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复式记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复式记账2.平衡记录3.借贷记账法4.记账符号5.记账规则6.会计分录7.简单会计分录8.复合会计分录9.账户对应关系10.对应账户11.试算平衡12.发生额平衡法13.余额平衡法14.平行登记二、判断题对下列各题的正误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复式记账是指对交易或事项分别在总账与其所属明细账中记录的方法。
()2.对交易或事项分别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账户中登记的做法不属于复式记账。
()3.在简单的交易和事项中,相关账户记录的双方的金额是相等的,而在复杂交易和事项中,相关账户记录的双方的金额是不相等的。
()4.账户的增减变动实质上是在某个方面反映了该账户所反映的会计要素内容的增减变动。
()5.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只表示增加,“贷”只表示减少。
()6.根据会计要素的划分,企业设置的所有账户可划分为六类。
()7.账户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经济性质,即账户的性质。
()8.在借贷记账法下设置的账户中,每一账户的左边均为借方,右边均为贷方。
()9.在借贷记账法下设置的负债类账户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一致。
()10.所有账户在会计期末一定都有余额。
()11.所有账户期末余额的方向都是固定不变的。
()12.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不相等。
()13.“有借必有贷”是指交易或事项在账户中的记录金额。
()14.“借贷必相等”是指交易或事项在账户中的记录金额。
()15.会计分录是指将交易或事项记录在有关账户之后的一种记录形式。
()16.会计分录的编制与会计要素确认没有关系。
()17.简单会计分录是指由两个以上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
()18.对应账户是指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
()19.试算平衡是指检验会计分录编制的正确性、完整性而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法。
()20.一个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与其贷方发生额合计数总是相等的。
()21.发生额平衡法的理论依据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
()22.一笔业务在相关账户中将借贷方向记反可以通过试算平衡发现。
()23.如果发生额试算表的结果是平衡的,可以肯定记账没有错误。
()24.平行登记是指对交易或事项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账账户中登记。
()25.所有的交易或事项在发生以后都要按要求进行平行登记。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将选定的答案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进行复式记账时,对任何一项交易或事项登记的账户数量应是()。
A.仅为一个B.仅为两个C.必须在两个以上D.两个或两个以上2.复式记账是指当交易或事项发生以后,在()。
A.相互联系的明细账户中加以记录B.互不联系的总账账户中加以记录C.相互联系的总账账户中加以记录D.互不联系的明细账户中加以记录3.复式记账对交易或事项的平衡记录,是指将其()。
A.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总账账户中加以记录B.以相等的金额在有关明细账户中加以记录C.以不等的金额在有关明细账户中加以记录D.以不等的金额在有关总账账户中加以记录4.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复式记账含义的是()。
A.对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起码应在两个账户中进行记录B.对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必须在有关明细账户中以相等金额平衡记录C.对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必须在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记录D.交易和事项的记录实质上是反映会计要素内容的变动状况5.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是()。
A.会计要素内容B.资金运动规律C.账户登记规则D.账户设置数量6.对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必须在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记录,这些账户是指()。
A.在同一项交易或事项中建立起相互联系的明细账户B.在不同交易或事项中建立起相互联系的总账账户C.在同一项交易或事项中建立起相互联系的总账账户D.在不同交易或事项中建立起相互联系的明细账户7.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复式记账的作用的是()。
A.能够全面、系统地记录企业发生的所有交易或事项B.能够清晰地反映企业设置的会计账户的经济性质C.能够清晰地反映企业资金变化的来龙去脉D.能够运用有关数据的平衡关系检查账户记录有无差错8.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对下列账户表示增加的是()。
A.“股本”账户B.“应付账款”账户C.“应收账款”账户D.“预收账款”账户9.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贷”对下列账户表示减少的是()。
A.“应付账款”账户B.“管理费用”账户C.“长期借款”账户D.“预收账款”账户10.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贷”对下列账户表示增加的是()。
A.“原材料”账户B.“应收账款”账户C.“应交税费”账户D.“预付账款”账户1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对下列账户表示减少的是()。
A.“生产成本”账户B.“制造费用”账户C.“应付职工薪酬”账户D.“销售费用”账户12.在下列账户中,用借方登记增加额的为()。
A.“生产成本”账户B.“应交税费”账户C.“盈余公积”账户D.“应付账款”账户13.在下列账户中,用贷方登记增加额的为()。
A.“生产成本”账户B.“应付账款”账户C.“银行存款”账户D.“应收账款”账户14.在下列账户中,用借方登记减少额的为()。
A.“制造费用”账户B.“预付账款”账户C.“库存现金”账户D.“股本”账户15.在下列账户中,用贷方登记减少额的为()。
A.“资本公积”账户B.“应收票据”账户C.“长期借款”账户D.“实收资本”账户16.借贷记账法下的发生额平衡法平衡公式为()。
