1s22s22p63s23p2 O >C >Si (2)sp3 共价键(3)Mg Mg2+半径比Ca2+小,MgO 晶格能大(4)Si 的原子半径较大,Si 、O 原子间距离较大,p -p 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小,不能形成上述稳定的π键例题7.(09福建卷30)Q 、R 、X 、Y 、Z 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①Z 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 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 n mp n ;③R 原子核外L 层电子数为奇数;④Q 、X 原子p 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请回答下列问题:(1)Z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在[Z(NH3)4]2+离子中,Z2+的空间轨道受NH3分子提供的形成配位键。

(3)Q 与Y 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4) Q 、R 、Y 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作答)(5)Q 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

答案:(1)1s22s22p63s23p63d9 (2)孤对电子(孤电子对)(3)b (4)Si < C <="">解析:由题给条件知Z 的原子序数为29,29号为Cu 。

Y 价电子:ms n mp n中n 只能取2,又为短周期,则Y 可能为C 或Si 。

R 的核外L 层为数,则可能为Li 、B 、N 或F 。

Q 、X 的p 轨道为2和4,则C (或Si )和O(或S)。

因为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故可推出:Q 为C ,R 为N ,X 为O ,Y 为Si 。

(1)Cu 的价电子排布为3d104s1,失去两个电子,则为3d9。

(2)Cu2+可以与NH3形成配合物,其中NH3中N 提供孤对电子,Cu 提供空轨道,而形成配位键。

(3)Q 、Y 的氢化物分别为CH4和SiH4,由于C 的非金属性强于Si ,则稳定性CH4>SiH4。

因为SiH4 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H4大,故分子间作用力大,沸点高。

(4)C 、N 和Si 中,C 、Si 位于同一主族,则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故第一电离能大,而N 由于具有半充满状态,故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元素大,所以N >C >Si 。

(5)C 、H 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为C2H2,结构式为H-C ≡C-H ,单键是σ键,叁键中有两个是σ键一个π键,所以σ键与π键数之比为3 : 2。

(6)电负性最大的非元素是O ,最小的非金属元素是Si ,两者构成的SiO2,属于原子晶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