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第一讲

中国近代史第一讲


康熙(1654-1722)与彼得大帝(1672-1725)
康熙(1654-1722)与彼得大帝(1672-1725)
康熙大帝与彼得大帝不仅出生时代相同,在 位时间相当,而且都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 略。一个是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 一个是锐意改革、狂飙突进的俄国沙皇。然 而,彼得使俄罗斯迅速走上近代化道路,雄 踞欧亚,傲视全球;康熙最终却没能跨越封 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 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盛极而衰,很快滑向萧 条冷落的帝国黄昏。
作为税收上缴英国政府。英印政府的财 政收入的1/10来自鸦片贸易,每年约 150万镑 。而中印转手贸易就能谋取50 %的暴利。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 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 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 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 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 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 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 危险。”
让西方人望尘莫及的
科学知识水平。”
——李约瑟(1900-
1995,英)《中国科学
技术史》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英国学术 院院士(FBA),世界上第一个为中国
古代科技树碑立传、让中国古代科
技扬名世界的人。1994年,李约瑟
博士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
李约瑟难题
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 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如果我的中 国朋友们在智力上和我完全一样,那为什么 像伽利略、托里拆利、斯蒂文、牛顿这样的 伟大人物都是欧洲人,而不是中国人或印度 人呢?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 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 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 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
一、鸦片战争前的 中国与世界
两个巨大的落差
古代文明的辉煌与西方的望尘莫及 清朝中期的衰落与西方的崛起 第一个落差向第二个落差转换就是
鸦片战争前中国与 世界的概况,中 国近代历史也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 景下开始的。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从辉煌走向衰落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 发现往往是超过同时 代的欧洲,特别是15 世纪以前更是如此, 这可以毫不费力地加 以证明。”“在3—13 世纪,中国保持一个
—— 马克思
1700~1890年世界国民生产总值(GNP)比重分布 (单位:%)
国别/年份 1700年
1820年
1890年
中国
23.1
32.4
13.2
印度
22.6
15.7
11
欧洲
23.3
26.6
40.3
日本
4.5
3
2.5
美国
0
1.8
13.8
俄国
3.2
4.8
6.3
资料来源:[英]安格斯•麦迪森著,楚序平、吴湘松 译:《中国经济的长远未来》,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年版,第57页。
第四,外交上,长期自我中心主义的“华夷” 观念最终导致闭关锁国,更使中国游离出世 界之外,夜郎自大、故步自封,进而失去了 保持大国地位的宝贵机遇。
历史的教训:
不进则退!!!
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
人类三分之二的大帝国,不顾时世, 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界并因此 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大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 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不可避免 地发生“奇异的悲歌”。
第一,经济上,中国封建社会 长期发展的地主制经济和小农生 产方式,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
地主制经济的特点是土地私有、 可以买卖。
戏剧《天仙配》
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 结合的自然经济是鸦片战争 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
第二,政治上, 高度集权的社会 政治结构和封建 专制主义,严重 阻碍了中国社会
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 后者是前者的归宿和目的。
能存在与发展。” ——列宁
二、列强入侵与中 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手段
外交手段:1792年马嘎尔尼使团, 1816年阿 美士德使团。
经济手段:纺织品交换中国的茶叶、 生丝、药材等。
鸦片手段:清初吸食鸦片的恶习传 入中国,1767年英国开始非法走私 鸦片。
鸦片贸易给英、印政府、东印度公司和 鸦 Nhomakorabea贩子带来了10倍于成本的惊人利润。 1813年一箱上等孟加拉鸦片“公班土”, 成本237卢比,市价拍卖价2428卢比, 其中2/3收入归东印度公司所有,1/3的
(二)鸦片战争前的世界: 从落后走向崛起
海盗起步
战争开路
日不落帝国的旗帜——皇家海军
日不落帝国的旗帜——皇家海军
工业革命
1769年,瓦特制成第一台蒸汽机 英国蒸汽动力机
