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Ⅰ(共2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笑靥.(yâ)谙.熟(ān)腾挪跌宕.(dàng)B.睥睨..(bìnì)坟冢.(zhǒng)人为刀俎.(cǔ)C.颓圮.(pǐ)绯.色(fēi)栩栩..如生(xǔ)D.情愫.(sù)形骸.(hái)鞠躬尽瘁.(cu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和蔼清澈三番两次宽宏大量B.拼凑盘踞精神涣散不计其数C.规矩恢谐变本加厉风糜一时D.浏览纰漏脉络分明如火如荼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他为.在中国建立一种更生动快捷的销售模式感兴趣。
B.同学们都觉得他这样对待父母未免..太过分了,老师也批评了他。
C.明天就要选专业了,你到底是报计算机专业或者..其他专业?D.连用的词语,在内容上不能前后重复,否则,就会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规模相当大的百货商场里人来人往,挤得不可开交....。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还不是差强人意....。
C.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竟和一个盗窃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车。
D.改革开放以来,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必须注意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
5.依次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
无须挂画,门外有幅巨画——名叫自然。
②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③山峦爽朗,湖水清静,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
④从这时起,山涧又从左侧转到右侧,水声淙淙,跟我们跟到南天门。
A.①比喻②设问③对偶④拟人B.①拟人②设问③对比④比喻C.①拟人②反问③对偶④夸张D.①比喻②反问③对比④通感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中国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的申请。
B.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C.事故发生后,同志们严肃诚恳地批评并分析了他犯错误的原因。
D.这些软件如果单买共要1000元,可合在一起才340元,价钱便宜了近三分之二。
7.填入下文括号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人们常说,(),其实未必如此。
东方皮革厂最近生产了一种仿皮轧花提包。
做工讲究,款式新颖,人见人夸,可一只才卖30元。
A.价廉很可能物不美B.价高必定物美C.价廉就不可能物美D.价高未必物美8.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四书”是《论语》、《孟子》、《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的合称。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有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表10篇、书8篇。
C.文学史上“韩柳”指韩愈和柳宗元,“李杜”指李白和杜甫,“元白”指元稹和白居易。
D.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
9.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和领土相对的是“领空”,论领空却又是无限的,足以举目千里,足以俯仰天地,左顾有山外青山,右盼有绿野阡陌。
B.(林冲)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C.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
)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的贡献。
D.作者不说“密”,而说“你挤着我我挤着你”。
10.下列句中与其他加点词活用方式不同的一项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C.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D.相如廷.叱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12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1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练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二、单项选择题Ⅱ(共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
成语是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
‚四字格‛是汉语成语的常见形式,也是汉语使用者最喜欢的形式之一。
吕叔湘先生曾这样指出:‚四音节好像一直都是汉语使用者非常爱好的语音段落。
最早的诗集《诗经》里的诗以四音为主,启蒙课本的《千字文》、《百家姓》、《李氏蒙求》、《龙文鞭影》等等都是四音。
亭台楼阁常有四言的横额,流传最广的成语也是四言为多。
‛为什么‚四字格‛备受使用者喜爱呢?其中有诸多原因。
首先,因为它是最具有汉语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
‚以偶为佳‛是古人崇尚对偶的美学观,本质上也是认识世界的哲学观。
古人对客观美的认识,就是成双成对的:‚天‛和‚地‛,‚方‛和‚圆‛,‚日‛和‚月‛,‚山‛和‚川‛等等。
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对联要求上下两联字数、结构相同,平仄相对;诗歌讲究对仗,尤其是律诗,是一定要用对仗的。
古人之所以格外重视四言,是因为‚四言‛是唯一的字数较少但能一次四分又能两次偶分的一种形式,最能体现‚以偶为佳‛的要求。
从语言内部考察,‚四字格‛结构灵活多变,它几乎能配置任何一种语法关系,满足结构变化的需要。
再从音律上看,‚四字格‛大多能平仄相间,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由此可见,汉语成语在形式上选择了‚四字格‛,其根深深扎在汉语文化的土壤中。
从现代心理特点来分析,它能提高记忆的效率。
可见,‚四字格‛作为汉语文化特有的一种‚经典‛形式,确有它的精妙之处。
从内容上看,成语也是汉语语言文化的精华所在。
出自寓言的成语如狐假虎威、守株待兔等,这些成语都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闪动着智慧的火花。
出自神话传说的成语如点石成金、南柯一梦等,这些成语往往反映某种精神或说明某个道理,使人们受到鼓舞或得到启示。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如‚一鼓作气‛、‚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有些是历史事件的概括,有些则是历史人物的言行。
还有一些非典故性的成语,大多来自古代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这些名篇,也是我们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由这些‚珍品‛锤炼出的成语,往往是作品的精华所在。
如儒家经典《论语》一书产生的成语,收在《成语探源辞典》中的有166条。
这些成语,有的就是《论语》中的原文,如哀而不伤;有的把较长句子精简压缩,变成四音节成语,如患得患失;还有的是把出处不同,而意思相关的双音节词合在一起,构成四音节成语,如‚屏气凝神‛。
还有一些其他方法,但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其结果都是保留了原文中的精华部分。
13.对古人格外重视“四字格”成语的原因阐述不正确的一组是()A.它是最具有汉语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语文化中“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
B.四音节一直是汉语使用者爱好的语音段落。
C.“四字格”结构灵活多变,它几乎能配置任何一种语法关系,满足结构变化的需要。
D.“四字格”能体现出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14.下列成语的出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画蛇添足”、“黔驴技穷”出自寓言故事。
B.“图穷匕见”、“精卫填海”出自神话传说。
C.“卧薪尝胆”、“开天辟地”出自历史故事。
D.“叶公好龙”、“勾心斗角”出自文学作品。
15.第二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A.举例子B.作比较C.下定义D.分类别16.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它”和“这些”的准确含义是()A.“它”是指汉语声调特有的节奏感和音乐美,“这些”是指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寓言。
B.“它”是指音律,“这些”是指历史故事、寓言和名家作品。
C.“它”是指平仄相对,“这些”是指神话传说、寓言和历史故事。
D.“它”是指“四字格”。
“这些”是指古代一些名家的名篇。
三、单项选择题Ⅲ(共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20题。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
17.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张良出,要项伯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沛公奉卮酒为寿1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臣活之”中的“活”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B.沛公军.霸上C.范增数目.项王D.刑.人如恐不胜19.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与“不如因善遇之”中的“因”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相如因.持璧却立B.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C.因.循守旧D.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20.与“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句话的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派遣将士守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
B.所以派遣将士守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
C.用派遣将士守关的办法,来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
D.之所以派遣将士守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事故。
四、填空题(共10分 21~26题每题1分 27~28题每题2分)21.,清泉石上流。
22.天生我材必有用,。
2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4.《琵琶行》一文,抒发了作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苦闷与感慨。
25.“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描写的是(人物名)。
26.《国务院关于成立国家行政学院的通知》中,“国务院”属于通知“三要素”中的。
27.《水浒传》作者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71回本第10回,文章通过林冲的遭遇有力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社会现实。
28.将下面这段话改写成一组排比句。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和壮美的画卷,而是一粒种子、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播种、培育和描画、渲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