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课《蜘蛛开店》教案

20课《蜘蛛开店》教案

课题:20、蜘蛛开店
教材分析:
《蜘蛛开店》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这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讲述的是一只蜘蛛因为寂寞、无聊决定开一家商店。

他卖口罩,来了一只河马,他织口罩用了一整天。

他卖围巾,来了一只长颈鹿,他织围巾足足忙了一个星期。

他卖袜子,来了一只四十二只脚的蜈蚣,他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半的学习后,在识字量、自学能力和讨论思考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他们喜欢听故事、讲故事。

本课内容生动、故事性强,自然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教学目标:1. 会写一个生字“商”。

2. 朗读课文,能够根据示意图讲故事。

3.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根据示意图讲故事。

2.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归纳总结法、品读分析法
教学过程:
《蜘蛛开店》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蜘蛛开店》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

自由读课文,思考:小蜘蛛开店都卖了些什么?遇到了哪些顾客?
读后交流,师相机贴板书。

那现在你能不能根据示意图,用上“蜘蛛想卖(),()来了,结果()。

”这样的句子把整个故事连起来讲一讲。

二、细读课文,理解体会
(一)学习“蜘蛛卖口罩”的故事
1.过渡:刚才同学们用几句话就让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讲了什么,那怎样把故事讲得更清楚、更有趣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一个小故事。

出示自学提示:自由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找每个自然段蜘蛛都做了什么。

2.指名反馈,指导朗读。

第2自然段:板书“卖什么”。

指导朗读:读出自信。

第3自然段:板书“写招牌”。

指导朗读:吆喝招牌。

第4自然段:板书“顾客来了”。

指导朗读:体会蜘蛛的不容易。

第5自然段:板书“结局怎样”。

指导朗读:改变主意。

3.总结方法
瞧,这就是蜘蛛卖口罩的故事,读完故事后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提取出了四点
关键信息,有了这四点关键信息就能够快速帮我们理清这个故事的思路了。

(二)小组合作学习“蜘蛛卖围巾”、“蜘蛛卖袜子”的故事
1.过渡:蜘蛛卖口罩的故事可真有趣呀,那他又是怎么卖围巾和袜子的呢? 4人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第5~11自然段,找找与“蜘蛛卖口罩”故事相似的地方。

2.指名反馈:
(1)卖什么:(男女生配合读)
就卖口罩吧,因为口罩织起来很简单!
还是卖围巾吧,因为围巾织起来很简单!
还是卖袜子吧,因为袜子织起来很简单!
(2)写招牌:(师生配合读)
口罩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围巾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袜子编织店,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

(3)顾客来了:(教师引读)
顾客来了,是一只河马。

顾客来了,只见身子不见头。

蜘蛛向上一看,原来是一只长颈鹿,他的脖子和大树一样高,脑袋从树叶间露出来,正对着蜘蛛笑呢。

原来那位顾客竟是一条四十二只脚的蜈蚣!
(4)结局怎样:(重点词突出读)
河马的嘴巴那么大,口罩好难织啊,蜘蛛用了一整天的功夫,终于织完了。

蜘蛛织啊织,足足忙了一个星期,才织完那条长长的围巾。

蜘蛛看到顾客后,却吓得匆忙跑回网上。

3.总结
聪明的同学们都发现了,三个小故事在情节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发现了这
个规律,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完整地讲故事了。

(三)讲故事
1.根据示意图及总结出的四点关键信息,同桌一起讲,把故事讲清楚,讲有趣。

2.指名上台借助示意图及总结出的四点关键信息讲故事,加表情、动作。

3.总结
同学们,故事学到这,你有什么发现?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蜘蛛?(思维简单)
(四)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这只小蜘蛛,你想要重新开店,你会怎么做?
2.指名反馈。

3.总结
同学们,你们瞧,如果小蜘蛛在开店时可以借鉴大家给他出的主意,在想法方面发生一些改变,就可以收获不一样的结果呢!
设计意图:
此环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梳理故事情节,让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发现课文结构反复的特点,通过读故事——讲故事——编故事的教学思路展开教学。

四、总结升华
同学们,你们瞧!简单的示意图就能帮助我们理清文章的思路,今后,大家在读故事的时候近可以像我们这节课一样,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借助示意图把故事完整地讲给你的伙伴或者父母听。

板书设计:
20.蜘蛛开店
卖什么
写招牌
顾客来了
结局怎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