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校合作案例

家校合作案例

家校合作案例
茂名市电白高级中学刘麦强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学生本人三方面紧密合作才能提高效率。

当然,作为客体的家庭和学校对作为主体的孩子的成才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的稳定和学校的教育和认可都会让孩子如同禾苗遇到温床,茁壮成长。

林成山是我接触过的奇葩学生之一。

他沉默寡言,同学中知心的人几乎没有,学习比较刻苦但成绩上不去。

他是从一个物理班转到我这个生物班的,当时我也没有多想他转班的理由,只是从领导处得知该学生和班主任不太和睦。

之后我和他聊了几句,劝他把心用在学习上并和同学搞好关系等等无足轻重的话,也没有太多的关注。

他调入我们班两周后就开始期中考试,考完立刻进行学生成绩分析。

林成山同学从比较优秀的物理班来我们这个班,同学们虽然交往不多但都知道他是从好班来的,都想比一比,我也正有此意。

拿到总分及单科成绩后我对他的成绩大失所望。

在我这个普通班他都在很后的位置。

我强压住自己的好奇心,过两天再找他分析了解情况,我担心太早找他会让他不安。

两天后我和他开始第二次聊天,这次我发现他真的很寡言,几乎是沉默不言,问他家里有什么人?父母是做什么的?等等。

他什么都不说。

对此我真有点苦恼但又不甘心,我一定要“撬开”他的嘴巴。

过了两天,一个秋高气爽的晚上,我带他去了操场边上的小凳上,我给他讲了我个人的一些经历和对人生的一些感悟,也讲了一些我家庭的情况,还讲了一些对社会的认识和看法……我滔滔不绝讲了两个小时。

他刚开始一言不发,也不看我。

当我说到家庭的时候,他有时点一下头。

当我讲到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时,他有点憋不住了,否定我的看法。

“嘿,有门。

”我心里一阵窃喜。

然后我有意识的引导他讲述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看法和态度。

他开始讲述自己对人生和社会上一些事情的看法。

在讲述这他的观点总是很消极,前途一片灰暗。

当我问他最崇拜的人时,他脱口而出,“马加爵”!我吓出一身冷汗。

我了解到他的原因时,他尽然说“马加爵很正义,对那些宿舍的学生就应该处理”。

我也和他来来回回探讨了一番,但他固执己见,根本无法改变。

我很高兴但也很忧虑。

高兴的是他信任我并开始说话,忧虑的是他的人生观有很大的问题。

我想和他的家长联系,但是他很不情愿,不过还好,他给了我他父亲的电话号码。

我立刻就打电话,被挂断。

过了一会儿,又打,没人接。

过来半小时再打,终于接了。

他父亲的第一句话,“有病啊?反复打电话。

”我立刻有礼貌的回答,“您好,我是成山的班主任,想和您谈谈您儿子的一些事。

”“你就收拾他行了,我没时间。

”他挂断了。

我听出来他不想配合。

我又若无其事的和林成山聊他的家人,他也逐渐放松了很多,也聊了很多。

他说他家因为土地的问题,政府总为难他的家,因此家人都很警惕。

于是我便和林成山商量,让他先和他父亲联系,说一声班主任想和家长聊聊。

这次他接通电话说:“老师,不好意思,我不会教育孩子,你就替我管管。

”好像软和多了。

我说,“其实,成山不错,很刻苦也很乖。

”我进一步,“不过这次考试并不理想,我想您能来一下,我们一起研究研究孩子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一起帮助孩子解决,让孩子得到全面的教育。

”“好吧。

谢谢您,老师。


第二天他来了,我和他聊了很多成山的事,他也聊了一些自己的家事,当然作为农民的他也不知道马加爵是什么,当我说了马加爵的事情,他也有点惊讶。

他也承认在孩子跟前没有从正面积极影响。

后来,我给他分析了成山的心理特点、行为表现和情感需求,也给他一些和孩子交流沟通的建议。

这次见面以后,他经常给我打电话或者到学校了解儿子的情况,我也不时把成山进步的情况告诉他,林成山的性格也越来越开朗了。

林成山也顺利的毕业并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

在他大三的时候,他父亲曾给我打电话,再次感谢我及时和他一起挽
救了孩子,改变了孩子。

案例反思:
1、防范意识不够强,还好没出大问题。

预防永远比处理更重要,我在刚接到他时没有很好的了解沟通,发现成山沉默、与他人不来往等异常表现,但是没有深入了解并进行跟踪辅导。

我在以后工作中要加强职业敏感,平时要多观察,多了解,防患于未然。

2、主动沟通,相互交心。

很多时候,我们老师会认为,学校是“我的地盘”,我是教育的权威,你家长应该听从我的,支持和配合学校的工作。

但是家长有时候会缺乏合作意识。

我们就应该主动迈出第一步,家长开始配合你,主动权就在你的手上了。

同时还要主动撬开学生的嘴,让他吐露心声,我们能抓住更多有用的信息。

3、好事、好话提前通报,问题、错误稍后解决。

在案例中,家长对老师的投诉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了,也觉得来校没有什么意义,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反思我们的沟通方式了。

我们习惯“有问题,找家长”,通常是“报忧不报喜”,缺少积极的评价激励。

我们应该不要吝啬我们的赞美言语,我们欣赏的眼光,对学生多鼓励,对家长多“报喜”,他们也就更加愿意和我们沟通合作了。

4、抓住子女教育中的缺失环节,极力补救。

案例中,成山的孤独、失落与对社会的仇视主要来源于家庭教育;而他父亲忙于工作,同时在家里处事、交流忽略孩子的感受,缺少与孩子正能量的影响,忽视孩子的人生观的培养,导致人生观的错位。

相关主题