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



二、历史遗迹类旅游资源的类型 (一)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1.人类活动遗址 人类活动遗址,曾经是史前人类聚居、活 动场所,主要是旧石器时代的人类活动遗址。 旧石器时代是指距今250万年到距今1万年 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人类主要以天然岩洞 穴居,并结合成一定的社会群体。
根据考古发现,在我国遗留下来的旧石器时代的古 人类遗址主要有:180万~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 县“元谋人”遗址,115万~80万年前的陕西蓝田 县“蓝田人”遗址、70万~50万年前的北京“周 口店人”、“北京人”遗址。此外,还有20万年 前的陕西大荔县“大荔人”,10万年前的湖北长 阳“长阳人”,21~16万年前的山西襄汾“丁村 人”、1.8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 等古人类遗址。 北京周口店是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猿人住所,也 是当今世界上发现的古人类遗址化石数量最多、材 料最丰富、最齐全的一处。
2、遗址遗迹景观与旅游活动的关系 (1)满足旅游者了解人类历史演变的需要 (2)满足旅游者体验人类传统文化的需要 (3)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科学技术的需要 (4)满足旅游者了解古代人们生活方式的 需要 (5)满足旅游者景观美学观赏的需要
3、历史遗迹类旅游资源的特点
4、历史遗迹类旅游资源的功能
周口店遗址的发现,特别是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及稍后的文 化遗物和遗迹的发现,确立了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化过程中猿人加短的存在。
北京人用火遗迹的发现,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
2、文化层
文化层指史前人类活动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 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每一层次代表一定的时期。 考古工作即是从地层上正确划出上下文化层的叠压 关系。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 遗址各层的文化内涵和相对年代。 河南龙山遗址的文化堆积层厚达4米,为龙山、西 周、春秋、战国、汉、宋、明、清8个时期连续叠 压,为研究龙山文化向夏文化过渡、史前城址聚落 形成、我国文明起源、国家的形成等提供了重要的 实物资料。 四川三星堆遗址发掘出4个文化层,据此可以研究 古蜀之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夏、商、周初时期不 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形态,为探索古代文明的起 源和发展提供了实证。
2.军事遗址与古战场
军事遗址与古战场,指发生过军事活动和战事的地方。重大军事 战役,以及相关联的军事事件、人物、传说和战场遗址,是人 们缅怀历史、抒发思古之幽情的重要载体,因而对旅游者有巨 大的吸引力。 在军事遗址中,有一类近现代革命遗址和纪念地。中国自鸦片 战争以来的近现代历史,是一部不断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统治、 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历史,是一部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 史。这些革命斗争所遗存的旧址如今被妥善保护,形成了革命 遗址和革命纪念地。其中有广西桂平金田起义遗址、广东三元 里平英团遗址、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武昌起义军政府旧 址、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北伐汀泗桥战役旧址、南昌八一起 义指挥部旧址、井冈山革命遗址、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 平江起义旧址、泸定桥、卢沟桥、平型关战役遗址、冉庄地道 战遗址等。
第六章 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
一、遗址遗迹类旅游资源概述 1、概念 遗址遗迹形成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是人类活动的产物,真实地记录了人类各时 期的历史,凝聚着人类智慧,昭示着特定的 历史特征,是当地历史文化的反映。遗址遗 迹是历史文化的精华和综合体,具有丰富文 化内涵,它们既是历史的见证、美的观赏对 象,又是民族科学历程的展现。
8、烽燧 烽燧也称烽火台、烽台、烟墩、烟火台。 如有敌情,白天燃烟,夜晚放火,是古代传 递军事信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四川三星堆出土文物
4.文物散落地
文物散落地,指在地面和表面松散地层中有丰富文 物碎片的地方。文物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是 一个历史时期综合的艺术、科学发展水平的体现。 至2006年,我国共先后公布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总数为2 351处。 山西省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1处,列全国 第一位。其它依次为:河南189处、河北168处、 陕西139处、浙江131处……陕西省由于是西周、 汉、隋、唐等几个封建时代的都城所在地,皇帝和 王孙士大夫的墓葬较多,陪葬品因而也较为丰富, 存留至今成为大量价值珍贵的地下文物。
陕西省文物 分布图
山西省文 物分布图
4.原始聚落遗址
原始聚落遗址包括史前人类居住的房舍、洞窟、地 穴及公共建筑等,主要是人类进化到新石器时代以 来的遗址。新石器时代大约开始于距今一万年左右 至四五千年以前,这一时期人类以使用磨制石器为 主,从事农耕、畜牧业,制陶、铸铜等工艺亦较发 达,出现原始聚落。 我国目前发现的原始聚落遗址有:河南渑池仰韶村 的仰韶文化遗址、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河姆渡遗址、 陕西西安市半坡村的半坡遗址、浙江余杭县的良渚 文化遗址等,其中西安半坡遗址是古人类居住区规 模最大、功能最全、人类文化层最多的一处原始聚 落遗址。
(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1.历史事件发生地 历史事件发生地,指历史上发生过重要贸易、文化、 科学、教育事件的地方。重要历史事件,往往对一 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大的历史影响, 对后世有激励、启迪、借鉴、警示作用,人们为了 纪念并教育后人,在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多建 有纪念地,并且这些纪念地通常尽可能地利用原有 建筑物,保持原来环境,以增强真实感和感染力。 如丝绸之路重镇——甘肃敦煌、武威,“海上丝绸 之路”的起点——福建泉州,南宋时期朱熹和陆九 渊兄弟进行“鹅湖之会”的所在地——江西铅山鹅 湖书院,“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辽宁沈阳、 “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地——北京卢沟桥畔宛平城 等。
3、废弃寺庙 已经消失或废置的寺、庙、庵、堂、院等宗 教建筑。
4、废弃生产地 已经消失或废置的 矿山、窑、冶炼场、 工艺作坊等。
5、交通遗迹 已经消失或废置的交通建筑和设施。
6、废城与聚落遗迹 已经消失或废置的城镇、村落、屋舍等 居住地建筑及设施。
7、长城遗迹 已经消失的长城线形痕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