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程序

采购与供应商管理程序

7流程图(略)
8质量记录
8.1《请购单》QP-MA-04-RO1
8.2《采购单》 QP-MA-04-RO2
8.3《供应商维护申请信息表》 QP-MA-04-RO3
8.4《合格供应商一览表》 QP-MA-04-RO4
8.5《合格供方定期评审表》 QP-MA-04-RO5
6.2.2.4.4在下列情况下供方可通融登录,但不能免除采购对其的评审责任。
①客户指定供方。②供方独占市场,而无其它供方所代替时。
6.2.3对B类仪器设备供方的评审由技术部负责,但必须要求供方提供国家相关部门认定其具有相关仪器、设备的检验资格证明,其具体认定方法详见《检测设备控制程序》。
6.2.4对C类供方的评审:C类供方的评审由技术部,生产部负责,其具体认定方法按6.2.1程序进行,对新供方如需实地评审,技术部,生产部一起到供方处进行评审。
④当样品判定不合格时,可让其再次送样,如再不合格,则取消评审资格。
⑤样品合格,经本部门主管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此供方的使用便可进行,待连续三批货在交期、品质上均能符合公司要求后,始可列入《合格供应商一览表》。
6.2.2.4日常评核。
6.2.2.4.1日常评核工作由采购负责执行。
6.2.2.4.2评核项目为品质与交期两项,按以下方式:
6.2.2.3对新供方评审认可。
①A类物品新的供方评审认可,通过填写《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表》及样品评审的方式评审。
②新供方的寻找及基本查询由采购员负责,经查初步认可者则发给《供应商维护申请表》填写,并请其同时准备公司所需原辅料样品,并附其承认规格书或技术资料。
③采购将样品转技术部,技术部按《检验和试验程序》的要求进行检验和判定,作好记录,并将判定结果告知采购,再由采购告知供方。
6.2.5对D类(劳保物品、办公用品等)供方的评审:D类物品大多为零星现金采购,大多为零售商而非生产商,而且其对品质系统影响较小,所以对D类供方不作评审。
6.2.6为确保《合格供应商一览表》保持有效版本,更新《合格供应商一览表》的准则是至少每年更新一次。
6.2.7供应商为国外工厂时,省略每年对供应商工厂的外审。
1目的
选择合格供方,保证采购物资符合公司规定要求,并对采购作业实施控制和执行适当的验证。
2适用范围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辅料、设备和修理零配件、办公消耗品等的采购作业。
3职责
3.1运营部:负责原辅料的采购,设备和修理零配件、办公消耗品等的采购及供方资料的组织搜集、登录、更新、样品的索取、评审等。
3.2技术部:负责原辅料之技术规范的制订/检验/判定及协助采购对供方的评审。
①评分=检验合格率*60分+交期达成率*40分
②合格率=合格重量/原料总重量*100%
③交期达成率=交期达成批数/进料总批数*100%
注:原料异常数量包含进料检验、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异常品,若在生产使用中发现异的异常品本月无进料,异常数量延后统计。
6.2.2.4.3考核期以1个月为标准,60分以上为合格,采购将考核结果记录于《合格供方定期评审表》,40分以下者则从《合格供应商一览表》中删除。如得分为40~60分者再进行考核3个月,若再不合格(小于60分)则需除名。
6.1.1原辅材料的采购
6.1.1.1提出请购需求:生产部根据库存和订单情况,填写《请购单》或提出采购申请报告,提出原辅材料请购需求,请购部门主管和最高主管签核后由采购负责办理。
6.1.1.2采购根据签核的《请购单》或采购申请报告,选择合格供方采购。
6.1.1.3合格供方选择:所有采购作业之合格供方基本上应来自《合格供应商一览表》中,具体按6.2执行。
6.1.1.6交期变动:于《采购单》上确认交期后,若供方遇不可抗拒灾害或其它因素导致无法按期交货时,采购必须与供方及时协商应对措施,重新议定交期并确保管制。
6.1.1.7交货管制及验收:以采购与供方议定的交货日期为管制基准,于供方交货时根据供方之《送货单》,仓库通知技术部,技术部依据《检验和试验程序》的要求进行检验,检验合格时仓库建立入库资料,检验不合格者,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
6.1.2设备及修理零配件的采购和验收:
6.1.2.1设备和修理零配件由生产部填写《请购单》,经部门主管和最高管理者签核后转采购,由采购负责采购零件或外协加工.
6.1.2.2设备和修理零配件的验收,由生产部和技术部门共同执行。
6.1.3本公司对采购物品实施进厂进料检验或验证,并不免除合格供方对所供应的物品应负担最终责任。
6.1.4 本公司之客户若需对合格供方提供的产品实施检验时,本公司应做出安排,但其验证不能作为本公司的验证,也不能免除本公司向其提供可接收产品的责任。
6.1.6采购原辅材料的质量记录由技术部保管,并应定期整理,以作为评定合格供方的依据。
6.2合格供方的评审
6.2.1供方的分类:根据公司现状可将供方分为以下几类:
6.1.1.4询价作业:采购依请购物资之品名、规格、数量及交期、质量要求,向能满足采购要求之合格供方询求报价和结算方式,询价方式可通过电话进行。
6.1.1.5采购作业:依上述规定及交期要求填妥《采购单》,《采购单》必须包含“产品名称”、“数量”、“交期”等内容,采购部门主管和最高主管签核后,方可发给供方,若有特殊要求需供方签认后回传。若《采购单》修改,按照6.1执行审核完后方可生效。
①A类---原料供方。②B类---公司仪器设备、工程服务方。
③C类---辅料供方。④D类---其它不包含在以上项目的物品供方。
6.2.2A类供方的评审。
6.2.2.1合格供方的选择标准。
①能提供优良质量的产品。②发货及时、数量准确。③价格合理。
6.2.2.2为确保原辅料的质量,公司应确定相对稳定的合格供方,由采购根据现存的记录,就现有供方以往的交货品质、交期及服务状况,填写好《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表》,由采购部门主管审核后,报最高管理者进行批准后将其列入《合格供应商一览表》。
3.3 各部门:需求物品的请购。
4相关文件
4.1《检测设备控制程序》
4.2《检验和试验程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4《产品防护程序》
5定义
5.1供方:任何影响产品质量要求的原辅料提供者。
5.2原料:构成公司产品实体的材料。
5.3辅料:不构成公司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材料。
6程序内容
6.1采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