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梁守德《国际政治学理论》复习笔记(第六章 动力论 国际政治的作用力及其基本状态)【圣才出品】

梁守德《国际政治学理论》复习笔记(第六章 动力论 国际政治的作用力及其基本状态)【圣才出品】

第六章动力论国际政治的作用力及其基本状态
一、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特征和类型
1.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含义
(1)含义
①国际政治的发展动力,就是推动国际政治演变和国际社会发展的作用力。

表现为原因、力量和相互作用规律的有机统一。

②国际政治的发展动力,是一种规律性现象,属国际政治发展中的固有的本质的联系和必然趋势,其最大功能在于,揭示国际政治中新旧关系和新旧现象的交替性变化。

(2)基本特征:综合性;客观性;进步性。

(3)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内容
①行为体对物质生产活动的追求;
②行为体间相互联系构成的矛盾运动;
③矛盾运行中以利益和实力为核心的相互作用规律。

(4)国际政治发展的决定性动力和直接性动力
①决定性动力:生产力
②直接动力:国际政治的内部矛盾
2.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类型和矛盾的运行法则
(1)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分类
①依性质,可分为决定性动力和制约性动力;
②按表现,可分为终极性动力和直接性动力或间接性动力。

(2)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对国际政治的决定性作用
生产力的状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从广度和深度改变着所有一切的社会关系,决定着国际政治的演变。

它们不仅将国际政治从区域化引向全球化,而且导致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国际格局的多极化和民主化,将国际政治引向深入。

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对国际政治的决定性作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生产力影响行为体间关系表现出来的。

(3)国家间矛盾分类
①按性质分,有阶级矛盾、民族间矛盾;
②依区域分,有双边矛盾和多边矛盾;
③以利益分,有强权同主权间矛盾、强权间矛盾和主权间矛盾;
④从重要性分,有基本矛盾和一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其中以强权与主权间矛盾、强权间矛盾及由此产生的战争与和平的矛盾、剥削与发展的矛盾最为重要。

(4)矛盾运动是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基本状态
矛盾,即关系,既包含竞争与对抗,又呈现协调与合作,是对立的统一。

国际社会中的协调与合作,竞争与冲突,是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基本状态,属于相对独立的两个不同的范畴。

协调与合作,主要体现社会矛盾的同一性,竞争与冲突则主要体现矛盾的斗争性。

两者各自地位会发生演变与相互转化,而且相互渗透。

协调与合作中有竞争和冲突,竞争与冲突中也有协调和合作。

在一定时期内,均能保持各自的独立性。

3.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运行特点
(1)国际政治的发展动力,不是单个矛盾和矛盾的单方面运动,而是表现为多种基本矛盾的整体运动;
(2)国际政治的发展动力,不是基本矛盾的平行运动,而是交叉作用,且众多基本矛盾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呈现复杂局面;
(3)国际政治的发展动力,不完全呈现出突变式的状态,也有渐进式的状态。

二、国际政治发展动力的矛盾运动
1.当今世界的基本矛盾
(1)当今世界基本矛盾运动,主要以国家为主体,表现形式以国家间关系为特征,以国家权益最为突出,以双边矛盾与区域矛盾的形式出现,普遍以东西南北关系来表述众多的基本矛盾,即“东西矛盾”、“南北矛盾”、“西西矛盾”、“东东矛盾”、“南南矛盾”。

(2)当今世界的基本矛盾作为动力经常发生作用的主要包括:
①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矛盾,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为代表;
②相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矛盾,以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相互间的矛盾为典型;
③战争与和平的矛盾,即世界各国同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国家的矛盾;
④剥削与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的矛盾。

这些基本矛盾,无论是集团对阵,还是双边国家关系,都主要以主权国家为主体表现出来。

从内容看,主要集中在:主权与霸权、主权与人权、主权与球权三大关系上。

2.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矛盾
(1)主要有两种矛盾:
①垄断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国家间矛盾,又称两制国家间矛盾(最有代表性);
②社会主义国家同民族主义国家间矛盾。

(2)两制国家间矛盾的发展和解决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一个历史长过程
①从必然性看:
a.矛盾始终存在,可以调和,不会走向“趋同”;
b.冲突难以避免,可以限制,不会自动消失;
c.合作机会常在,可以争取,不会亲密无间。

②从历史长过程看,既有上升时期,也有下降时期。

表现在:
a.发展趋势上,不可能一帆风顺,而是时而胜利,时而挫折;
b.发展形式上,不可能单一固定,而是时而尖锐冲突,时而和平共处;
c.发展速度上,不可能步调均衡,而是时而加快,时而放慢。

总的来说,两制国家间矛盾的发展和解决,是一个错综复杂和曲折发展的长过程,它只能通过和平竞赛,依靠各自发挥优越性的吸引力,由各国人民自己选择,不能采取干涉内政和战争解决问题的办法。

3.相同制度国家间的矛盾
(1)主要有三种矛盾:
①有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最为典型);
②社会主义国家间矛盾;
③民族主义国家间矛盾。

(2)资本帝国主义含义
①垄断资本主义制度;
②借助军事扩张建立的世界体系。

(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新特点
①争霸与反争霸;
②控制与反控制。

(4)在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中,资本帝国主义内在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
①帝国主义的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削弱和摧毁对方的霸权。

②帝国主义战争根源于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帝国主义战争危险始终存在。

原因包括:
a.“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而这种政治的继续便是帝国主义战争;
b.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垄断资本主义制度的绝对规律,不平衡发展带来实力的变化,必然引起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战争;
c.新兴的、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不采用暴力手段就不能得到老牌而实力又相对弱的帝国主义列强所享有的特权和利益。

③帝国主义的经济关系具有联合与斗争两种趋势。

(5)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发生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成为一支强大的新兴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两大体系直接对立的局面;
②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沉重打击了国际垄断资本势力;
③科技革命的深入,加强了世界经济的联系,发展了各国经济。

经济上相互依存的加深,迫使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不断调整政策。

4.战争与和平的矛盾
和平与战争的矛盾在当前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国同推行霸权主义国家的矛盾,是国际政治中的基本矛盾,始终具有世界规模。

(1)战后以来和平与战争的矛盾出现的新现象
①世界战争的危险虽然存在,但是可以避免,而局部战争从未间断。

战争的性质和作用呈现复杂趋势;
②战争的主要危险,是霸权主义;
③和平的力量遍布全球,包括所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同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团体和人民,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反对霸权主义的新现象
①反对霸权主义不像过去反对帝国主义那样同社会制度紧密相联,主要反对的是其对外侵略扩张政策,即对事不对国;
②反对霸权主义不像过去反对帝国主义那样完全视之为敌国,它要求把反对霸权主义同保持正常的国家间关系相区别;
③反对霸权主义不像过去反对帝国主义那样必须组成国际统一战线,可以通过和平协商、国际调停、联合国安理会监督的途径,力争和平解决。

因此,既要坚决反对世界霸权主义,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地区霸权主义;既要坚决反对世界霸权主义间的全球争霸,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大小霸权主义间的地区争霸。

世界各国同推行霸权主义国家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世界和平同世界战争、争霸战争、侵略扩张战争的矛盾上。

5.剥削与发展的矛盾
剥削关系集中反映在南北关系之中,即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同发展中民族主义国家的关系。

因此剥削与发展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南北矛盾;
(1)南北关系是剥削与发展的矛盾的关键,正是这一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揭示了南北矛盾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