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围城》讽刺艺术的特色2013级函授汉语言文学一班张莉泾川县移动公司内容摘要:《围城》是一部以时代为背景,关注时代、关注人生的杰作。
《围城》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它入骨的讽刺意味是通过情节的发展表现出来的,并以精雕的细节把它流露,讽刺的语言更是诙谐幽默,手法多样,反映了当时在中西文化交汇背影下,中国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由于这部小说的主题的复杂性和艺术的独特性,本文无意于小说的内容和主题的分析研究,仅拟对其讽刺艺术的独特性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关键词:风趣幽默比喻漫画手法名称寓义涉笔成讽《围城》是钱钟书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让人回味无穷的奇书,它首先让你笑,然后让你哭。
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深藏着令人低徊轻叹的悲剧底蕴。
钱钟书的《围城》创作基调是讽刺,撕破了那些学历辉煌的虚伪面孔,作品通过对方鸿渐及他周围的一群人,从热闹的十里洋场到闭塞的三闾大学,从国外留学生活到国内游荡经历的描绘,用漫画夸张的手法嘲弄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揭示了人生如“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这一典型的社会心理。
在中国文学史上就讽刺而言,鲁迅是辛辣幽默,老舍是深切温婉,而钱钟书受古今中西文化的教养,机敏、跃动的个人气质,周密、丰盈的书斋思考,使他的讽刺小说具有极其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围城》所表现出来的不单只是讽刺,而是将讽刺与幽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小说令人吃惊的讽刺效果通过如落英缤纷的比喻和一针见血的漫画笔法,还有名称寓义和涉笔成讽的手法表达出来,形成了小说一个十分突出的艺术特色,使其与《儒林外史》或其他讽刺作品截然地分开,显示出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讽刺力量,形成既尖锐泼辣又诙谐幽默的讽刺特色。
一、《围城》并没有贯穿始终的主要情节,而是以方鸿渐的活动贯穿全篇。
《围城》中的语言独具特色,无处不闪烁着幽默、智慧的火花,幽默可以说在《围城》贯穿始终,无论是叙述还是评论,都在真实的基础上不作空泛的指责,在讽刺可笑的人和事中让人悟出深刻的道理。
在《围城》中,讽刺与幽默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有如一卵双生,总是同时出现。
正因为这一点,小说中散发出来的幽默的清香就像“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体慝性存,无痕有味。
”①形成这种讽刺与幽默的完美结合的原因首先是由于该小说中讽刺形象的独特性,其次是作者本人的经历、个性、气质以及才学等主观因素。
如对学国文要出洋深造的分析其它学科“都是从外国灌输进来的,早已洋气可掬,只要国文是土货国产,还需要外国招牌,方可维持地位”,这里的“洋气可掬”和“外国招牌”,语言尖锐泼辣,对于新学科的内涵,对于一些留学观念,再没有比这样的讽刺更彻底的了。
方鸿渐从爱尔兰人手中买到廉价的假文凭后,回信反劝这个骗子改邪归正,爱尔兰人“气得咒骂个不停,喝了酒,红着眼要找中国人打架”,书中戏言这是“中国自有外交或订商约以来唯一的胜利”②用喜剧性的语言发出悲剧性的感叹,讽刺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贫穷落后导致外交的失败。
在讽刺之外,我们更可看到作者的深心和忧虑。
对于分析那些自以为有名的人用笔名时说“只怕一个名太大,负担不起了,化了好几个笔名来分”,“化了好几个避免”,只是不负责任或是做坏事的表示,作者对三十年代笔名泛滥的恶劣现象,在尖锐刻薄的语言中进行嘲弄。
又如方鸿渐同赵辛楣斗口,书中写道:“方鸿渐也许像这几天报上战事消息所说的保持实力,作战略上的撤退。
”③“保持实力,作战略上的撤退”这句话本来是国民党报纸为自己在日寇进攻面前狼狈逃窜所挂的遮羞布,这里通过人物的口点出,就为读者撩开了这块遮羞布,暴露出里面的肮脏东西,巧妙地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政策。
像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可以说《围城》的语言处处是幽默,时时有讽刺。
决定《围城》的讽刺与幽默联姻的另一主观方面的原因便是作者个人的经历、个性、气质及才华等因素的综合。
在钱钟书身上,确能找得见方鸿渐的影子,尽管他是反对文学的作者身世决定论的。
作者本人机智、幽默、诙谐的个性以及学贯中西的才华无疑地决定着小说讽刺艺术的基本特点,即散发出阵阵幽默的清香。
(杨绛女士的散文集《将饮茶》对钱钟书的这种性格有生动的讲述。
)在《围城》中,这种例子随处可见,现顺手拈上二例:沈太太生得怪样,打扮得妖气。
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
④后来跟中国“并肩作战”的英美两国,那时候只想保守中立;中既然不中,立也根本立不住,结果这“中立”变成只求在中国有个立足之地,此外全让给日本人。
“约翰牛”(John Bull)一味吹牛;“山姆大叔”(Uncle Sam)原来只是冰山(Uncle Sham),不是泰山;至于“法兰西雄鸡”(Gallic cock)呢,它确有雄鸡的本能——迎着东方引吭长啼,只可惜把太阳旗误认为真的太阳。
⑤在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得出,作者精心地把辛辣的讽刺、机智幽默以及渊深的知识巧妙地编织成一根闪烁着幽默之光的讽刺缨络,让人读后忍俊不禁,而且对此人此事厌恶至极,意之所指,无不束手就擒。
