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提纲1、封面2、施工组织设计报审表3、目录4、正文1 。
1 编制范围1 。
2 编制依据1 。
3 编制原则2 。
1 工程概况2.2 主要技术标准2.3 合用于本工程范围内的标准与规范2.4 主要工程项目及数量2 。
5 自然地理概况2 。
5.1 地形地貌2 。
5.2 气象特征2 。
5.3 地震2 。
5 。
4 水文地质2 。
5.5 主要不良地质3 。
1 施工组织机构3.2 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3 。
3 进场道路(含施工暂时便道、便桥方案)3 。
4 施工准备3.4 。
1 技术准备3 。
4 。
2 施工用水及用电方案3.4.3 征地拆迁情况3.4.4 机械、设备准备3.4 。
5 施工用材料准备3 。
4.6 开工报审准备3.4 。
7 首件工程开工(各类项目的首件选定及技术准备、总结) 3.5 暂时工程3 。
5 。
1 项目部驻地建设3.5.2 拌和站建设3 。
5.3 钢筋加工场建设3.5.4 预制场应包括预制场布局及具体位置,大梁底座布置 (请根据总体计划详细计算底座数量;底座间距设计应能满足施工必需的空间,包括钢筋定位架、模板、养生设施等),模板数量配置(详细计算),蒸汽(喷淋) 养生措施,混凝土拌和站及运送设备、移梁及架梁设备安排等。
3 。
5.5 弃渣(土)场布置3 。
5.6 炸药库布置3 。
5.5 试验室建设3.5.6 施工排水及排污4 。
1 劳动力动态计划4 。
2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试验、质量检验设备的配备计划4 。
3 主要材料供应方案及使用计划4.4 砂、石材料供应方案及使用计划5 。
1 对建设山区高速公路的理解5.2 对施工难点、关键点的理解5.3 总体施工组织计划5 。
3.1 路基工程总体规划(主要陈述开工及衔接);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请重点突出:取弃土场设计及土石方调配方案;5 。
3 。
2 桥涵工程总体规划(主要陈述开工及衔接);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重点突出:施工作业队设置;各作业点的资源配备;6 。
1 路基填筑试验段6 。
1.1 试验段的目的6 。
1.2 试验段位置选择6.1 。
3 试验段施工6.1.4 试验段施工总结及报批6.2 路堑开挖6 。
2 。
1 路堑试验段6 。
2 。
2 土质路堑6 。
2 。
3 石质路堑6.3 路基填筑6.3 。
1 填土路基6 。
3 。
2 填石路基6 。
4 特殊路基6.4.1 填挖交壤处理6 。
4 。
2 墙背(台背)回填6 。
4.3 软弱路基6.5 路床顶层精加工(包括级配碎石施工) 6.6 防护工程6 。
6.1 挡土墙6 。
6 。
2 护坡、护面墙6.6 。
3 抗滑桩6.6 。
4 锚杆框架梁边坡加固6 。
6 。
5 植被防护6.6.6 高边坡稳定性监测6 。
7 排水工程6 。
7.1 边沟6.7 。
2 排水沟6.7 。
3 截水沟(坡顶截水沟、平台截水沟) 6 。
7.4 急流槽6.7.5 盲沟6 。
7 。
6 路堑坡体排水7.1 地质钻探7.2 原材料7.3 模板7 。
4 钢筋工厂化加工7.5 基础7 。
5.1 钻孔桩7.5.2 挖孔桩7.5 。
3 明挖扩大基础7 。
5.4 承台、地系梁7 。
5.5 溶洞处理7.6 墩、台身7 。
6.1 U 型桥台7.6 。
2 肋板台身7.6.3 双柱墩7 。
6.4 矩形实体墩7.6 。
5 空心薄壁墩7 。
6.6 横系梁7.6.7 墩台身的养生7 。
7 墩、台帽7.7 。
1 台帽7 。
7 。
2 盖梁7.7 。
3 挡块7 。
7 。
4 支座垫石7.7.5 预埋件7 。
8 梁板预制和安装7.8 。
1 场地规划(简述)7 。
8 。
2 台座7 。
8.3 钢筋安装(预埋件布置及安装) 7.8 。
5 模板安装7.8.6 混凝土浇筑7 。
8.7 拆模及凿毛7 。
8 。
8 养生7.8 。
9 张拉7.8.10 压浆7.8 。
11 存梁7 。
8 。
12 梁板安装7 。
9 满堂支架现浇箱梁7.9.1 支架地基的检测、加固处理7 。
9 。
2 支架搭建7 。
9 。
3 支架预压7 。
9.2 模板安装7 。
9 。
3 钢筋安装7 。
9.4 混凝土浇筑7 。
9.5 施工缝处理7 。
9 。
6 养生7 。
9.7 张拉和真空吸浆7.10 桥面系及附属工程7.10.1 支座安装7 。
10.2 绞缝、湿接缝、现浇段7 。
10 。
3 桥面负弯矩施工7.10.4 桥面铺装7 。
10.5 防撞护栏7 。
10.6 结构体系转换7 。
11 渡槽工程7.12 涵洞、通道7 。
12.1 基础处理7.12 。
2 圆管涵、倒虹吸7 。
12.3 盖板涵、通道7.12.4 箱涵8.1 夏季施工8 。
2 冬季施工8.3 雨季施工8.4 汛期施工9.1 工期目标9.2 总体工程进度安排9 。
3 工期保证措施10 。
1 质量目标10 。
2 质量保证体系10.3 质量保证措施10 。
4 工程质量检查实施方案及人员组织10.5 质量事故应急处理程序11.1 安全管理体系11 。
2 安全保证体系11.2 安全管理制度11 。
3 安全操作规程11 。
4 危(wei)险源识别及其控制11.5 安全保证措施11.6 安全事故处理程序11 。
7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2 。
1 环境保护原则12.2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管理体系12.3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12 。
3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措施12 。
3 。
1 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措施12 。
3 。
2 现场环境保护措施12 。
3.3 对噪声环境的保护措施12.3 。
4 对振动环境的保护措施12.3 。
5 生态控制措施12.3.6 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12.3 。
8 对固体废弃物的控制措施12 。
3 。
9 夜间施工措施12 。
3.10 地表水和地下水防污染措施12 。
3.11 暂时用地复耕措施12 。
3 。
12 弃渣(土)场布局及其防护12 。
4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事故处理程序12 。
5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应急预案13 。
1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管理体系13 。
2 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13.3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3 。
4 文物保护保证措施13 。
5 现场文物处理程序1)总体施工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应标注时间数据和关键路线;2)施工总体计划表3)分项工程进度率计划(斜率图)4)工程管理曲线5)分项工程生产率和施工周期表6)施工总平面图施工总体平面图应附文字说明,说明施工营地、料场、暂时设施、加工车间、现场办公、设备及仓储、供电、供水、卫生、生活、道路、消防等设施的布置情况;平面图应标明各种暂时设施、暂时建造与主线位置关系.7)劳动力计划8)暂时占地计划9)外供电力需求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