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西格玛报告汇总
(响应为 乳液浓度,Alpha = 2.31
因子 A B 名称 平床过滤器 液压系统
标准化效应的正态图
(响应为 乳液浓度,Alpha =
99
0.05)
0.05)
效应类型 不显著 显著
因子 A B 名称 平床过滤器 液压系统
95 90 80 70
A
A
百分比
项
B
60 50 40 30 20
B
AB
10 5
4
平床过滤器过滤
中风险
8
测量阶段主要工作
过程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表
测量阶段主要工作
通过对液压系统、乳液循环系统跑冒滴漏查找,有效的降低了相应的 RPN值,当从表中仍可发现乳液循环系统跑冒滴漏现象严重,这与乳液腐蚀 性强,各管道均存在不同程度腐蚀有关。与点检员王宇鹏商议,在六月份 计划中报备不锈钢无缝钢管,在大修时对各管道进行全部更换。
1
0
2
4
6
8 10 标准化效应
12
14
16
18
-5
0
5 标准化效应
10
15
பைடு நூலகம்
乳液浓度 主效应图
数据均值 平床过滤器 2.5 2.4 2.3 2.2 液压系统
均值
2.1 2.0 1.9 1.8 1.7 故障 无故障 漏油 无漏油
可以看出主效应显著,交互效应不显著
五、控制阶段主要工作
控制阶段主要工作
1、运用控制图对项目进行验证
测量阶段主要工作 3、Y的过程能力分析
测量阶段主要工作 4、运用FMEA找出可以快速改进机会,实施改进
乳液循环系统运行过程流程/风险评估表
过程步骤 1 2 3 液压系统动作 风险评估 低风险 5 6 7 过程步骤 磁过滤过滤 二次过滤过滤 排放脏乳液 风险评估 中风险 低风险 低风险
喷 油 导 板 喷 射 乳 低风险 液 乳液管道内循环 低风险
3、对改进前后进行假设检验
改进前后乳液浓度数据(同为加3桶轧制油时)
改进前 改进后 1.3
2.65
1.33
2.62
1.62
2.4
1.89
2.74
1.75
2.8
1.6
2.66
1.51
2.6
1.88
2.83
1.83
2.92
(1)检验方差相等性
分析阶段主要工作
可认为两总体方差相等
分析阶段主要工作
4、分析阶段工作总结 在分析阶段,小组成 员通过对轧制乳液数据的 收集与故障的分类对比, 找出影响乳液浓度的关键 因子为平床过滤器故障与 液压系统漏油,为此,通 过维护人员对平床过滤器 的改造与对漏油故障的处 理,在加相同新轧制油的 情况下,乳液浓度与改进 前相比有了明显提高,因 此,在改进阶段要针对这 两项影响因素进行实验设 计.
四、改进阶段主要工作
改进阶段主要工作 DOE试验设计
标准序 9 运行序 1 中心点 1 区组 1 平床过滤器 故障 漏油 漏油 浓度 1.35
12 6 1
8 10 5 11 2 3 7 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六西格玛年度汇报
减少10#轧机新轧制油用量
一、 定义阶段主要工作 二、 测量阶段主要工作 三、 分析阶段主要工作 四 、改进阶段主要工作 五 、控制阶段主要工作
一、 定义阶段主要工作
定义阶段主要工作
1 、项目选定
10#轧机作为全世界最宽的六辊轧机,担负着轧制全厂大量 重点合同的任务,由于设计等原因导致10#轧机侧支撑故障高,乳液 过滤系统过滤效果差,从而导致新轧制油用量居高不下。随着钢铁行 业形势日益严峻,降本增效压力逐渐增大,为节约成本,选定此问题 为六西格玛项目。
分析阶段主要工作
二、主要问题原因改进方案 1、平床过滤器改进方案 1)中夜班每班两次对平床过滤器进行检查,发现滤纸断裂需及时处理; 2)及时清理过滤器内油污; 2)增加排污阀门,减少乳液排放量及新乳液加注量. 2、漏油问题改进方案 1)更换侧支撑油缸密封; 2)更换抱持爪油管,换用不锈钢无缝管.