二、《围城》书中比喻如点缀夜空的繁星一般多的,它们形象而新奇,大多与机智轻巧的讽刺、幽默结合在一起,使得读者既感到轻松愉快,又忍不住要细细品味,这是这部作品讽刺的又一特色。
钱钟书认为比喻是“文学语言的特点”。
他的比喻常将两个看似毫不搭连的意象接通在一起而出奇制胜地产生出奇妙的效果。
对此,他认为,比喻的两者之间,不同处愈多愈大则相同处愈有烘托;分得愈远,则合得愈出人意表,比喻就愈新颖,效果也就愈新奇创辟。
作者的这番论述确实是我们理解和赏析《围城》妙喻的钥匙。
试举几例予以说明。
(1)方鸿渐受到两面夹攻,才知道留学文凭的重要。
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
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
⑥(2)鸿渐没法推避,回脸吻她。
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趾,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⑦例文1.2)中无论是用遮羞的树叶来比喻文凭的重要,还是用端茶送客、信女吻活佛脚趾等情形比喻吻的分量很轻,都体现了钱氏比喻的两方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差别,而且分得愈开,合得愈妙。
,巧妙地将差别很大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努力实现形象、深刻的比喻效果,让人耳目一新。
例文1中作者将抽象之事物(文凭的作用)形象化,在轻松的笔调中对比喻对象予以嘲讽,这正是钱氏讽刺的一大特点和成功之处。
例文2中妙喻迭出,使人几乎应接不暇,但在附掌而笑之余却留给读者丰富的回味和充分的想象余地。
比喻连用,讽刺语言措辞考究,知识内涵丰厚,这也是钱氏比喻的特点和成功之处。
至于书中将风雨中的夜行比喻为在“墨水瓶里赶路”,“鬼都得要碰鼻子拐弯”将两人在一起,人家就要造谣言比喻为“正如两根树枝相接近,蜘蛛就要挂网”将上海住房紧张比喻为“上海仿佛希望每个新来的人都像只戴壳的蜗牛,随身带着宿舍”等等,这此比喻都体现了作者对事物细致、深刻的观察、体验,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风趣的语言特色。
我们知道手段并非目的。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围城》里,它的目的便是为整部作品的讽刺艺术服务。
而这些令人拍案叫绝的比喻手法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效果。
比如前文引过的对沈太太的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下面再举个例子:“物价像吹断了线的风筝,又像得道成仙,平地飞升。
公用事业的工人一再罢工,电车和汽车只恨不能像戏院子和旅馆挂牌客满。
……贫民区逐渐蔓延,像市容上生的一块癣。
政治性的恐怖事件,几乎天天发生,有志之士被压迫得慢慢像西洋大都市的交通路线,向地下发展。
”正是这一连串形象的比喻,使得讽刺的对象在抗战初期那个病态的社会里的腐朽状况历历在目,触目惊心。
三、《围城》中讽刺的第三个特色是姓名寓义巧妙深刻,切合人物性格特点而又暗含作者的喜好,讽刺针贬于无形。
注重姓名本身与人物性格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姓名暗示人物的某些形象特征或是提示作者的创作倾向,这或许称得上是中国学者小说的一大特点。
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即在人物姓名上暗示了全书是“贾(假)雨村言,甄(真)士隐去”,与此相比,钱钟书的《围城》在人物命名上的功夫并不比曹雪芹逊色。
他融合自己在文学、哲学以及英文等方面的知识,对书中部分人物给予了“恰如其分”的命名,使人望名知其性格、人品,读后回味颇多。
现试举小说中几个人物姓名作一分析阐释。
方鸿渐:姓方寓示着他做事不圆滑。
书中有“中国人品性方正所以说天是方的,洋人品性圆滑,所以主张地是圆的”之语,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方鸿渐虽出国留学,但他本质上仍是传统的中国文人,做事方式仍是中式的,因此在现实社会中处处碰壁。
苏文纨:姓苏且有人打趣她为苏小妹,自然使人想到她也是一才女。
文纨之名有“文采昭然,品质洁白”之义,这层含义与苏文纨的早期形象应该说还是比较吻合的。
孙柔嘉:此名多半是反其意而用之。
孙小姐表面性情柔顺,实则精明厉害。
李梅亭:此人在书中炫耀他的英文译名如何独特,实则为“五月、吵闹、草地”的大杂烩,让人联想到此人好附庸风雅,而性格、人品却杂乱不堪。
至于其他姓名,如唐晓芙有“清水出芙蓉”之寓意,而鲍小姐之姓则暗示着与其交好如入“鲍鱼之肆”,等等,各有其独特寓意。
又如书中有一段关于李梅亭及其名片的描写:背面是花英文字professor May Din Lea(李梅亭教授。
May、Din、Lea分别是五月、吵闹、草地的意思)……鸿渐问他,为什么不用外国现代姓Lee,李梅亭道:我请教过精通英文的朋友,托他挑英文里声音相同而有意义的字。
……辛楣狠命把牙齿咬嘴唇,因为他想着Mating(交配)跟‘梅亭’也是同音而更有意义。
李梅亭的淫邪之相在这之前已有所暴露,而这段“戏笔”更是辛辣地嘲弄了他虚伪丑恶的嘴脸。
在小说中,卖假博士文凭给方鸿渐的那个爱尔兰人的署名也颇有意思:Patrick Mahoney。
在英文里,Pa、Ma分别是口语爸、妈的意思,而trick、honey则分别是诡计和甜蜜的意思。
确实,高手为文看似漫不经心,但一举手一投足,皆具匠心。
下面再举几例:那个爱尔兰人打听到卖假文凭的大学很多,克莱登法商专门学校,即客来登(门),效法商人(卖文凭)之意;联合大学(Intercollegiate University)即埋葬(Inter)大学的(collegiate)的大学;神玄大学(College of Divine Metaphysics)即神的(Divine)空谈(Metaphysics)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