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慢病管理健康促进

慢病管理健康促进

强调病人为中心,并整合足够资源以提供病人自我管理所需的 健康知识、信心以及解决问题的技能 病患在健康管理扮演中心角色 自我健康管理支持战略 评估、目标设定、行动计画、问题解决及追踪 支持自我管理的社区资源
健康服务输送系统设计
以慢性病照护的3R:登记(registration)、追踪(recall)和年 度检查(review),为基本照护服务要求。规划照护团队的组 成与运作及照护管理的权责以达成有效的疾病管理
慢性病管理之前提
对的事情 对的病人
对的时间
慢性病管理模型
慢性病照护六个要素
CCM模式归纳有效的慢性病照护必须包括以下六大要素 社区资源与政策 健康照护组织 病人自我健康管理支持系统 健康服务输送系统设计
决策支援
临床信息系统
机动的社区资源
透过慢性病照护网的运作整合公部门、医疗供给者和社区资源, 并协调相关政策计划的投入 病人加入有效的社区计画中 建立伙伴关系补强不足之服务及避免重复工作 倡导改善病人照护质量的政策
资料分析方式 利用糖尿病共同照护系统或人工方法,撷取最近ㄧ次AIC、腰围、血压、 TG、HDL等检查值,将病人做分级
全球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现状(二)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2020年慢性病死亡将占全球总死亡数的75% 其中:冠心病71% 脑卒中75% 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占疾病负担的60%

