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词类活用
3、“所”字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 置:放。 罾:本意为渔网,用做动词“用 网捕”,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 置人所罾鱼腹中 俘虏 不者,若属且为所虏(《鸿门宴》)
名 词 活 用 为 动 词
向往,追求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与妻书》) 4、名词用在代词“之、尔、我、汝、其”等前面用作动词。 一狼洞其中 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匹配 女幸而偶我(《与妻书》) 用蹄踢 驴不胜怒,蹄之 5、两个名词连用,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则前名词或 后一名词用作动词。 对人用刑只担心不能用尽 刑人如恐不胜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登记 吾师道也(《师说》) 从师学习 榆柳荫后檐(《归园田居》) 遮蔽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称王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灭族
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 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名词活用为动词)
明确:近几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形式,而 且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
名 词 活 用 为 动 词
1、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后面的名词 用作动词 左右欲刃相如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受副词“遂、弗、不、皆、已”等修饰的名 赐福,保佑,庇护。 小的信用不能让神 词用作动词 信服,神灵是不会赐福(指保佑)的。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指目,以手指,以目看 互相指点 皆指目陈胜 打量着陈胜。 范增数目项王 用眼示意 未云何龙(《阿房宫赋》) 出现云
• • •
动词用作名词 ①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之”:取独,不翻译 ,“出”:动词作名词, “所 出”,指地里的收成; “入”:动词作名词,“所入”,指家里 的存粮。 这里是互文,拿出家庭所有东西
• • •
•
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 得 收获、心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措施有利于农时,制度有利于事物,就是可行的。 ④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讥:诬陷、嘲讽的话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规律: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常常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 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 形容词使动用法。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 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
•
②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高:使……高,抬高 ③昂其直,居为奇货。 ⑤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主语
+ 【名词】 + 谓语
活用为状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
主语 相如〖廷〗叱之 吾得〖兄〗事之 其一〖犬〗坐于前 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谓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的类型有:
一、表示时间
1、时汉连伐胡。(当时) 2、日侍坐备顾问。 3、怨酷日深,艰辛历尽。 “日、月、岁”在动词前作状语,含有 “每日、每月、每年”之意。用在形容 词前,含有“一天天”意思。
丧,名词作动词,举行葬礼。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和殡葬。
一屠晚归(《狼》) 汝安敢轻吾射 (《卖油翁》)
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屠户
射箭的技术
(2) 从动词跟别的词结合的语法关系上来判断。 如用在“其” “之”之后,组成名词性偏正短 语,那就活用作名词。
例如: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来的人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阿房宫赋》) 收藏的财宝 经营的财宝
•
•
•鱼肉:以……为鱼肉 ②鱼肉百姓 客:把……当作门客 ③孟尝君客我 ④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做人不应当只把自己的亲人当做亲人对待, 不应当只把自己的孩子当做孩子教养。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老’ 是动词‘赡养’、‘孝敬’ ;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 ‘教育’
•
•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在……”
(在朝廷上)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当面) 2、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当……” “用……” “从 ……“
(从水路、从陆路)
※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
※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又郊败之。 练习: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 ①合流屈曲而南。(名词用作动词) ②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 (名词用作状语)
使动用法(例句)
让相如住在…
名词 (秦国)舍 让
相如广成传舍
使项伯活了下来 活 使 之(项伯)
动词 项伯杀人,臣
形容词 臣请完 使
璧
归
赵 使和氏璧完整
和英语里的区分标准是一致的:
及物动词直接跟宾语,就是说这个动作可以施 加到别的物体上,也就是后加宾语 。 比如说:射雕 ,射明显就是及物动词,射的对象是 雕,雕字紧紧跟在射后面;我打他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 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 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例如:①沛公军霸上 ②假舟楫者,非能 水 也 ③范增数 目 项王 ④二
比如,(1)2006年高考江苏卷: 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动词用作名词
主语位置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这里的人
追亡逐北
宾语位置 逃兵
宾语位置
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 意义,就活用为名词。
(1) 从动词在句中的位置来判断,看它是否处在
主语、宾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事物 的意义。
例如: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 逃跑的人,败逃的人。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
形容词词用作动词
交好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位于谓语位 置,且带了宾语。
宾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爱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 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其实质 是这个动词里面暗含着“使”的意思。可以通 过“使……怎么样”的句式进行解释、翻译。
主语使宾语具有了某种行为,就是动词对它 的宾语含有“使他(它)怎么样”的意思。 基本结构形式: 【动+宾】=【使】+宾+动
;你吃饭
不及物动词不能跟宾语,就是一个动作不能施 加到另一个物体上,也就是说它这个动作是没 有对象的,只是表示某种状态。 比如说:将军百战死,这里的死就是不及物动词, 这个动词是没有针对的对象的;我跑。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 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 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 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
•
去国怀乡,互文见义, 离开京城、家乡,怀念京城、家乡,担 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 谗、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排比互文,译为“燕赵韩魏统治者有无 数的金玉珍宝。”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 金玉珍珠 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司马(官名)子反口渴得想找水喝 饮:饮料、汤食 ⑧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小看孔子的学问,轻 视伯夷的义行 闻:见识
指出下列成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有口皆碑 2、草木皆兵 3、无所事事 4、南征北战 5、蚕食鲸吞 6、不胫而走 7、风餐露宿 8、星罗棋布 9、日理万机 名作动 成为记功碑 名作动 成为敌兵 名作动 做 名作状 向南、向北 名作状 像蚕那样、像鲸那样 名作动 长腿 名作状 在风里、在露天 名作状 像星星那样、像棋子那样 名作状 每天
文言实词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 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临时具有的某 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
特点: 一是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二是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三是“以今律古”,就是现代人以现在的语法 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 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 少。 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 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 名词作状语有的很富有修辞色彩,了解这 种语法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的句意。
名词活用为状语(比较)
现代汉语:副词、介 古代汉语:时间名词、方 位名词、普通名词等名 词短语作状语,普通 词常常作状语。 名词很少作状语。
二、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那样) 2、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的翅膀一样)
“像……”
三、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器具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箕畚)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船)
“
用 …”
3、惠等哭,舆归营。
(用车子)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1、童子隅坐而执烛。 (在墙角) 2、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昂:使……高昂 愚:使……愚笨 尊:使……尊贵
④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弱:使……削弱
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⑦富国强兵。
使国家富足,使兵力强大。
⑧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饿是动词使动)
意动用法
•
•
•
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 (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 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 作行为,而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 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 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一 般可译为"认为"、"以为 "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