A.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部分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B.全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C.部分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D.某一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某一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合计17.对一项交易或事项,既在有关的总账账户进行总括登记,又在这些总账账户所属的明细账户中详细登记的做法称为()。
A.复式记账B.账簿登记C.会计记录D.平行登记18.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平行登记做法的是()。
A.为交易或事项编制会计分录B.确认交易或事项涉及的会计要素C.确定交易或事项变动的金额D.在有关总账和明细账中记录四、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将选定的答案字母按顺序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式记账含义的有()。
A.对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起码应在两个账户中进行记录B.对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必须在相关账户中以相等金额平衡记录C.对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必须在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记录D.对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必须在相互联系的科目中记录E.交易和事项的记录实质上是反映会计要素内容的变动状况2.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复式记账作用的有()。
A.能够全面、系统地记录企业发生的所有交易或事项B.能够清晰地反映企业设置的会计账户的经济性质C.能够清晰地反映企业资金变化的来龙去脉D.能够运用有关数据的平衡关系检查账户记录有无差错E.能够运用有关数据的平衡关系检查会计分录有无差错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与“贷”的基本含义有()。
A.表示增加和减少B.表示借款和贷款C.表示借款和还款D.表示账户的登记金额E.表示账户的登记方向4.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对下列账户表示增加的有()。
A.“固定资产”账户B.“无形资产”账户C.“银行存款”账户D.“预收账款”账户E.“原材料”账户5.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对下列账户表示减少的有()。
A.“应付账款”账户B.“实收资本”账户C.“银行存款”账户D.“预收账款”账户E.“库存现金”账户6.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贷”对下列账户表示增加的有()。
A.“资本公积”账户B.“应收账款”账户C.“短期借款”账户D.“预付账款”账户E.“本年利润”账户7.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贷”对下列账户表示减少的有()。
A.“资本公积”账户B.“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C.“短期借款”账户D.“库存商品”账户E.“本年利润”账户8.在下列账户中,用借方登记增加额的有()。
A.“原材料”账户B.“应付债券”账户C.“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D.“应收账款”账户E.“预付账款”账户9.在下列账户中,用贷方登记增加额的有()。
A.“资本公积”账户B.“应收票据”账户C.“长期借款”账户D.“实收资本”账户E.“短期借款”账户10.在下列账户中,用借方登记减少额的有()。
A.“应付账款”账户B.“预收账款”账户C.“短期借款”账户D.“资本公积”账户E.“盈余公积”账户11.在下列账户中,用贷方登记减少额的有()。
A.“销售费用”账户B.“管理费用”账户C.“财务费用”账户D.“在途物资”账户E.“库存现金”账户12.采用借贷记账法时,账户的借方一般用来登记()。
A.资产的增加B.收入的减少C.费用的增加D.负债的增加E.所有者权益的减少13.通过“总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试算表”一般不能发现的错误有()。
A.登记账户时将金额位次颠倒B.漏记交易或事项C.重复记录交易或事项D.借贷记账方向彼此颠倒E.记账方向正确但记错了账户14.总账账户与明细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有()。
A.登记的内容相同B.登记的方向一致C.登记的内容不同D.登记的金额不等E.登记的金额相等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一、名词解释(参见教材相关部分)二、判断题参考答案与指导1.×。
复式记账是指对交易或事项分别在有关总账账户中记录的方法。
2.×。
这种记录方法仍属于复式记账。
3.×。
在复杂交易和事项中,相关账户记录的双方的金额也应是相等的。
4.√。
设置账户的目的就是反映会计要素内容的增减变动。
5.×。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在不同类别的账户中分别表示增加或减少。
6.√。
企业设置的所有账户,按其反映会计要素的经济内容可以划分为六类。
(注意:按《企业会计准则》中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账户也可划分为五类。
)7.√。
可以根据账户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经济性质确定账户的性质。
8.√。
在借贷记账法下,每一账户的左边为借方,右边为贷方,是固定不变的。
9.√。
在借贷记账法下,负债类账户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具有相同的结构。
10.×。
有些账户在会计期末不一定有余额。
11.×。
有的账户期末余额的方向在期末时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12.×。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应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13.×。
“有借必有贷”是指交易或事项在账户中的记录方向。
14.√。
“借贷必相等”是指将交易或事项在有关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15.×。
会计分录应是指将交易或事项记录在有关账户之前的一种记录形式。
16.×。
会计分录的编制首先应确认所涉及的会计要素,与会计要素确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