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长郡双语实验中学2013年下学期初三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总分:100分时量:60分钟命题人:陈琼林审题人:周天喜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O--16 C--12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5小题,共45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铁丝生锈C.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富氧空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做燃料C.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以防腐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3.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液体B.点燃酒精灯C.称量氯化钠固体D.加热固体4.对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有大量的白烟生成B.木炭在空气中加热,出现红热现象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5.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B.制备气体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C.掏沼气池前,先进行灯火试验D.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结束实验时先将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停止加热6.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钙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D.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7.碳家族中,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如下图所示)。

关于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是一种单质B.每个C60 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8.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B.C可以将CuO 中的Cu 还原出来C.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D.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9.核电站中可用硼酸(H3BO3)吸收中子,阻断核辐射。

硼酸中硼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2 C.+3 D.+410.如图是“尾气催化转换器”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2B.图中的反应物全部是化合物C.该反应不是化合反应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1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活性炭可降低水的硬度B.肥皂水可检验硬水和软水C.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物D.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12.下列关于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水是循环的,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不会减少B.石油分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多种产品,属于物理变化C.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D.更多的利用太阳能可减少环境污染13.学会用化学解决生活问题是学习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下列物质鉴别和除杂方法错误的一组是()A.除去CO2中少量CO──点燃气体B.鉴别软水和硬水──肥皂水C.除去CO中的少量CO2 ──通过红热的木炭 D.鉴别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14.目前食品安全备受关注,台湾传出“毒饮料事件”,一些厂商在饮料中违法添加了“塑化剂”。

塑化剂的主要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其化学式为C24H38O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中含有1个O4新型分子B.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6:1C.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氧化物D.一个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分子中含有66个原子15.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H2O H2↑+O2↑C.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2D.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填空题(每空2分,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4小题,共19分)16.(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氩气_____________ ;3个氢氧根离子。

17.(3分)我国科学家陈乾旺等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440 ℃和800大气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和金属钠反应产生金刚石和碳酸钠,合成的金刚石最大达1.2 mm,完全可以满足工业用途。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4分)化学世界中许多物质的组成相同,但性质却不同:(1)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不同;(2)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不同。

19.(8分)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顺利升空。

航天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其表面材料易发生膨胀或收缩,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镱、镓、锗三种金属组成的金属化合物在加热条件下,既不膨胀也不收缩,而且还导电。

其中,镓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和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如图所示:图1 图2 图3(1)镓属于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镓元素的原子序数为,相对原子质量为。

(3)图1所表示的粒子的化学符号是。

三、简答题(每空2分,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2小题,共12分)20.(7分)今年,山东省青岛市“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是建国以来石化发生的最惨重的事故。

漏油事故造成油气混合气体闪爆起火,损失惨重。

(1)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

剧烈燃烧也易引发爆炸。

燃烧的条件有哪些呢?。

(2)进入管道内的石油气为什么发生的是爆炸,而不是平静燃烧?。

(3)若在家中发现燃气泄漏,应该如何做?。

21.(5分)A、B、C、D、E、F分别表示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D、F均为黑色固体,D中原子个数比为3:4,B、C、E均为无色气体,但C有毒。

(图中“—”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 ;(2)D→B的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2小题,共18分)22.(9分)下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1)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

(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用B 作发生装置,其收集装置通常是 (填字母),请写出实验室制氧气用B 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常温下,硫化氢(H 2S )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 )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该反应方程式为FeS +H 2SO 4(稀)= H 2S↑+FeSO 4,已知H 2S 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且溶于水、乙醇、甘油。

则应选择 (填字母)来作为发生和收集装置。

23.(9分)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如:用浓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

[假设] 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小青的假设:气体X 中除了有CO 2外,还有实验目的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沦 探究所用澄清石灰水是否变质 ①用一支试管另取少量原澄清石灰水 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反应制取CO 2 ③ 步骤③中现象为: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略 步骤③中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澄清石灰水未变质Ⅱ.小青的探究:略五、计算题(1小题,共6分)24.(6分)某同学取含杂质的锌粒与稀硫酸来制取氢气(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

现称取该锌粒10g ,加入到盛有50g 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最后称得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为59.8g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 H 2SO 4 = ZnSO 4 + H 2↑)计算:(1)产生氢气的质量;(2)参与反应的锌的质量。

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5小题,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C B C C C D 题号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C A A A A D D二、填空题(每空2分,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4小题,共19分)16.Ar 3OH-17.3CO2 + 4Na = C + 2Na2CO3(条件:440 ℃和800大气压)18.(1)碳原子排列方式;(2)分子种类、分子结构。

19.(1)金属(2)31,69.72(3)Ga3+三、简答题(每空2分,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2小题,共12分)20.(1)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迅速膨胀。

(3)开窗通风,关闭阀门。

21.(1)CaO;(2)CaCO3+2HCl=CaCl2+H2O+CO2↑;CaCO3CaO+CO2↑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2小题,共18分)22.(1)长颈漏斗。

(2)C或E,2H2O22H2O+O2↑。

(3)E。

23.[假设] HCl[实验探究] Ⅰ.实验步骤: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能的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五、计算题(1小题,共6分)24.(1)0.2g;(2)6.5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