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咬伤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作者:邓庆秋谭洪华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34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3例患者中,男25例,女17例;年龄14~58岁,平均38岁,就诊时间5 h
内的8例,5~40 h内的31例,40 h以上的4例。
1.2 被毒蛇咬伤后,最紧要的是尽可能阻止蛇毒向体内扩散,这时切不要急着乱跑乱叫,而是应迅速地找根带子,在伤口上方5 cm左右处(近心脏端)紧紧扎住,以阻止蛇毒随血液向心脏处扩散。
若手指被咬,带子应扎在指根处;若前臂咬伤,应结扎在肘关节上方;若小腿咬伤,则结扎在膝关节上方。
然后用清水、茶水或盐水冲洗伤口,使残留在伤口表面的蛇毒被水冲走,用刀片在火焰上烧红消毒后,在伤口上作“十”字形切口,再在周围作几个小切口,让蛇毒流出,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用嘴来吸吮伤口,因口腔唾液能破坏蛇毒,只要吸吮后立即吐出,吐毕漱口,但是,口腔或嘴唇有破损,或牙齿有病(龋齿)时,则不能用此法,以免引起新的中毒。
上述处理最好在被咬后30 min内完成。
在30 min后,紧勒的带子可略微放松一点,以免肢体缺血坏死,以后每隔20~30 min放松1~2 min。
若家中备有季德胜蛇药片或上海蛇药,可酌情服用。
同时,应尽快将患者送入医院。
1.3 伤口处理以伤口为中心点,作“米”切开,或以两个牙痕为两点,作“一”或“十”形切开,深达皮下组织,避开筋腱和血管,用3%碳酸氢钠或1%高锰酸钾液反复冲洗伤口,彻底清创,伤口每天换药,凡士林覆盖,伤口尽量处于低位,伤口上方5~10 cm处利多卡因封闭,配合使用冰块或33%硫酸镁湿敷。
1.4 药物治疗
尽快使用抗蛇毒血清使之进入人体中和游离蛇毒,一般咬伤后30min内使用。
应用广谱抗菌素预防伤口感染,常规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气道分泌物多者给予654-2、地塞米松并营养支持治疗。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的神志、呼吸、心律、血氧饱和度、尿量等指标的变化。
2.2 药物护理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
患者就诊后,即建立静脉通道,并同时作抗蛇毒血清过敏试验,20 min后,试验阴性者,即用抗蛇毒血清8000 U加5%GS 250 ml静脉滴注,前15 min,每分钟15~20滴,无不良反应,于15 min后,改为每分钟30滴左右。
试验阳性者,
作脱敏疗法,注射前,静脉推注地塞米松20 mg。
破伤风抗毒素应在注射完抗蛇毒血清半小时后再作皮试。
2.3 出血护理蛇毒出血毒素导致机体产生出血,从而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下降。
因此要限制患者活动,给予吸氧。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尿量、皮肤瘀斑、伤口出血情况。
建立静脉留置,补充血容量。
检测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等防止DIC。
各项操作应轻柔,穿刺点按压时间应长一些。
嘱患者剪短指甲,以免抓破皮肤。
血压袖带应及时取下,以免阻碍血液回流。
如Hb
2.4 肾功能衰竭观察与护理蛇毒具有肾小管上皮细胞毒性和血管毒性作用,所以易出现场急性肾功能衰竭,如出现则按急性肾功衰护理。
2.5 饮食护理患者由于肠麻痹而致消化功能较差,轻度中毒患者给予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重症患者早期禁食,待肠蠕动恢复后,给予鼻饲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观察患者有无腹胀、腹痛,防止呕吐。
2.6 心理护理由于蛇咬伤后患者会产生紧张、恐惧感,因此,护士应安慰、鼓励患者,多方面关心患者,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 结果
43例患者经急救处理后,15例急诊留观2 d;24例住院治疗3~5 d;4例呼吸机辅助治
疗,住院治疗5~7 d,43例患者最后全部痊愈出院。
4 讨论
毒蛇咬伤是较凶险的疾病,但只要就诊迅速,急救处理得当还是能较好控制毒素的蔓延。
要让患者及时就医,尽早处理伤口,使用抗毒血清。
如已经发生肾功能衰竭,则需要严密监
护,在情况允许下积极进行床边血浆置换,参考以上护理要点,可提高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