英国纺织厂
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指数变化(1500—1900年) 示意图
“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 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 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 卷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就不
前进的步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中世纪的欧洲是宗 教专制
第三,文化上,儒家思想提倡的“存天理、 灭人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仁 爱”等思想,以及大兴文字狱,严重束缚和 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乾隆时,文字狱达到顶峰,发生了160多起。少
则牵涉百人,多则牵涉万人。
刘三元,本疯癫。某日对人说:我是汉室后裔,要众官 扶持。结果被杀。一个疯子,一句疯话,就掉了脑袋。 王锡侯,因不满《康熙字典》为一家之言。用了十七年 时间,编成一部新颖的字典:字贯。因字典中有康熙、雍正 的庙讳及乾隆的名字,乾隆大怒:下令把王锡侯处斩,子孙 六人处死。二十一人连坐,妻媳及未成年之子为奴。 尹嘉铨,自称古稀老人。乾隆说:我称古稀老人,早已 布告天下,他怎么也敢自称古稀老人?绞死。 (没一点点 涵养和胸襟,还称十全老人。) 徐骏,已过世。遗著《一柱楼诗》中有:举杯忽见明天 子,且把壶儿抛半边。乾隆认为壶儿就是胡儿,诽谤朝廷, 嘲讽满清没文化。结果,徐骏被剖棺戮尸,儿孙和地方官员 全部斩首。
“中国的古代就是世界的未来,世界的未来就是 中国的古代。” ——赖肖尔(美)《中国的问题》
“当他们已拥有小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还正在 森林里生活。”
——歌德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 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 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 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 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 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 杆。”
“今日旅行家关于中 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 密状况的报告,与五百 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 罗的论述比较,几乎没 有什么区别。”
——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
研究》简称《国富论》
(1776年)
亚当·斯密 (1723~1790),经 济学的主要创立者 。被誉为西方 经济学的“圣经” ,经济学的百 科全书 。是影响世界历史的十大 著作本书之一 ,也是影响人类文 化的100本书之一 。
第一讲 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7世纪40年代,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几 乎同时发生了互不相关的两件大事。
一件是1640年大西洋的东岸的英伦岛爆 发了对世界历史进程发生深刻影响的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
另一件是1644年满族入主中原,建立了 清朝。
但两百年后这两个相距遥远的国家却发生了一 场战争,为什么?
——马克思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1785— 1850年),福州人。 1804年,19岁中举, 27岁时考中进士, 并点为翰林院庶吉 士。47岁升为江苏 巡抚,5年后又晋升 为湖广总督。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起点(见教材P12)
政治上:
主权独立——主权半独立(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领土完整——领土不完整
两个同样勤政有为,励精图治的帝王,为何 治国的效果迥异?
视频:康熙与彼得之不一样的结局
掀天历史的面纱,中俄两个繁盛帝国表面的 相似,却难掩实质的差异。一个是封建主义 的迟暮,一个是资本主义的青春。在大时代 的十字路口,康熙和彼得截然不同的选择, 决定了两个国家的不同前途。
衰落的根本原因则是: 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
1800-2010年中国人口占世界构成比的变动
1820年中国人口3.81亿,世界人口10.42亿,占世界人口36.6% 1870年中国人口3.58亿,世界人口12.72亿,占世界人口28.1% 1900年中国人口4.00亿,世界人口15.63亿,占世界人口25.6% 1920年中国人口4.72亿,世界人口18.62亿,占世界人口25.3% 1940年中国人口5.19亿,世界人口22.95亿,占世界人口22.6% 1950年中国人口5.47亿,世界人口25.26亿,占世界人口21.7% 1960年中国人口6.67亿,世界人口30.40亿,占世界人口21.9% 1970年中国人口8.18亿,世界人口36.86亿,占世界人口22.2% 1980年中国人口9.81亿,世界人口44.33亿,占世界人口22.1% 1990年中国人口11.35亿,世界人口52.57亿,占世界人口21.6% 2000年中国人口12.63亿,世界人口60.62亿,占世界人口20.8% 2010年中国人口13.39亿,世界人口69.09亿,占世界人口19.4%
经济上:
纯粹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并存
阶级关系上:
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 阶级)的出现
教训和启示
1.落后就要挨打 2.发展是硬道理
三、近代中国的主 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社会性质决定主要矛盾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两大历史任务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