糖尿病70%
我国慢病的流行趋势
每年我国约有600——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其中心脑血管 病者约有200万人
2005年3月20日中国CDC《防治慢病专辑》
目前确定重点管理病种
高血压——控制血压、血脂 糖尿病——控制血糖、血脂 脑卒中
冠心病
—控制病情的继续发展、恶化及并发症的发生 COPD
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
个人生活方式
饮食、运动、吸烟等
60%
慢病主要病因
10% 8% 22 %
社会 因素
其他因素
美国的Edward L Bortz于半个世纪前率先将慢性疾病或病况称为”The chronic invalid” (Bortz, 1948)。当时,已发现到人的帄均寿命会因慢性病而 缩短,且各种慢性病患之帄均年龄分布亦有其特殊之处,如所有慢性病患者 之帄均年龄约为56岁,结核病患者26岁,烧烫伤患者19岁,癌症、中风、动 脉硬化性心脏病及老年性骨折等常见之老人或慢性病患者则约为75岁。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的分工
CHS机构 疾病筛查 病例随访管理 常见病处理/生活方式干预 并发症发现/转诊前处理 医院 疾病确诊
治疗方案确定
疑难病诊治 危重患者抢救
科研、教学
CHS发展趋势
慢性病管理:随意规范化个性化(控制) 目标:疾病诊疗疾病管理健康管理 照顾/参与对象:患者高危人群健康人群 成本/效益提高:个案单病种社区健康
结肠癌
不良生活方式:多食、少动、吸烟、酗酒 精神因素、不良社会、环境因素
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的目标
通过实施以健康促进为主要策略的干预活动,降低人群中慢病 的危险因素,控制慢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上升趋势。
通过高危人群和患者的早期发现、随访管理与规范化治疗与干
预,控制病情稳定,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 生活质量。
全球慢性病的流行特征及现状(一)
在全世界范围内,慢性病是除最贫穷发展中国家外其他国家的 主要疾病负担,是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2001年,慢性病死亡占全球总死亡数5560万的60%,全球疾病 负担的47%。 全球慢性病总死亡的50%为心血管疾病 79%在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年龄在45-65岁之间
-Doll R. Preventive Medicine, 1985
社区管理的主要慢性病
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脑卒中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肿瘤
慢性病防治策略
以公共卫生观念为主导,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全人群干预和高危人群干预相结合 (分层管理) 以健康促进为手段进行综合防治(行为干预+药物)
慢性病之滥觞
在一个世纪前,已注意到人的死因有一大部份须归因于慢性病,如美国纽约 市于1900年,包括老人、年轻人及小孩子等各年龄层中有26%死于慢性病, 到了1940年,此数字已提升至70%,其间虽有因疾病或病况之归类知识及技 术之落差,但不可否认者为慢性病逐渐腐蚀个人之健康,终让人提早在不理 想之健康状况下步入生命的终点。
慢性病管理(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CDM))
Wagner E.H. 于1993年开始发展有效照护慢性疾病的模式,于 1999年提出 Chronic Care Model (以下简称CCM模式)(Wagner et al,
此模式以系统改变为前提,强调团队照护及医病协商 (collaborative decision making),此模式亦可应用于初级预防和 健康行为改变(Glasgow et al, 2001) ,但须更加延伸强调小区资 源与政策。
慢性病的分类(一)
按照国际疾病系统分类法标准将慢性病分为: 1、精神行为障碍:老年痴呆、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神经症 (焦虑、抑郁、强迫) 2、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3、循环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心肌梗塞、肺 心病等 4、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胰腺炎、胆石症、胆 囊炎、脂肪肝、肝硬化
慢性病分类(二)
5、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血脂异常、糖尿病、痛风、肥胖、营 养缺乏 6、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等 7、恶性肿瘤: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子宫癌、前 列腺癌、白血病等
慢性病防治的目的
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减轻疾病的严重性
推迟其失能的开始
延长国人的寿命
学术:向专科学习让专科参与共同创新
作用:弥合裂痕,创造和谐健康
慢性病定义
「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特性的疾病或病况,如患病时间长、有不可恢复的病 理状况、会遗留残障、视病况需要不同的复健训练、需要长期追踪照护等, 即可谓之『慢性病』」 (美国慢性病委员会;1956)
其他几种较简短、方便、实用之慢性病定义,如「病变达三个月以上者」; 「身心之某一病变最少在六个月以上,致影响职业或身心活动者」;「需要 长期医疗、护理、复健、或特别机构的特别照顾之病变者」等列属慢性病范 畴的通俗叙述,常反复被延用着。
健康照护系统-照护组织
鼓励系统性改变的转型策略,从上而下全员参与,提供质量管 理与改善的参与诱因,建立协同照护的共识 对照护组织中的所有层级改善 提倡有效的策略 开放且有系统的面对错误及质量的问题,改善照护结果 基于照护质量提供诱因 在组织内及组织间建立良好的协调管道
病人自我健康管理支持系统
评估成果
此六大要素是促成系统改变的关键。Wagner 所谓的系 统改变,其目标是以基层医疗为基础,分级医疗
慢性病照护管理计画
全面性系统改变 特定目标 个案管理
应用慢性病管理模式台湾慢性病共同照护网
包含的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慢性肾疾病、 代谢症候群
实例:地区卫生中心之糖尿病共同照护网
遗传 气候 占15 % 占 7 %
医疗条件 不良生活方式成为健康的第一杀手
肾功能衰竭
感染 糖尿病足 神经病 变 一过性脑缺 血 冠心病
视网膜 病
白内障 胆石 症 高尿酸 血症 骨质疏 松 骨关节 病 脂肪 肝
糖尿病 高血 压
前列腺癌 脑血栓 子宫 癌 乳腺癌
血脂紊 乱
动脉粥样硬化
肥胖 代谢紊 乱 亚健康状态
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防病于未然”,疾病尚未发生,对危险因素实施 积极干预,推迟或减少发生(健康促进) 二级预防:“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改善预后 (疾病筛检) 三级预防:对慢性病人规范治疗、康复指导、控制病情、缓解 症状,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疾病管理)
国际慢性病管理模式
慢性病管理(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CDM)乃指以统合、完整的方法, 藉由预防、早期侦测及慢性症状的管理,以维持独立及健康。美国弗吉尼亚 州(Virginia)与美国其他州一样,早在1990年代即针对美国低收入医疗保险 (medicaid)之被保险人,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 弗吉尼亚州健康照护结果伙伴关系(Virginia health outcomes partnership; VHOP)计划,是第一个由弗吉尼亚州医疗照护部门所发展的慢性病管理计 划(Rossiter et al., 2000)。自1993年开始,着重在治疗气喘病人之第一线医师 的教育上,至1999年,此计划修改并延伸为周全性及广泛性的疾病管理计划。 弗吉尼亚州的疾病症状管理(Virginia disease state management;Virginia DSM)计划,乃评估五种慢性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充血性心衰竭、 忧郁症、胃食道逆流/消化道溃疡,及气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Department of Medical Assistance Services of Virginia, 2005)。 疾病症状管理(DSM)计划,乃由医师、药师之健康照护提供者,藉由慢性病 之监测与评估,介入被保险人之疾病自我管理(Zhang, Wan, Rossiter,
国际慢性病管理模式(续)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5年提出慢性病的创新照护模式(innovative care for chronic conditions framework;ICCC);此照护模式包括三个层次:微观层次 (病人及其家属)、中间层次(卫生照护机构及小区),与宏观层次(政策 及财务资源筹措)。 此架构以病人、卫生照护团队及小区三位一体之伙伴关系为中心,受到卫生 照护组织、小区及正向的政策环境之影响,当各个组成有最佳的结合、有效 的慢性病照护时,即可得到最好的正向照护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