分析阶段主要工作
无故障 无故障 故障
无故障 无故障 故障 故障 无故障 故障 故障 无故障
无漏油 漏油 漏油
无漏油 漏油 漏油 无漏油 漏油 无漏油 无漏油 无漏油
2.68 2.23 1.57
2.60 2.32 1.50 2.02 2.28 1.89 1.98 2.74
改进阶段主要工作
标准化效应的 P a r e t o 图
3
1.31 2.34 2.51 3.67
4
1.42 2.29 2.33 3.69
5
1.35 2.31 2.44 3.66 1.342 2.276 2.42 3.702 3.19 3.74 3.918 2.404 2.492 1.898 2.52
3.11
3.73 3.89 2.45 2.45 1.92 2.43
测量阶段主要工作
2、测量系统分析
样本序号 1 1 2 3 4 5 6 7 8 9
1.34 2.21 2.46 3.78
化验值 2
1.29 2.23 2.36 3.71
移动极差 样本均值 样本极差 0.13 0.13 0.18 0.12 0.18 0.13 0.12 0.18 0.14 0.14 0.18 0.934 0.144 1.282 0.512 0.55 0.178 1.514 0.088 0.594 0.622
0.11
0.16 0.15 0.17 0.1405
0.888
0.154 0.072 0.4 0.5088
测量阶段主要工作
从图中可看出控制图是稳定的,可估算得出: 测量系统波动σ ms=0.1405/3.735=0.0376 批次间波动σ p=0.626/3.735=0.1362 系统总波动σ T=0.1413 测量系统能力P/TV=σ ms/σ T*100%=26.62% 所以该系统可以使用 由数据组数=1.41 σ p/σ ms=5.11,所以系统分辨率足够
2.28 2.27 2.25 2.64 2.26 2.22 2.1 2.54
化验值 3
2.28 2.37 2.18 2.57
移动极差
4
2.34 2.28 2.11 2.58
5
2.34 2.28 2.23 2.72
样本均值 2.3 2.284 2.174 2.61 1.736
样本极差 0.08 0.15 0.15 0.18 0.11 0.22 0.016 0.11 0.436 0.874
3.1
3.77 3.92 2.31 2.51 1.84 2.42
3.26
3.66 3.96 2.49 2.55 1.98 2.57
3.2
3.75 3.97 2.38 2.41 1.84 2.58
3.28
3.79 3.85 2.39 2.54 1.91 2.6
10
11
测量阶段主要工作
样本序号 1 2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定义阶段主要工作
• 轧机各处液压油泄露有可能导致乳液浓度的降低。 • 通过了解近五年的产量变化发现,10#轧机产量呈现上升趋势,所以 有理由认为是由于过滤系统能力不足导致 • 其他方面:由于人员配置、测量人员及仪器的不同等原因也可能导致 新轧制油用量的增加
二、测量阶段主要工作
测量阶段主要工作
1、运用鱼骨图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改进后过程受控
UCL=0.4504
0.4
移动极差
0.3 0.2 0.1 0.0 1 2 3 4 5 6 7 8 观测值 9 10 11 12 13 14 15 LCL=0
__ MR=0.1379
控制阶段主要工作
2、10#轧机日常管控计划
(1)、每班观察过滤器运行状况,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处理; (2)、及时更换滤纸,发现滤纸断裂及时进行连接,保证乳液全部过滤; (3)、每半年进入过滤器内部对内部链条、筛板等进行检查,发现断裂 情况及时处理; (4)、每年对过滤器内部进行清理,保证内部清洁,减少沉积油泥. (5)、每班观察两次高压、低压泵站、齿轮润滑泵站液位情况,发现泵 站液位有异常变化,应立即查找漏点,并与生产商量尽快处理。 (6)利用检修时间,分区域对设备液压管路,尤其是漏油点容易混入乳 化液的油路紧固法兰螺栓,更换失效密封。
序号 浓度 1
2.65
2
2.62
3
2.4
4
2.74
5
2.75
6
2.66
7
2.6
8
2.83
9
2.82
10
2.65
11 2.9
12 2.78
13 2.49
14 2.53
15 2.6
C 1 的 I -M R 控制图
3.0 2.8 UCL=3.0346
单独值
_ X =2.668 2.6 2.4 LCL=2.3014 2.2 1 2 3 4 5 6 7 8 观测值 9 10 11 12 13 14 15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72
2.66 2.43 2.39 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