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过程中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肯定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求教师要改变角色,要发挥学生的在学习中
的主体地位。
我们要认识到以学生为主体,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
作用的降低,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层次和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当中要起引
领和指导性的作用。
我认为,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
方面的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学习热情。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
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探索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引发对所学知识的积极思考和求知的欲望使被动变主动,
积极探索,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摒”弃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学习的兴趣从哪里
来?一部分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喜好,而更多时候要靠教师挖掘教材中的激
励因素,加以激发,把枯燥无味的数学问题加工成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问
题,让生生熟知,也就是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
教学中我通常通过猜谜语、讲故事、编歌谣、做游戏、设悬念等途径,创设教学情
境,这些手段其目的激发学
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进入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的教学当中,让学
生产生积极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探究的强烈求知欲望,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
喜悦和快乐。
为了培养学生对学习的长期兴趣,使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自
主学习的自觉性,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目
标,教师在教学当中对学生要有针对性培养和指导。
通常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个别谈心,了解学生对学习的真实想法,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让他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让他明白自己是会学习的人,若自己不会学习将被时
代淘汰。
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成功的事例,介绍养成独立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让
学生明确具备了这种独立学习的能力, 将终身受益。
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有的放矢。
传统的教学理念使不少教师把课堂当作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知不觉中垄
断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把课堂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
自主学习就是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探索,获得知识。
所以我们教师就要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自主实践的机会。
具体应落实在以下几方面
1、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交流的时间。
教师要坚信学生的能力不是“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读”和探讨出来的,只
有学生自己“读”出来的能力,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体现。
2、要给学生以说话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思想只有通过交流和碰撞才能迸出火花。
在课堂教学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若教师不让学生说,就等于堵了他们学习的一条渠道,久而久
之,学生也就变成了被动接受外界信息的“容器”。
课堂上应是学生主动说话的阵地,
把他们内心的疑惑、感受表达出来,无疑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品格。
开始的时候,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比较肤浅,不着边际,甚至在课堂上招致学
生的哄笑,这时教师一定要加以鼓励,进行点拨和引导,久而久之,学生们便具有能
提出较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励学生质疑解难,不仅
能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使
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为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潜力充分开发出来,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
三、在课堂教学中应适时指导和给以帮助。
自主学习是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由
被动变为主动的一种尝试。
但这种学习方式如果运用不好,便会流于
形式,教学过
程表面上看来热热闹闹,实际上效果并不理想。
因此,要真正让这种学习方式落到
实处,教师的有效指导至关重要。
由于长期的被动学习,使学生养成了等着老师讲的依赖思想。
刚刚开始自主
学习时,他们往往不知学什么,感觉到无从下手,这时就需要教师在规划学习目标
方面给学生一些指导。
我们可以逐步教给学生一些方法,这样在自主学习一开始,
他们就知道自己该从哪儿入手,该学些什么,该完成什么。
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为什么难以养成呢?除了学生不知道学什么,还有一个
主要原因是学生不会学习,也就是不知道怎样学。
因此我们教师要在平时授课中
对学生多一些学习方法的指导。
比如如何做好预习,如何记笔记等。
除此之外,结
合章节教学的要求,帮助学生归纳各类学习方法等。
使学生能通过一节的学习,习
得方法,能举一反三,具备学习这一类知识的自学能力。
四、在课堂教学中应肯定评价和积极鼓励励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能步入自主性学习轨道,教师要给学生充分肯定,
积极鼓励。
当学生的意见出现知识性错误时,教师要正确进行引导,不能当着学
生的面讥笑和挖苦,这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当学生的意见有个
别小错时,
教师要予以包容;当学生的意见有独到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
事实证明,
教师对学生的肯定评价具有积极的强化作用,能激励学生再接再厉、产生积极向
上的力量。
赞扬、表扬、奖励一般比责备、批评、惩罚更具有激励作用,教师在
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多方位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多表扬、少批评。
在评价时,要改
变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学生的做法,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如:学习基础的差异、能
力水平的差异、性别的差异。
只要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哪怕是最细微的进
步,都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然而,表扬的作用不是无
限的,心理学告诉我们:表扬给予的方式比批评给予的多少更重要,因此,教师在运
用表扬与批评时,要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要奖惩分明,要以理服人,这样才能收
到较好效果。
总之,学生的自主学习不是自发学习,而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以学生为
主体,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由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同样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点拨,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多、更好,乃至更会学、更乐学,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更好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