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诗歌鉴赏分析意境型

诗歌鉴赏分析意境型

诗歌鉴赏答题模式
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从“情”和“景”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赏析。

【解答分析】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①描图景②点氛围③析感情
【答题示例】
点绛唇·越山见梅(吴文英)
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

瘦还如许,晚色天寒处。

无限新愁,难对风前语。

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
..空山暮。

【注】横笛:笛曲中有《梅花落》,此处暗指梅花凋落。

【问】有人认为这首词表现出吴词“清疏空灵”的特色,请联系结尾“行人去,暗消春素,横笛空山暮”所表现的意境来谈一谈。

【答】行人离去,梅花凋零,悠扬的笛声在山中回荡,空余一抹夕阳(描图景)。

营造了凄清、悠远的意境(点氛围)。

表现出吴词“清疏空灵”的特色(析情感)。

【针对练习】下面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卜算子•黄州定惠隐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冬,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答:
【针对练习】下面这首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答:
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